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回复: 0

《西门豹》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4: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2009年5月15日      
地点:泸县梁才学校
活动:泸州市第四届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展评活动
执教:叙师附小  何斌
【课前互动,引入课题】
师:孩子们,还记得我吗?
生:记得。
师: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能说说我在你们心中留下的印象吗?
生:很好玩。
生:比上体育课还好玩。
生:你很幽默。
生:很帅(众笑)
师:谢谢!你也很漂亮。
师:你们刚才都是从何老师的外表来谈留下的印象,好象都没说到何老师的内涵,(众笑)不过,这事儿不能怪你们,不怪你们,因为你们认识我才一天,要充分地了解何老师,还得花更多的时间,知道我更多事才能了解得更深入。其实你们昨天除了认识我以外,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记得他的名字吗?
生:记得,西门豹。
师:是的,我们要想更多地认识他,就得知道他的事情才能做到,今天我们就深入课文去了解西门豹的内涵吧!请孩子们伸出你的小手,跟着何老师好好地写一写他的名字。(板书,学生书空)
师:让我们轻声地叫出他的名字吧!
生:西门豹(读得不够轻)
师:再轻一点。
(由外表谈印象,由谈自己到谈西门豹,既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又引入了课题,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巧妙的让学生明白:要了解人物的内涵,就得了解人物的更多的事。)
【初入文本,感知人物】
师: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
生: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师: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我们在昨天也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大家还记得造成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吗?
生:是巫婆和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师:这是人为的,有别的吗?
生:年年闹旱灾。
师:刚才两位孩子说到了两个方面,如果我们说得更简洁些,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天灾
生:地祸。(众笑)
师:人祸,一起再读读这个词,天灾人祸。
生:天灾人祸,天灾人祸。
       (由现象分析背后的原因,很自然地让学生理解“天灾人祸”)
师:孩子们,看来你们都已经明白了这件事的真相了,西门豹他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造成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该怎么办呢?大家先不忙回答,我们作这样的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上班的不是西门豹,而是你、你、你、你、(师指学生)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先调查。
师:你已经知道了真相后呢?
生:我会派兵把巫婆官绅抓来。
生:我要把他们都灭了。(众笑)
师:你的回答真是让我们大快人心啊!是啊,孩子们,西门豹是这里最大的官,我也在纳闷啊,他直接把巫婆官绅抓过来杀了不就完了吗?可他这样做了吗?
生:没有。
(换位,让学生置身其中,既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也让学生比较出西门豹的办法与众不同。)
师:是的,他没这样做,而是巧妙地采用了其他的办法来惩治他们,那西门豹的办法到底巧妙在哪里呢?请大家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9——14自然段,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并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如果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课件出示要求)
【研读文本,感悟人物】
生:(自由读书,画句子)
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生:巧妙)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西门豹》教学实录
    生:我是抓住“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来体会的。
    师:你是抓住西门豹说的话来体会的。(面向其他学生)你们也勾到这一句了吗?还有其他的吗?
    生:我是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来体会的。
    生:我是抓住“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来体会的。
    师:孩子们,何老师发现你们大多数都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巧妙的。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音啊,你能想象到他当时会用怎样的口吻或者说怎样的语气说这些话吗?请你们再好好读读这些句子,自个儿好好琢磨琢磨,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来好好读一读,读出他的话外之意,弦外之音,明白了吗?
    生:(学生自由读,师用话筒随机放到学生面前)
    师:(课件出示句子)谁读了这一句?
    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师:你觉得西门豹说的这句话巧妙吗?
    生:巧妙!
    师:为什么?
    生:他是装的。
    师:好一个装啊,你认为这时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生:他是想惩罚巫婆官绅。
    师:是的,他表面上好像相信,可实际上他是一语双关,这样说只是避免打草惊蛇。你能再读一读吗?(生读)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还满意吗?
    生:满意!
    师:睢!这就是自信,这也是你的魅力所在!那你估摸着咱班上哪位同学还能读得好?(生指名读)
    师:你果然不负众望,你读出了西门豹的话外之意,话外之音。咱们一起像他俩这样读读吧!
    (生齐读)
    师:除了这一句,还有吗?
    生:(读)“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师:还有吗?
    生:(读)“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师:(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吧!
    生:(齐读)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在这两段话中都出现了一个词,那就是——
    生:麻烦
    师:是啊,孩子们,你们读得很仔细。这个词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它?
    生:请别人帮忙时。
    生:拜托人的时候。
    ……
    师:也就是说当我们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常常会用到“麻烦”这个词表示客气。可是孩子们,不对啊,不对啊,孩子们,这两段话是对谁说的?
    生:巫婆官绅。
    师:西门豹本来是要惩治巫婆官绅,为什么对他们这样客气?
    生:他不是真的客气。
    师:那你认为他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生:他是要把巫婆投进河里。
    生:他要把巫婆灭了。
    生:用麻烦,巫婆就不能不去。
    生:他是要把巫婆调到河里。(众笑)
    师:你是说把他调到河里去工作,对吧?调到河里实际上就是要惩治他。
    师:孩子们,西门豹就是用这种幽默而又客气的话语设下圈套,用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惩治了这两个害人的首犯。(面向一学生)你能读读这段话吗?
    生:(读)
    师:我注意到你把三个“不”字读得特别坚决,看来西门豹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啊,可他依然不露声色客客气气,谁能再读一读吗?
    生:(读)读出客气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还不回来”?(师故意把语气拖长)
    生:因为西门豹准备惩治官绅了。
    师:谁还愿意读两段话吗?共3页,当前第2页123
  • 《西门豹》教学实录
    生:(读)
    师:我们大家也像他们一样来读读这两段话吧!
    生:(齐读)
    师:孩子们,西门豹的策略真是太——
    生:妙 (师拿话筒快速放到学生的面前,四位学生连说“妙”)
    (这部分是整堂课的重点,也是亮点。紧紧抓住三个重点句,正面感受人物形象,通过读、思、议、悟,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品味,凭借教师层层深入的点拨,激活学生思维,逐步体会到西门豹办法的巧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特别是两个“麻烦”三个“不”抓得准,也抓得巧。训练得也很到位。)
    师:是啊,这样的场面太精彩了,如果不去看看太遗憾了,让我们一起来到漳河边,看看恶人的下场吧。(出示图片)谁一下子就钻进了你的眼睛?
    生:巫婆。
    师:这时的巫婆可能会想什么?
    生:求饶。
    生:后悔。
    生:心里很着急。
    师:着急,你看她嘴巴张得大大的,可能会说些什么?
    生:我知道错了,放过我吧!
    生:西门豹,你不得好死!(众笑)
    师:我知道,这时的巫婆已经是心急如焚了,已经语无伦次了,可她做了多少坏事,
    生:大侠,饶命!(众笑)
    师:是啊,又一个语无伦次的巫婆,西门豹是一大人,可不是大侠。西门豹巧妙地、不露声色地将巫婆和官绅头子惩办了,那旁边那些官绅们又是怎样的表现呢?
    生:害怕!
    师:文中哪些词语表现出了他们的害怕,用笔把它们圈出来。(学生圈)
    生:提心吊胆
    师:你有过提心吊胆的时候吗?
    (无人举手)
    师:犯过错吗?(很多学生举手)当你犯了错,被老师发现了,快被叫到办公室了,你什么感受?
    生:很紧张。
    生:很怕。
    生:怕被打耳光。(众笑)
    师:是啊,这是何等的紧张啊,你都产生了这样的想象,也就是你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了,这就叫—
    生:(齐)提心吊胆!
    师:还有吗?
    生:面如土色。
    师:是啊,还是那种黑色的土。
    生:求饶。
    生:直淌血。
    师:是啊,不是一点点,而是一直在淌血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吧!(课件出示)
    师:他们为什么这么害怕?
    生:怕被丢进河里。
    师:为什么怕被丢进河里,不是有河伯吗?
    生:那是假的,因为丢进河里就淹死了。
    师: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西门豹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老百姓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他们明白了什么?
    生:他们都知道是假的,骗人的!
    师:是啊,西门豹的这个办法可真妙,既惩治了恶人,又教育了老百姓,还破除了迷信。人祸是解决了,天灾呢?是怎样解决的?齐读最后一段。
    (这部分更是课堂亮点,课堂气氛热烈,师生思维活跃,都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在互动中相互启发,有了更多的生成。学生从巫婆的表情、神态推想其可能想什么,说什么,从侧面再次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到西门豹办法的巧妙——既惩治了恶人,又教育了老百姓,还破除了迷信。)
    师:课文学到这里,在你的心里,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官?
    生:正直。
    生:一个好官。
    师:好一个“好官”!让我们亲眼见见这位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官吧!(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议论)
    师:虽然他长得可能有点让大家失望,可他在我们心中一样是一位好官,我们一起带着敬佩的感情喊出他的名字。愿意站起来吗?
    生:(学生起立读)
    师:下课!
    (整堂课,教师凭借其娴熟的教学技能,扎实的语言功底,即时的课堂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课堂表现也给了教师极大的鼓舞!师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着读、思、悟、赏的语文活动,在互动交流中一起走近西门豹、亲近西门豹、敬佩西门豹。这堂课荣获了一等奖。)共3页,当前第3页123
  • 《西门豹》教学实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