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回复: 0

《沁园春•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3: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文简析
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全词借景抒怀——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创意说明
    放弃政治概念式的解读,引领学生在颂读中以鉴赏评点者的姿态,完成对词的内涵、主旨、景致描写、情感抒发的把握,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引导学生创建并探究这首词的阅读效果史。
教学预设
一、把握词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注释把握这首词字面上的意思,各用一句话概括上下阙的内容。
明确:上阙描写北国雪景;下阙纵论历代英雄。
2、学生自由朗读,同时找出上下阙的关键词:“望”、“惜”。
二、评点词景
1、点名朗读上阙,思考用词中的诗句回答“望”的范围、景观、变化、胸襟以及“望”而不见的内容。
2、引领学生评点相应的诗句,同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示例:“千里、万里”在“北国”的领起下,吸引着我们的视线,展现出来的辽阔远大不仅在拓展词的境界,为词的进行设置背景,而且与下文的“长城、大河”意象呼应,体现了作者在这样的广阔天地中一定会大有作为的思想感情。
提问示例:“长城”、“大河”,悠久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两个意象所具有的历史纵深感与由“北国、千里、万里”具有的空间辽阔感突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环节小结:这里的景物,冰也美,雪也美,高山大河到处美;阴也美,晴也美,红妆素裹分外美。所以这段景物描写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作者实实在在看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的情感(大气魄)怎样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显现出来。
3、有感情地背读上阙。
三、领悟词情
1、 推荐朗读下阙,谈一谈作者“惜”之对象、“惜”之原因、“惜”之目的。
2、 设问:有人说,下阙中作者无意批评古人,其实表明了对人文景观的赞美?你同意
这个观点吗?
    3、找出诗人直抒胸臆的一句诗,在诵读中体会它的作用。
  • 《沁园春?雪》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