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回复: 0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9周教案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3: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课次
5
授课课题
求未知加数 教    学 基本内容
教材第62页例题,完成第63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让学生认识求未知加数的算式,探索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让学生积累把一个数凑成10的经验,为将来学习进位加作准备。 3、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掌握求未知加数的不同方法。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一、复习导入 1、教学例题。 (1)媒体出示装了苹果的盒子图。   问:图中盒子里如果装满苹果,可以装几个? 已经装了几个? 还差几个? (2)教师进行说明:同学们,盒子里可以装10个苹果,我们已经装了8个,还有几个没有装的。(教师边说边板书:8+(  )=10) (3)如果不是我们已经算出来了,我们就不知道还有几个没有装,所以我们把没有装的,也就是不知道的这个数用括号括起来,表示不知道的意思。 (4)这个算式就读做:8加几等于10。 (5)通过图我们知道了还有2个没有装,也就是8加2等于10。(教师在黑板上填写。)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8加几等于10呢?小组讨论。 (6)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发表意见。 (7)学生说的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分成回答。 (8)思考:6+(  )=10,小朋友可以怎么想? 发表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的都要进行表扬。 2、延伸。 (1)教师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在黑板上写上  4+(  )=10         3+(  )=7        (  )+5=10     7+(  )=10 (2)找学生到黑板上将数字卡片铁到相应的位置,其他学生在书上填写。 (3)集体订正。 三、组织练习 1、完成第1题。 2、完成第2题。 3、完成第4题。 四、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课次
1
授课课题
练习八
教    学基本内容
教材第64-65页第1-4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并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重点及难点
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一、复习整理 1、口算。(口算卡片)   7-5    4+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9-8     2+6   5+3    9-7    8-2     1+7 2、一图四式。 (1)    课件出示第1题图,指名说说图中葫芦的个数。 (2)在书上写出四个算式,并在小组中交流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3)反馈,说说写出的算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 (4)小结: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四个算式,其中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第2题。 (1)课件出示第2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2)师:小蜜蜂各应该采哪一朵花上的花粉呢?请小朋友在书上用线连一线,帮助小蜜蜂正确采到花粉。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连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连线。 2、完成第3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 (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 (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4、完成第4题。 (1)课件出示第4题。 (2)学生比较第一组数,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上下两题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比较算式与数的大小时,先要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 (3)在书上完成其它的题目。 (4)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三、总结评价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9周教案2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课次
    2
    授课课题
    练习八
    教    学基本内容
    教材第65页第5-7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括线表示实际问题以及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能正确根据图的意思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感受其中蕴含的规律。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用括线表示实际问题以及求未知加数的方法。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一、复习回顾 1、口算。(口算卡片)   7-5    4+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9-8     2+6   5+3    9-7    8-2     1+7 2、看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      □-□=□  □+□=□      □-□=□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第5题。 (1)课件出示第5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连的?为什么要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2、完成第6题。 (1)课件演示第6题小兔采蘑菇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原来有几个蘑菇,采了以后蘑菇是怎样变化的。 (2)出示算式图,说说这里有几道题,分别是哪几道? (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4)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的含义。 4、完成第7题。 (1)课件出示第7题。 (2)指名说一说可以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算括号里的数,加法可以用减法来算,如第1小是,可以用10-8来算出括号里的数。) (3)在书上填空。 (4)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三、总结评价  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课次
    3
    授课课题
    连加、连减教    学基本内容
    教材第66页例题,完成第66-67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及难点
    联系实际情意,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学会计算。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一、复习铺垫 1、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2、说说括号里应该填写几? 1、导入 2、出示玩具:左3个右2个 用哪个算式表示?2+3    再出示一个黄色的。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玩具了?算式怎么列?    完成板书:2+3+1 3、谁会读这个算式? 这个连加算中的2表示什么?3呢?1呢? 2+3+1表示把几个数合起来?哪三个数? 4、那么这个算式怎么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谁能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计算方法说一遍?(指名说一说) 5、摆小棒说算式: (1)左4、中3、右1   (2)左2、中5、右3 6、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2+2+2   1+4+3  5+1+3  4+4+2  3+1+5  6+3+1 7、出示:8-3-1 谁知道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你能摆学具的办法来说明它表示的意思吗?(学生操作,指名板演) 说明:原来8-3-1表示从8里面先去掉3再去掉1,还剩几?    那么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先算什么呢?    学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    指名说计算过程、小组互说。    像这样的题叫什么题呢?板书完成课题 8、直接说得数:6-3-1   8-2-4   9-1-7   10-3-3  7-2-3 9、小结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3题。 3、完成第4题,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汇报交流时说说计算的想法。 4、小朋友也能来出几道连加连减题来考考大家吗? 指名出题请其他小朋友算,完成第5题。 5、思考题:□+□+□=6 四、总结全课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9周教案2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与教学思
    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课次
    4
    授课课题
    加减混合运算教    学基本内容
    教材第68页例题,完成第68-69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5+1+2        3+2+5     6+0+3        7+1+2 7-4-1        10-5-5 6-2-2        9-3-5   举其中一个作为例子,如:9-3-5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看图列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主题画。     问:谁看出来了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原来车上有几个人?下去几个?又上来几个?现在车上有几个人?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2)找小朋友说说图意,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3)请学生和教师一起说:原来车上有7个人,下去2个,又上来3个,现在车上一共有8个人。 教师边说边板书:  7    2    3 (4)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原来有7个人,下去2人,下去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就是用7个人减掉2个人,后来又上来3人,又上来应该用什么方法呢?(教师板书:7-2+3=) (5)先下去我们用减法,后来又上来要用加法,在这道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就叫做加减混合算式。 (6)小组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等于多少? (7)发表意见:先算7减2等于5,再算5加3等于8。最后等于8。       教师完整板书:7 - 2  + 3=8
                           5 (8)让学生齐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如果没有图画,6+3-2你会算吗? (1)可以首先小组讨论。 (2)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说的好。 (3)教师和学生共同说。先算6加3等于9,再算9减2等于7。最后得数是7。 三、组织练习 2、完成第1题。 3、完成第2题。 4、完成第4题。 5、完成第5题。 四、总结全课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与教学思
    一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课次
    5
    授课课题
    练习九
    教    学基本内容
    教材第70页第1-5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9周教案2
    教学重点及难点
    正确熟练的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学法指导
    练习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一、复习 1、口算。 5+1+2      3+2+5   6-0+3        7+1+2 7-4-1      10-5+3   6+2-2        4-3+5   选其中的一道如4-3+5说说计算顺序。 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 8+(   )=10     (  )+2=7   5+(   )=8 7+(   )=9 二、进行练习 1、幻灯出示葫芦图。 (1)让学生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2)列出两道加法算是和两道减法算式,请学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列出来,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 (3)集体订正。 2、完成第1题。 (1)课件出示第1题图,问:怎样来比一比谁跳得快? (2)同桌两人每人算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快。 (3)交换进行练习。 (4)汇报交流,说说每道题的结果。 3、完成第2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2)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运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想法。 4、完成第3题。 (1)师:你打算怎样比较每组两边的大小?(学生汇报交流) (2)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中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确定在~里填什么符号。 (3)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5、完成第4题。 (1)课件出示题目,介绍什么是行和列。 (2)指名说出第一题第一行的连加算式,板书:1+2+3=5 (3)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填空。 (4)组织汇报交流。 6、完成第5题。 (1)学生独立在书练习写第5题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2)教师巡视指导。 三、总结评价板书设计
      
    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9周教案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