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回复: 0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3: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计划 一、学习内容: 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在教学种借助直观模型,在操作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提供多样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五、教学难点: 使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能正确的、迅速的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图书馆   1课时    摘苹果   1课时    练习四   2课时 阅览室   2课时    跳绳     2课时    练习五   2课时 教学内容 图书馆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书馆”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 (2)在本子上写出所提问题。 二、自主学习,体会算理。 1. 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多少本? (1)学生尝试计算。 (2)独立列式。 2.探索算理。 (1)借助小棒。 (2)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28,再在个位上拨出4,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来就是32。 (3)列竖式:   2   8 +     1 4                  3   2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试一试”第1小题。 (1)学生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说一说。 (2)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1)在数线图画一画,算一算,并结合画图说一说。 (2)利用数线计算进位加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69页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课本第70页3、4题。 共8页,当前第1页12345678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70页“练一练”第5、6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图书馆 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2 8 + 4 = 3 2 (本)                                             8+4=12        28+2=30 20+12=32      30+2=32 2 8 + 4 =3 2(本)                                  2   8 +     1 4                                   3   2  答: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有32本。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摘苹果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说说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2.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 学生试着估一估,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可能的方法: (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 ①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②把38估成40,17不变,40+17=57,57(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0,20+40=60,60=60。 二、探究学习,体会算理。 1.尝试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说算法同时借助小棒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 (3)问题:这道题,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位开始加方便呢?为什么? (4)总结提升。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几种算法进行小结。教师完善。 3   8 +  1  1 7                                   5   5  2.算一算,说一说。 (1)学生试着计算,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师生一起进行小结。 (列竖式计算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共8页,当前第2页12345678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1.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中加数与和,说一说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找一找变化规律。 四、拓展练习。 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5题。 (1)学生准备6张写有班级和人数的卡片,先尝试把能坐一辆车的两个班安排在一起。 (2)交流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把人数最多的和最少的班级安排在一起。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把班级人数抽象出来,让学生试着用线连一连。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摘苹果 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把38看作40,17看作20。40+20=60装得下。 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3 8 + 1 7= 5 5(个)                                  3   8 +  1  1 7                                   5   5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四 课时 2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与要求。 2.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好习惯。 教学重点: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9+18=    38+36=   44+36=   72-31= 二、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课本第73页第3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弄清题意。 (2)分别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把得数相同的小动物连在一起。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课本第73页第5题。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课件出示课本第74页第7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如20与某数的和在65—75之间,才算打中。 (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73页第1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拓展练习 1.完成课本第74页第6题。在教学渗透估算的方法。 2.完成课本第74页第8题。 (1)教学时说清游戏规则。 (2)指名两名学生示范,再组织全班进行游戏。同桌一人说一个数,合作完成游戏。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73页第4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共8页,当前第3页12345678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 阅览室(第1课时) 课时 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 出示:“阅览室”的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提出数学问题。 (2)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学生可能提出: (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2)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3)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以“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为例。 (1)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2)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 (1)借助小棒。 (2)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 . (3)10 -7 =3 ,20 + 3 = 23 。 (4)          3  0   -     7              2  3 注意:用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忘记减被借走的“1”, 教学时要结合摆小棒或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写竖 式时,一定要把被借走的“1”点在十位上,这样才不容易忘记。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课本第76页“试一试”第1题 (1)       学生试着完成,指名板演。 2.完成课本第76页“试一试”第2题 指名回答,并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完成课本第76页第1、2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再说说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阅览室 .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30-7=23(本)                               30-7=23(本) 10-7=3   20+3=23                              共8页,当前第4页12345678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                                      3  0   -     7                                            2  3 答:儿童画报还剩23本。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阅览室(第2课时) 课时 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请说一说退位减法应该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索 问题:“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1)学生先独立尝试,再用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说明口算和笔算的道理。 (2)计算“25-8”遇到个位不够减的情况,学生可能会想到很多方法。 (3)结合竖式计算,提问“在用竖式计算时看到退位点,你想到了什么?”               ·    2  5   -     8              1  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77页第8题。 学生观察图意,再试着列式解答。 2.母亲节到了,我要折50只纸鹤送给妈妈,已经折了5只,还要折多少只? 3.33人去看电影,只有9把椅子,还需要多少把椅子? 四、课堂作业 课本76页第3题,课本77页第5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阅览室 . 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15-8=7(本)                               25-8=17(本) 共8页,当前第5页12345678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7+10=17                                                                             ·                                      2  5   -     8                                            1  7 答:儿童画报还剩23本。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跳绳(第1课时)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 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看表 二、探索新知,从问题情景中探索算法。 1.根据数学情景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亮比小红多跳几下?小红比小东少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 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2.合作探究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1)学生独立列式。(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40-28=) 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估计40-28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28看成30,40-30=10; ②把28看成20,40-20=20。 (3)上面哪些估算方法把差估计大了?哪些把差估计小了?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差估计小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30,减去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 ②把差估计大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20,少减了,剩下的就多了。 说明正确的结果应该比10大,比20小。 3.探究算理。 (1)尝试计算“40-28”的得数是多少? 共8页,当前第6页12345678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2)交流算法。 ①40-20=20,20-18=2 ②40-30=10,10+2=12 ③用竖式计算  4   0 - 2   8                1   2 让学生一边拨计数器一边说理由。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独立探究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1)个人试做。 (2)全班交流。 2.完成课本第78页,“算一算,说一说”中的题目。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79页“练一练”第1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跳绳 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 4   0 - 2   8                                         1   2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跳绳(第2课时) 课时 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掌握100减两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快速口算下列各题。 48-15=  91-3=  34-22=  23-5=  56-34=  42-9=   47-27=  72-7= 2.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100-48=?”。 (1)学生自己探索,说一说应该怎么算,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算法。 ①从100中减去40再减去8; ②把48看成50,“100-50”,多减了2再加上2; 2.拨一拨,再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1)说一说计算时的困难在什么地方。 (2)要求学生在计数器上把借的过程演示出来,边说、边拨。 (3)让学生对照竖式,联系拨的过程,说说怎样借数。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计算过程从哪位借了数,就可以这一位上面点上退位点,做个标记,以免忘掉。 · · 1  0  0 -    4  8                                            5  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8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 完成课本第80页第2题。 先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再列式计算,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 完成课本第80页第6题。 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 四、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第80页第7题。 可以让学生找出每种动物运动员的数量,思考怎样分配合适。 共8页,当前第7页12345678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80页第4、5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跳绳 · · 1  0  0 -    4  8                                            5  2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五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学游戏,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2.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再用竖式算一算。 90-47=       57-19=        100-28=    (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81页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得数对不对,再学着分析错误的原因。 2.完成课本第82页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请做得快的学生介绍经验。 3.完成课本第83页第8题。 练习时,可先计算出结果写在鱼尾上,再将3个得数进行比较,比较时,要提示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弄清排列顺序。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82页第4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2.完成课本第82页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四、拓展练习。 完成课本第83页第9题。 本题是开放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买法,只要总价不超过50元。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3页第10题。 六、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再一次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也很多,请把你的收获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还有小伙伴们。 课后反思:共8页,当前第8页12345678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教案(新北师大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