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回复: 0

湘夫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3: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2课 


一、整体把握
1.说说此诗开头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对于全诗所起的作用。
答案 此诗开头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有力地渲染了湘君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的心理。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这里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以清秋的景色构成一个美妙而略带轻愁的意境。这样一开始就有力地衬托了湘君久候恋人不来所勾起的怅惘。
2.诗歌中有着大量的景物描写,为什么不能说本诗是一首写景诗呢?
答案 《湘夫人》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爱情诗。以景现情,寓情于景,可以说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湘夫人》的景物描写十分成功。它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与评价湘君的心理活动相映衬,即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诗人将湘君与湘夫人约会的地点放在湘水一带,时间又是在秋天。整个画面是秋天水上景色。这就为诗中主人公提供了抒发相思愁苦的自然环境。在湘君的心目中,以为“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曾经在约会的地点(北渚)等待过自己。然而当他到来时湘夫人已经离开了。他望穿秋水也不见对方的影子,心中忧伤万分。“目眇眇兮愁予”中的“愁”顿时在此环境中触发。“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进一步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主人公不见心爱的佳人到来,从极想会见至没有会见,中间的心理落差非常之大,有一种失落感。主人公的情绪体验染上了某种色彩,于是构成一种审美心境。这时,在湘君的眼中,尽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景色: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情与景水乳交融,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意境。
二、细部探微
1.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答案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 厅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 湘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2)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院,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3)编起薜荔啊做成帐,剖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4)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3.“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几句表达湘君怎样的感情,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案 这几句诗集中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来。
    一、中心主旨
    《湘夫人》是湘水男神和女神互相表达爱慕之词,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以及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二、写作特色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融情于景、以景染情的手法。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湘夫人》此二句之妙,还在以景写情。刘熙载云:“叙物以方情谓之赋,余谓《楚辞?九歌》最得诀。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出‘目眇眇兮愁予’来;‘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 ’,正是写出‘思公子兮未敢言’来,俱有‘目击道存,不可容声’之意。”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鸟何萃兮 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四句,是因情造景、象征寓意。鸟不宿到树上而聚集在水草里,鱼网不撒在水中而挂到树上,麋鹿不在草地上而跑进庭院里,蛟龙不潜在水底而爬到水边,这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景象,而是假想的反常景象。是湘君在等不到湘夫人、心情越来越懊丧的情况下,对自身尴尬处境的自我比况。而反过来,这种反常景象在头脑中的出现,这种自我比况心理的发生,也充分体现出当时湘君的心情懊丧到何种程度。这样的景物描写,不是将情感融入现实景物,不是以景染情,而是通过象征、隐喻、暗示的途径来达到表现目的,特点鲜明,很有表现力,但一般只能用在某些特定情况之下。
    三、文白对照
    帝子 降兮 北渚  , 目眇眇兮  愁予。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本篇是男巫饰为湘
    君所唱的恋慕湘夫人之词。帝子:天帝的女儿,指湘夫人。降:
    降临。渚(zhǔ):水边的浅滩。“北渚”,联系下文“洞庭”句看,疑
    指靠近洞庭湖北岸的小洲。按此句与《湘君》篇“夕弭节兮北渚”
    句密切呼应。目眇眇(miǎo)兮愁予:洪兴祖说:“眇眇,微貌。言神之降,望而不见,使我愁也。”一说“眇眇”是眯着眼远望的样子。以上二句意思是:湘夫人降临北渚,远远望她却望不见,使我发愁。
    袅袅兮  秋风  ,洞庭 波兮木叶下。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降落。袅袅(niǎo):微风吹拂的样子。共6页,当前第2页123456
  • 湘夫人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这里作动词,微波泛动。
    木叶:特指秋天的枯黄树叶。以上二句写湘君所望见的只是洞庭湖
    的一派萧瑟秋景。登 白 兮骋 望,与 佳 期兮 夕张。踩着白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登”字原
    无,据洪兴祖《楚辞补注》所引及朱熹《楚辞集注》补。白 :即 草,亦
    称青 ,秋季生长,形状像莎草而较大。“登白 ”,指站在长着薠草
    的地方。骋望:放眼远望。佳:佳人,指湘夫人。期:这里是动词,约会。
    张:张设罗帐。以上二句意思是:湘君放眼远望,盼着湘夫人到来,因为已经约了时间,并为黄昏时会面作了准备。鸟何萃兮    中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罾何为 兮   木  上?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萃(cuì):聚集。(pín):水草。罾(zēnɡ):鱼网。木:树。以上
    二句说:鸟儿为何聚在水草中,鱼网却为何挂在树梢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
    沅有芷  兮澧有兰  ,思 公子 兮 未敢言。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沅:沅水。澧(lǐ):澧水,都是今湖南境内流入洞庭湖的大河。芷(zhǐ):香草,即白芷。兰:香草,即兰草或泽兰。“沅芷”“澧兰”都是以最好
    的香草比喻自己所恋慕的人。一说比喻自己爱情的纯洁。公子:指湘君。荒  忽兮远望  ,观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
    流水兮潺  。江水啊缓缓流淌。荒忽:迷迷糊糊的样子。潺(chán yuá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麋 何 食兮庭   中?蛟何为兮  水裔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麋(mí):兽名,似鹿而大,也叫驼鹿。庭:庭院,院子。蛟:传说中的一种龙,据说常居深渊,能发洪水。水裔(yì):水边。以上二句
    意思是:深山中的麋鹿为何跑到人家院子里去寻食?深水中的蛟
    龙为何搁浅在水边?这是比喻用力不当,必定徒劳无功。以上二句是这一段具体追述已经作了那些徒劳无功的努力。朝 驰余马兮江皋  ,夕  济兮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
     西澨。江水西旁。皋(ɡāo):水泽。一说是水边高地。济:渡水。澨(shì):水边。闻  佳人兮 召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予,将腾驾 兮偕逝  。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佳人:指湘夫人。腾驾:飞快地驾驶。偕逝:同往,指一同去过美好
    的生活。以上四句意思是:我一清早就骑马驰过江流曲水,傍晚又
    在西边的水岸摆渡,因为我听说湘夫人正在召唤我,我要和她一道驾车远去,建立美好的生活。以下接着讲对“美好生活”的具体设计。  筑室兮   水中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
     葺  之兮  荷盖 。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葺(qì):编草盖房子。以上二句说:我们要在水中建造一所房子,上面
    用荷叶盖顶。荪    壁兮紫    坛,  播芳椒兮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院,四壁撒满香椒啊用
     成  堂。来装饰厅堂。荪(sūn):香草,即溪荪,俗名古菖蒲。“荪壁”,编荪草为壁。紫:指紫贝,是一种珍美的水产。
    坛:庭院。“紫坛”,用紫贝装饰花坛。播:散布。椒:花椒。这句说:把芳香的花椒散布在堂上。一说指以花椒和泥涂饰堂壁,播共6页,当前第3页123456
  • 湘夫人
    散芳香。桂  栋 兮 兰  橑,辛夷   楣兮  药房。桂木做栋梁啊木兰为房椽,辛夷装饰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桂栋:用桂木做房梁。兰橑(lǎo):用木兰做椽(chuán)子。“橑”,屋椽。辛夷:木兰一类的花树,又名木笔、迎春。楣(méi):门
    上的横梁。“辛夷楣”,用辛夷木做门楣。药:香草名,即白芷。“药房”,以白芷装饰卧房。罔 薜荔兮 为编织薜荔啊做成帷,擗 蕙櫋 兮既   张。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罔(wǎnɡ):通“网”,这里作动词,编织。薜荔(bì lì):常 
    绿灌木,蔓生,亦名木莲。帷(wéi):围在四边的帐幕。擗(pǐ):
    剖开。櫋(mián):作“幔”讲,帐顶。“擗蕙櫋”,掰开蕙草铺成屋
    檐板。既张:已经铺好。白玉兮 为镇 ,疏  石兰兮为  芳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镇:镇席,压坐席的东西。疏:这里作动词,散布。石兰:兰草的一种,即山兰。这句说:屋里分布着石兰以取其芬
    芳之气。芷葺 兮荷 屋 ,缭之兮 杜衡。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缭(liáo):缠绕。杜衡:
    即杜若,香草名。这句说:用白芷覆盖在荷叶做的屋顶上。房子四周又绕以杜衡。合 百 草汇集各种花草啊兮实 庭,建芳 馨兮庑门。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合:汇集。百草:各种香草。实:这里作动词,充满。
    馨(xīn):芳香,特指散布很远的香气。庑(wǔ):厢房。一说是
    厅堂四周的廊屋。“庑门”,是对整个建筑的概括。以上二句说:汇集百草来布满整个院子,我们建立的这个门庭将要香飘远近。九嶷  缤 兮并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迎 ,灵之来 兮如 云。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九嶷(yí):即九嶷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东南。这里“九
    嶷”指九嶷山诸神。按传说古帝虞舜葬在九嶷山,他又是楚人心目中的湘君,所以这里想像当湘君会同湘夫人一起来到新居时,九嶷山诸神都前来奉迎祝贺。缤:纷纷然,这里指神灵众多的样子。灵:神,仍指九嶷山诸神。一说指湘夫人。如云:形容神灵众多。以上十六句是湘君追述他怎样向往和湘夫人共同生活,然而因为两人没有会着,所以一切设想都落空了。
     捐余袂兮  江中 , 遗余褋兮  澧浦。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捐:抛弃。袂
    (mèi):衣袖。遗:丢下。褋(dié):汗衫。澧浦:澧水之滨。以上二句写湘君因为失望气愤而一再丢弃湘夫人的赠物(参阅《湘君》篇“捐”“遗佩”注。)搴 汀洲 兮  杜若,将以 遗 兮远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者。的姑娘。搴(qiān):采摘。汀(tīnɡ)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杜若:香草,亦名山姜。遗(wèi):赠送。远者:在
    远处的人,指湘夫人。  时  不可兮骤得,  聊 逍遥兮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容与。徊游逛。时:指会面的时机、机会。骤:轻易,一下子。聊:姑且。逍遥:悠闲自得的样子。容与:从容自在的样
    子。以上二句说:会面的机会不能屡屡得到,我姑且在汀洲上漫步散心,以排遣愁思。
    一、基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北渚(zhǔ)    袅袅(niǎo)    眇眇(miǎo)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 湘夫人
    b.沅水(ruán)  薜荔(bì lì)  澧水(lǐ)
    c.潺湲(chán yuán)  云汀(tīnɡ)  九嶷山(yí)
    d.水裔(yì)  屋椽(chuán)  馨香(xīn)
    答案 b
    解析 沅yuán。
    2.下列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白   荒忽  芳椒  庑门
    b.江皋  嘉期  缤纷  逍遥
    c.容与  遗赠  衣袂  辛夷
    d.哀宛  迂缓  偕逝  润饰
    答案 c
    解析 a蘋—薠;b.嘉—佳;d.宛—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创新。
    b.中华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如果我们不记下同代人的雪泥鸿爪,后人就难免要雾里看花了。
    c.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是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了。
    d.没想到我忙了很长时间,到头来只是海底捞针一场空,这种傻事我以后再也不干了。
    答案 b
    解析 a.“空前绝后”是前后都没有,不合语境;c.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与文意不符;d.海底捞针:形容事情非常困难,应为“海底捞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
    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作出了贡献。
    c.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d.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答案 a
    解析 b.“创造的”应改为“创造了”;c.应为“提升”熊猫对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接受能力;d.有歧义,是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还是“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语意表达模糊。
    二、文本阅读
    阅读屈原的《湘夫人》,回答5~7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 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 中, 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5.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
    答案 这里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以清秋的景色构成一个美妙而略带轻愁的意境,有力地渲染了湘君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的心理。
    6.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共6页,当前第5页123456
  • 湘夫人
    答案 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有力地烘托和反映了充溢于湘君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又为下文写众神把恋人接走时湘君又重新陷入相思之苦作了铺垫。
    7.这首诗歌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三、课堂延伸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8~13题。
    橘 颂
    屈 原
    后皇①嘉树,橘徕②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③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 纷缊④宜脩,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⑤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注 ①后皇:辉煌、堂皇。②徕:同“来”。③剡(yǎn):锐利。④纷缊:即“氤氲”,此处指橘子的香气四溢。⑤淑离:美丽。
    8.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有误的是(  )
    a.更壹志兮(专一) 绿叶素荣(花朵) 曾枝剡棘(同“层”)
    b.深固难徙(移走) 文章烂兮(指橘子的颜色)
    圆果抟兮(同“团”)
    c.文章烂兮(灿烂) 苏世独立(即“疏”,疏远)
    置以为像兮(榜样)
    d.参天地兮(高耸) 愿岁并谢(凋谢)
    梗其有理兮(正直,指树干)
    答案 d
    9.诗的第二段主要是从__________写橘,第三段则写橘的__________。
    答案 外在形体 内在精神(或“高贵精神”)
    10.古人有“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说法,所以诗中说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11.这首诗,看上去是在写橘,实际上是在写人,写作者自己。这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专门类别,叫做________。
    答案 咏物诗
    12.诗中写橘“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实际上是写作者________;诗中写橘“精色内白”,实际上是写作者________;诗中写橘“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实际上是写作者________。
    答案 志节专一 美好的本质 公正无私
    13.鉴赏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
    答案 主要是赋和比。前者用以细致描绘,展示橘的美好形象;后者用来象征,化抽像为具体,使表达的意思更深刻、含蓄。
    四、语言运用
    14.下面的句子语意不明,请删除赘余的词语,使它表意明晰。  中国美学家和艺术家在考察这个问题时总是提高到宇宙本体的高度,书画艺术审美创造的各个方面都必须遵循以宇宙本体以及创造天地万物的自然过程和状态为其根本法则。
    应删除________一词。
    答案 遵循
    15.阅读下面一段抒情性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结构,使之成为能加强抒情效果的整句。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给我带来生命的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赋予我流动的思想!
    答案 你给我带来生命的活力,你给我带来感情的滋润,你赋予我思想的流动。
    共6页,当前第6页123456
  • 湘夫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