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回复: 0

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应多样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0 17: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用题一向是师生“头痛”的问题,课本上的应用题形式单一,习题多为“就题解题”的练习形式。如何避免“依题分析”“模仿数学”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较高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呈现上可灵活处理;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使学生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提供者。
一、陈述性的呈现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使用学生采集到的信息,编成条件和问题让他们进行搭配,促进其积极主动探索,如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呈现时可以提供以下条件:奶牛场现有大牛20头;小牛4头;大中比小牛多16头,小牛比大牛少16头;大牛比小牛多4倍;小牛比大牛少4倍,大中去掉16头和小牛同样多;小牛加几头和大牛头数同样多?大牛去掉几头和小牛头数同样多?大小牛相差多少头?再让学生回答这些应用题。这些材料选自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解题兴趣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追求更高成功的欲望提供了动力。学生思维表现灵活,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图表式的呈现方式。这类数学应用题使学生处于一个不断收集、不断更新、不断积累,建构的动态过程。如:某种商品各商店促销方式一览表。
甲    商    店乙    商    店丙    商    店八折销售满200元送30元买三件送一件  现在到哪家商店购买比较合算?这里要考虑商品的单价购买的数量。学生通过对学习材料的研究,不仅获得了原来应用题想要达到的解题目的,也使学生更加关心身边的事和物,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三、残缺式的呈现方式。学生都追求完善,如果教师提供的解题情境是残缺的,学生会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中去。如:猜一猜:教师(    )岁,老师是我班某学生岁数的3倍少5岁,再算一算某学生的年龄,让学生进行解答,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从而主动地探索新知。
四、活动式的呈现方式。学生都喜欢参加各类活动,在一定的情节中,学生解题的兴趣高,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后,到超市去参加活动,已知一块长方体形状肥皂长15厘米,宽8厘米,厚5厘米,现有30块肥皂,要装入一个大包装箱,这个箱子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时,用料最省?设计成什么样子,最漂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拓宽了知识面。事后,学生都没有觉得自己是在做应用题,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到解决问题的魅力。
  • 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应多样化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