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回复: 0

小班社会《遮挡阳光》活动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0 17: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遮挡阳光》是小班主题活动《夏天真热》里的一个社会活动,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来发现遮挡阳光的办法和材料,因为小班的孩子是具体形象思维,必须真正的让孩子在太阳下通过亲身感受,才能将这些方法内化成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使活动更凸显科学性。然而我查了天气预报后,结果才发现周四是雨天,是不是因为雨天我就要放弃这个教学活动呢?更多的时候我想到了假如平时带班期间遇到这个主题内容,是不是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就要去忽略教育机会呢?不行,于是我思考许久,并通过年级组的姐妹共同商讨,将这个科学活动课变成社会活动课,通过ppt和音乐,让孩子在观察和讨论中,提升和整理他们生活经验,又从情感上抒发她们对辛勤工作在太阳下的人民感激之情。
  一、活动的亮点
  1、环节设计注重动静交替
  活动中,考虑到谈话会使小班的孩子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在中间的环节插上了一段欢快的音乐,带着孩子撑着“雨伞”,戴着“太阳帽”、“眼睛”一起到太阳下郊游,孩子的兴趣很高,虽然是抽象的太阳,却能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阳光”味,这主要归功于ppt和音乐的效果。
  2、注重社会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谈话活动最忌讳的是枯燥的讲述和乏味的程序,于是为了让活动有深层次的提升,我在最后一张ppt上花了一定的心思,首先在照片的选择上,有烈日下清洁工扫地、农民伯伯检查稻谷以及工人叔叔在工地上喝水解渴,生活就是教育,让孩子了解到自己在凉爽的空调房里舒舒服服的休息时,还有这么多默默无闻的人们在烈日下工作,虽然小班的孩子还无法理解“辛苦”,但我想通过图片和抒情的音乐以及教师轻轻的讲述,能深深的牵动着孩子心中那根善良的弦,此环节就是该活动的妙笔之处。
  3、环节层层递进,活动设计步步为营
  整个活动设计环节层层相扣,一环接一环,讲述平时遮挡阳光的工具——讲述其他防暑的方法——了解别人是如何防暑解渴——情感提升,每个环节都是为上个环节做准备,孩子在教师的引领,不但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同时又是对自己生活经验的一个提升。
  二、不足之处
  1、活动中,教师的语速过快,不适合小班孩子。
  2、讲述过程中,由于是老师讲话过快,孩子对老师讲过的善良情绪刚有点泛滥,老师就跳过了,以至于讲述中出现一点点的障碍,孩子不够大胆,为此讲述不够丰富,教师总结语言太多。
  • 小班社会《遮挡阳光》活动反思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