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回复: 0

语文乐园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4: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比较多音字的音和义,积累多音字。
      2.四字词语和气象谚语的积累。
      3.指导写好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
      4.阅读短文,感受鼠狐猴的可爱。
      5.搜集“身边的科学”事例,探究科学原因,进行说话和习作练习。
      6.学写毛笔字,学习“捺画”。
    教学重点:
      1.指导写字,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2.阅读短文,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鼠狐猴的可爱;
      3.搜集“身边的科学”事例,探究科学原因,进行说话和写作练习。
    教学难点:
      搜集“身边的科学”事例,探究科学原因,为说话和写作练习做准备。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天气的谚语。
      2.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3.习作前期,指导学生搜集“身边的科学”事例,探究科学原因,为说话和写作练习做准备。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了解了船的发展,认识了月食现象,知道了显微镜的由来,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语文乐园五,继续感受语文知识的乐趣。
      二、有趣的汉字。
      1.投影出示学习内容,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每组词语中有一个字相同,音不同,是多音字。)
      2.指名读,比一比多音字的两个读音有什么不同、意思有什么不同。
      3.齐读。
      4.再分别用这个字的两个读音组词,如:行——不行,一行。
      5.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多音字吗?
      如:笼、露、调、参、看(分别用两个不同的读音组词)。
      三、词语超市。
      1.自由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
      2.指名读,提出不认识的字,为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注音。
      3.你发现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千(  )百(  )  千(  )万(  )
      4.理解词义。“千、百、万”表示什么意思?(多)那么本题中的词语呢?千变万化:变化很多很大。千言万语:很多的话。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 语文乐园五
          5.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例:千丝万缕,千头万绪,千军万马,千年万载。
          6.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话。
          7.拓展:说一句或几句话,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写出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四、写字板。
          1.出示卡片,读一读。
          2.按部首归类。左右结构:喷、泳、涛、洲。上下结构:突、富。
          3.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写一写。
          5.比一比,看谁写得好。
       
                         第二课时
       
          一、气象谚语。
          1.出示谚语,自由读一读。
          2.指名读,读正确。
          3.试着说说意思。
          4.通过读,你发现这些句子都与什么有关?板书:气象谚语。解释什么是气象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词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气象道理。)
          5.你还知道哪些与气象有关的谚语?学生说。(检查查找资料情况。)老师补充谚语,学生齐读:久雨闻雷声,不久定天晴。大雪兆丰年。雪落有晴天。露水起晴天。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
          二、阅读欣赏。
          1.听短文录音。
          2.你觉得鼠狐猴是怎样一种小动物?活泼、可爱、顽皮……
          3.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的可爱?自由读短文,在文中画记。
          4.学生汇报。长得可爱,样子像老鼠,尾巴像狐狸,头和手像猴子;小巧玲珑、灵活无比;小得可爱。
          5.再读这几句话,体会鼠狐猴的可爱。
          6.投影出示词语,读一读。
          折zhē腾  逮dǎi住  大拇mǔ指  饲sì养
          强调:杂(zá)食动物尽(jǐn)管
          积累:小巧玲珑、满头大汗、无可奈何、无精打采。
          联系短文内容理解词语,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7.根据短文的描述画出鼠狐猴。
       
                         第三课时
       
          一、教学准备(根据需要于一周或一月前进行)。
          1.板书:身边的科学。
          2.讨论:你发现哪些身边的科学,怎么发现的?(学生说得可能比较散,科学性不一定强,老师降低要求,将有争议的问题留给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查找资料等办法来解决。)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 语文乐园五
          3.根据学生说的进行板书:
          身边的科学现象                发现过程及探究原因的方法
          蚂蚁搬家                        观察、查找资料
          电灯跳闸                        观察、实验、查找资料
          金鱼、兔子吃多了容易死        观察、实验、查找资料
          萤火虫的秘密                        观察、查找资料
          …………
          4.指导查找资料的方法:上图书馆、上网,询问老师、家长、同学。
          在指导下进行实践(种大蒜)。做实验……
          5.建议观看《蓝猫淘气三千问》《海尔兄弟》等动画片及《十万个为什么》等少儿书籍,寻找现象、探究原因。
          6.分组(注意搭配)。
          7.指导如何记录结果。
          二、语文生活。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导入,蓝猫:科学世界里有着许许多多的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身边的“科学世界”。
          板书:身边的科学
          2.演示激趣:将一根点燃的火柴放进玻璃瓶中,盖上盖子,火柴熄灭了。是什么原因让火柴熄灭了呢?可独立思考,也可与同桌一起讨论。交流原因,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了解解决问题的途径。(看课外书、问老师、问父母、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与同学讨论等。)
          (二)展示发现,探讨原因。
          1.课件出示,蓝猫:看来,同学们在这一个月里,通过实践学到了不少知识,那就把你们的发现展示出来,考考大家吧!
          2.分组展示科学现象实例,老师板书。
          3.组织交流、讨论:同桌自由讨论;指名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提供组点评、小结,介绍发现现象的过程,探究原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本组的收获等。(可以展示有关的实物、图片、文字资料。)其他组质疑,提供组解疑,不能解决的问题待查。
          (三)提供现象,鼓励讨论。
          课件展示:同学们真棒!不但发现许多身边的科学现象,还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原因,今天,我也带来几个题目,大家讨论讨论吧!
          1.苍蝇拍上有孔的秘密。
          2.蚂蚁觅食的秘密。
          3.含羞草含羞的原因。
          4.小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
          学生自由讨论,有问题的提出来。指名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老师小结。
          (四)蓝猫小结,课外延伸。
          科学世界奇妙无穷,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从身边开始,做个发现科学、探索科学的小博士,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 语文乐园五
          播放歌曲:《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歌。板书:学科学爱科学
          (五)作业。
          收集资料办好一期板报。
       
                          第四课时
       
          一、明确写作内容、要求。
          1.自己阅读教材语文生活中“习作”内容,说说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2.学生发言,老师概括板书。内容:发现科学现象、探究科学原因。要求:语句通顺、内容连贯、题目自拟,可附图片。
          二、学生当堂习作,老师巡回指导,发现优秀习作及时展示。
          三、老师面批指导部分作文,发现普遍性问题,一起解决。
          学生自批、互批作文。
          四、誊写作文。
          要求:格式正确、书写工整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捺画的形态特点;
          2.掌握斜捺和平捺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能区别斜捺和平捺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能按照斜捺和平捺的书写方法写好三个例字。
        教学重点:
          斜捺和平捺的运笔方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教学难点:
          斜捺和平捺的运笔方法和三个例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范字挂图、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习用具。
          2.做好写字前的准备。
          二、复习旧知。
          撇的形态特点和运笔方法分别是怎样的?
          三、学习新知。
          1.导入板书:捺。
          2.出示画有刀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刀的特点;再出示挂图上的捺画,对比刀和捺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从而观察捺画的形态特点,然后老师总结特点;学生读口诀。捺画的形态特点:捺画像把刀,身宽两头小。
          3.分析斜捺和平捺的不同之处。
          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斜捺:头部斜而尖,身斜右下,上细下粗,上边直带弯,下边成大角,尾平斜尖。起笔紧靠在左上格中部,斜向右下格中部收笔。平捺:头部横平短,身平斜右下,尾部向右平伸。起笔左米格中部横中线上边,平斜到右下格横中线下边。
          4.学习斜捺和平捺的运笔步骤,练习书写斜捺和平捺。老师巡堂辅导检查。斜捺的运笔步骤:(1)顺:顺锋起笔,头部尖,行笔稍轻而自然;(2)斜:向右下斜按;(3)按:边行笔边按,到转笔处接到适当宽度稍停;(4)拉:提笔时边提边拉到离开纸面后,捺尾出尖。平捺的运笔步骤:(1)折锋起笔;(2)转锋右横,使头部成短横状;(3)向右斜下按;(4)同长捺的(3)(4)步。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 语文乐园五
          5.组织学生观察三个例字的组合规律。(教师边讲解边范写。)
          人:由一斜撇和一斜捺组成,斜撇起笔在上米格竖中线中部;向左下直斜,捺起撇画的头部,斜向右下捺出。撇尾和捺尾同高。
          大:由长横、弯撇和斜捺组成。横起笔与左米格横中线中部,稍向上倾斜,在右半格横中线中部稍上面收笔。弯撇紧靠竖中线向下行笔,经过交点向左下斜弯提笔出锋。捺在横和撇的相交处下面一点起笔斜向右下捺出,撇尾和捺尾平齐。
          还:半包围结构,左下包右上。走之儿的捺要长,以托住上部。被包部件“不”略偏向右,其斜撇要稍短些,起于横中,垂露竖起于撇的中上部,紧靠竖中线,点写在横中线上。走之儿的点与“不”的横同高,第二笔横折折撇起笔紧靠横中线,第三笔平捺起笔出头,要写长,右边过被包围部分再提笔出尖。
          6.组织学生完成三个例字的书写练习,开展“书法竞赛”活动,评出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
  • 语文乐园五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