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回复: 0

美丽的“败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0 17: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眼睛一起看着我,满是信任,我灵机一动,说:
“小朋们,想想办法。我们能不能找自己的伙伴一起来数出一百呢?”这时全班突感茅塞顿开,一下热闹起来。去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把小棒、图片摆在一起。
[场景一]:这是五个孩子在一起,他们各自拿出二十根小棒,并不放在一起,而是二十、四十……往下数,不一会就数出了100。他们互相握手表示祝贺。
[场景二]:这是四个孩子在一起,把所有的卡片混在一起,一张一张的数……
[场景三]:这一伙,数着数着,还是不够,竟然把我拉过去。我高兴地把我的学具放在他们的一起。“81、82……99、100。”我们一起数着,数到100时,我们高兴的拥抱在一起。
[场景四]:这一群孩子,是班上较为突出的,只听到他们数着;“99、100、101、102、103、104、105、106……。”
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们举起了小手:“老师、老师我们数到了一百,我们每人二十根,5个人凑在一起就是100”。(多有价值的发现。)“老师,我们也出数出了一百。”脸上满是笑容和自豪。我不失时机地问道:“你们通过数一百,觉得她多吗?”孩子们齐说:“多!”。可是几个孩子却争辩说:“我们数出比100更大的数”。(也许,这是我们并不需要的结果,但这个发现我们都知道它是多么的可贵)。
[反思]这堂课,本来因为老师准备不充分,课前没有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素材。使孩子们的学习无法进行。可由于老师的灵机一动却组织了一次成功地自主的合作学习过程。从这教学中,我深深感悟到只要老师善于抓住机会。小组合作的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的。同时,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所反思:
一、小组合作学习应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
也是必须在学生个体有“合作需要”,个体在问题解决中处于“愤”“悱”迷惑之时,陷于苦求不得之际,再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有成效。数出100,而手中的学具不够用,这使孩子自然就有了合作的必要。所以合作的氛围很浓烈、很积极。而不是教师的刻意组织流于形式。
二、 有明确的合理的探究目标,互相尊重与配合。
明白各自的职责。在小组中孩子们应避免依赖性,增进依存性。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贡献自己的力量,小组的整体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在课堂上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合作的竞争精神。把各自的小棒,图片摆放在一起,你数完,我接着数,你数错了我帮助你数。当共同得了答案时,他们会拥抱在一起,互相祝贺,因为他们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结果都有自己的思考过程。他们能不兴奋,能不高兴吗?
  • 美丽的“败笔”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