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回复: 0

认识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4: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贩方法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是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资源:
每小组一个学具盒,内备小棒、纸、钉子板、活动角、剪刀、扇子等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角
1、师: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还记得美术课学剪团花吗?都会用到哪些工具、材料呢?
2、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剪刀、彩色纸、小刀(实物)小朋友,在这些东西的身上呀,都藏着一个新图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吗?
3、从上述三样物体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在实物投影仪上用笔画出角。)
4、指出:上面的图形都是角。(板:角)
5、学生在学具盒拿出一个角的模型,看一看,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教师随机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说明:学具中和生活中的角跟数学上的角有点不同,数学中的角顶点处都是尖尖的,两条边都是直的。(教师在黑板上画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现在老师把这个角放到黑板上去,先画一个顶点(同时板书“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边(同时板书“边”))现在,小朋友们知道角有哪几部分组成?
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那么你会不会来正确地判断角呢?
6、投影出示第70页“想想做做”第1题 判断是不是角,说说为什么?
7、看来小朋友真的认识角了,那你还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出角呢,谁来指给大家看?(反馈时,注意要防止只指顶点的错误指法)我看大家都想来指角,那么,就请同桌相互指一指,评一评。(可以走下座位,但是要注意文明礼貌。时间是一分钟。)
二、活动尝试,制作角
1、通过刚才的学习,小朋友已经正确地判断角、在周围找角,那你们能不能根据角的特征,想办法来做一个角呢?(友情提醒:1、可以选用学具盒中的材料,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做;2、每做完一个角,把它平放在桌上;3、做完后,小组内交流方法,组长统计出组内共有几种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4、最后,小组选定一个代表发言。)
2、学生尝试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3、大堂交流。教师说明:哪个小组先来说,先说明自己小组一共有几种方法,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如果你的方法是和他一样的,就不用再说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每组代表发言)
三、师生探究,认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小朋友刚才自己动手做了那么多美丽的角,老师也做了一个角,你们看,
1、教师用活动钟面演示转动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①12时     ②12时10分    ③12时15分    ④12时25分
让学生谈谈发现。
师小结:当时针与分针转动时,钟面上就会形成大小不同的角。你们看,共2页,当前第1页12
  • 认识角
    2、出示第74页例题中的四个钟面图:
    ①师:这四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四个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②那么这两个角(指着3时的那个钟面上的角与7时19分那个钟面上的角)哪个大?哪个小呢?
    3、当用眼睛看一下子比不出大小时,我们该怎么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呢?(小组讨论)
    4、大堂交流,反馈评价:
    (1)数格子判断大小。
    (2)用活动角比较大小。怎么比?
    方法指导:先做一个与其中的一个角一样大的活动角;再将活动角的顶点和另一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也重合;最后看另一条边,如果这条边在外面,说明这个角大,如果这条边在里面,说明这个角小。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比较,你会吗?谁来演示一下。
    5、小结:比较角的大小,如果在这样的钟面上,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如果不象钟面一样有格子的,我们可以用活动角来比较大小。因此,同学们应该学会在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那么,你们会任意折一个角,然后同桌互相比较角的大小吗?
    四、巩固反思
    1、做第75页“试一试”
    ①小组中每人用纸折一个角。(教师拿一个角演示画上角的符号,要求学生也画上角的符号。)同桌比较。
    ②交流反馈,说说是怎样比的。
    4、出示一对同样大小的角,比一比两个角的大小。
    (1)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2)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结合扇子演示)
    学生先猜一猜,再由教师利用扇子验证。
    (3)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剪刀)
    5、就题小结:小朋友,生活中这些普普通通的现象,与我们的数学知识还有一定的联系呢!学好数学,我们可以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五、总结质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边
         顶点  
         
                  边
    共2页,当前第2页12
  • 认识角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