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回复: 0

逻辑数学《排排队》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0 17: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整体思路意图: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幼儿学习有规律的排序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整节课教学设计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境为主线、活动为梳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小故事的引入、“给小蜜蜂小蝴蝶排队、送小动物上大巴车”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
    本节课利用小情景故事的形式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我根据;幼儿的学习的现实起点,直接出示制作的排序规律课件,然后让幼儿观察寻找课件中的规律,顺着幼儿的“学”来“导”,在“导”中让幼儿探究,完成未排完的图形,建立知识表象使幼儿得到启迪,悟到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相信课堂能够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舞台。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
幼儿对排序的认识,又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内化了所学的知识,还会培养了幼儿创新的能力。
教学活动整理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幼儿中班的学习内容——有规律的排序。排序这部分知识已经安排幼儿学习过ab的排序,在这基础上再继续学习abb/aab/aabb、等其他形式的规律排序,教材要求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进行自主发现其规律特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对教材要求的了解,我拟定了这节课的活动目标为:
(1)通过观察,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并通过操作展示出自己发现
     的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以及动手能力,感受活动的快乐。
3、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认为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发现物体中的规律特并能接着往下排序。
难点是,幼儿可以根据幼儿的自己对规律的观察理解想出不同的规律并进行排序。
   《3至6岁幼儿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如:
    和幼儿一起发现和体会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队形整齐有序。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
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遵循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本节课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1、情景引入法:
   课堂上通过生动故事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观察法:
   活动中通过安排幼儿观察课件,引导幼儿发现简单的排序规律,建构知识系统。
3、自主探索法:
   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规律特征进行排序的过程。
  • 逻辑数学《排排队》教学反思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