查看: 27|回复: 0

七、统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4: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课时   统计(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9页例1及120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能积极思考,选择适宜的方法整理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3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
【教学难点】
选择简便科学的统计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鱼、小鸟、小兔卡片若干张。为学生准备学具盒6个,每个盒子里放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卡片共15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教师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学具卡片。
谈话: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大家高兴吗?看一看都有谁呀?
学生看图把小动物分成小鱼、小鸟、小兔。
教师:谁来告诉我们大家,小鱼的卡片有几张?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清楚地看出小鱼、小鸟、小兔的卡片各有多少张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教师:现在你能说出它们各有多少张了吗?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
教师:像这样分一分、再数一数的方法是我们学习过的统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出示课题)
二、统计图形,探索统计方法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1)教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来看一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卡片。(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咱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来看一看盒子里的这些卡片,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我也想知道你们小组里圆形卡片有几张,我们该怎么办呢?
2参与活动,探索方法
(1)教师:我有一个办法,你们愿意听一听吗?
(2)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哪个小组完成得好,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就送给那个小组做奖品。
(3)学生活动,整理卡片。
(4)小组汇报,教师按照学生回答的顺序分别将记录的结果编号,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
②△△△△△△△△□□△□□□□~△~□~~~~~~
③△丨丨丨丨丨丨
④△□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⑤△正一□~正
(5)比较择优,掌握方法。
让学生面对整理的结思,说一说感受。
(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刚才每个小组都汇报了自己统计的方法和想法。我们想很快知道每种图形卡片有几张,哪种方法比较好?
教师:如果我们需要统计的物品有很多很多,哪种方法会更方便呢?
学生一致认为用画“正”字的方法,更简便,更科学。
(6)教师小结。
把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奖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组织练习,巩固方法
1课堂活动第1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四种体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并让学生用画“”或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下来。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想一想,根据统计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2课堂活动第2题
让学生独立整理,并根据整理的结果说一说每种动物各有多少只。
四、全课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统计的内容有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 七、统计
    第2课时   统计(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0~122页例2、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学习统计方法。
    2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能正确地填写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及方法,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教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我们二年级(1)班要在这一天举行联欢会,大家准备什么节目来庆祝呢?
    学生答:唱歌、跳舞……
    教师:参加哪个节目的人数最多?
    学生可能说,参加唱歌的人数最多,也可能说参加跳舞的人数最多……
    教师:谁说得对呢?(学生无法回答)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知道我们班上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多?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少呢?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从而板书课题:统计。
    二、自主探索,经历统计过程
    1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教师: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了哪些节目?
    (学生说,教师板书:唱歌、跳舞、讲故事、弹琴)
    教师:用什么办法统计参加每个节目的人数呢?
    学生一一报自己参加的节目,4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2填表、分析
    教师:现在(指黑板)对班上同学参加节目的人数了解清楚了吗?
    学生可能会说不太清楚,因为从这上面只能看出“正”字多少,还应算出参加每个节目的同学具体有多少人。接下来让学生算一算,并填在书上的表格里。学生自主填表,然后交流。
    教师: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对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对,在统计过程中,画“正”字法是基本的方法,今后会经常用到。
    三、尝试运用,深化对统计的理解
    教师:刚才我们统计了班上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节目的人数,大家表现得真棒!现在,森林里的兔妈妈想了解它的孩子们谁采集的蘑菇的朵数最多,同学们能帮兔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吗?(多媒体出示例3的信息)
    教师:要知道它们1天分别采了多少应怎么办?
    教师:好!你们根据图上的信息,算出3只小兔1天各采了多少朵蘑菇。
    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统计表。学生填完后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着重强调统计表中的“合计”是什么意思。
    四、独立运用,发展统计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122页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做后交流。
    五、反思小结,自我评价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第3课时   统计(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123页例4及课堂活动,练习十六5~8题。
    【教学目标】
    1在认识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对统计的过程有初步的体验,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只聪明勤劳的小兔子,你们还记得它们采蘑菇的情况吗?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 七、统计
    学生可能回答:
    ①小灰兔上午采了5个蘑菇,下午采了2个;小白兔上午采了6个蘑菇,下午采了3个;小黑兔上午采了4个蘑菇,下午采了4个。
    ②小灰兔全天一共采了7个蘑菇,小白兔全天一共采了9个蘑菇,小黑兔全天一共采了8个蘑菇。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统计表。
    小兔全天采蘑菇数情况统计表小灰兔小白兔小黑兔合计个数79824
    这是我们上节课收集、整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三只小兔全天采蘑菇的情况,除了可以用统计表表示外,还可以用统计图表示。(出示统计图)小兔全天采蘑菇数情况统计图
    (2)请同学们观察统计图,你能看懂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明白以下两点:
    ①每个格代表1个蘑菇。
    ②从左往右,三竖栏依次表示小灰兔、小白兔、小黑兔全天采蘑菇数。
    (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看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的?
    学生可能回答:
    ①小白兔采得最多,因为小白兔采了9个蘑菇。
    ②小白兔采得最多,因为表示小白兔采蘑菇个数的竖条最高。
    ③小灰兔采得最少,因为小灰兔只采了7个蘑菇。
    ④小灰兔采得最少,因为表示小灰兔采蘑菇个数的竖条最低。
    ……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
    ①小白兔比小灰兔多采几个蘑菇:
    学生解决的办法也可能不同:
    a 9-7=2,小白兔比小灰兔多采2个蘑菇。
    b 表示小白兔采蘑菇个数的竖条和小灰兔采蘑菇个数的竖条相比,多出2个,所以小白兔比小灰兔多采2个蘑菇。
    ②小黑兔比小白兔少采几个蘑菇?
    小灰兔比小黑兔少采几个蘑菇?
    小灰兔和小白兔共采几个蘑菇?
    三只小兔一共采了几个蘑菇?
    ……
    (允许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
    三、课堂活动:评选动物明星
    (1)出示:大象、狮子、猴子、小熊头像,提问:你喜欢哪种动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统计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
    (2)根据统计的数据,完成课本123页统计表。
    (3)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课本124页统计图。
    (4)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六5~8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统计有什么新的认识?
    实践活动:每天锻炼1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9~130页的内容。
    【活动年级】
    二年级。
    【活动目的】
    1通过调查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天的活动都与时间有关系,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种活动的时间,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张时间统计表格,设小组长一名。(每个小组统计一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公园里人们进行晨练的情境。
    教师: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
    教师:这些人每天早晨都做这些活动,你知道为什么吗?
    教师:对,人首先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每天锻炼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每天也锻炼身体吗?
    教师:你们是怎样锻炼的?
    教师:同学们的锻炼方法都不错。其实锻炼身体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课外活动、课间操、做家务等,也可以锻炼身体。锻炼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我想知道同学们每天锻炼多长时间,有什么办法吗?学生积极为老师想办法。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 七、统计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同学们每天锻炼的时间好吗?
    板书课题:每天锻炼的时间。
    二、小组合作,统计结果
    教师:刚才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既然每个同学都想帮助老师,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全体进行活动吧。
    教师:我把任务已经分给了你们小组,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小组长宣布每个小组统计的内容。
    教师:怎样才能完成你们小组的任务呢?
    教师讲解统计方法:让每一名学生都说出自己活动的项目和时间,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小组整理数据,完成表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教师参与每个小组的活动,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课内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展示每个小组统计的结果。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都有什么发现?
    四、提出建议,统一认识
    教师:我们每天的时间是一定的,要想做好每项活动,要求怎样安排时间?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每天要安排好各项活动的时间。国家十分重视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专门下发了积极锻炼身体的通知,要求我们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不能少于1时,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做好建设祖国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五、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每天锻炼的时间有多长,可以看出我们每天所做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时间,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下课后,同学们都要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 七、统计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