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回复: 0

初中开学第一天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0 17: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学第一天的反思对教师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初中开学第一天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开学第一天反思一
  首先表扬一下自己,嘿嘿,备课很充分,流畅而生动的讲授了这第一节课。但是细细听来,反思几点如下:
  1、 授课语言的洪亮很好,但是不能一直是一种高亢的声音,这样时间一长,容易使人听得疲劳烦躁。最好的语言应该抑扬顿挫,更舒服的是一种悠扬而舒缓的语调语速,就像一首动听的歌一样,有起起落落,有低沉舒缓,才更突出高亢和激情。试着,适时地把声调放低些,轻缓些,在必须地时候,一定要涌出饱满的激情,一定要有震撼力。
  2、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只要学生能说的,教师一定不要说;学生能做的,教师一定不做。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精心地组织、充分的调动学生听说读写,让学生充分地去参与、去体验、去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盲目地自我展示,教师多说能说不一定是好事,在恰当的时候,精彩而激情的说上一段,或许效果会更好。
  3、 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就要保持安静了,不要在学生思考的时候,反复的重复问题或提醒学生些什么,把时间留给学生静静地思考,相信等他想好了,会自动举手示意的。
  4、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有时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就像,冰雪融化了是什么?是水,是春天。是什么,只要符合自己的体验,有合理的解释,好像都是很妙的。比如今天苏轼的那首叠字诗,教师不必先出是第一联,剩下的让学生模仿,其实完全可以放开手,让学生有个性的解读,学生或许会创作出一首绝句,或者会做出一首小令,或许会作出一首小词。所以教师要学生等待和倾听,千万不要否定任何一个稀奇的答案,首先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如果必要的时候可以收回来,怎么收呢?可以追问一句,说了这么多的创意答案,哪个更好更合理些呢?为什么?先发散后收敛。
  5、 教师要教给孩子怎样记笔记,并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记笔记。好习惯是慢慢地养成的。教师要先教,找典型表扬当示范,并长时间的及时的提醒,教师的坚持才能培养学生的坚持。
  6、 教师要对学生时刻充满热情,教师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激发和鼓舞。充分相信学生,时刻给予尊重,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上进的内在动力,必须保护。
  7、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自信,是一种亲和,更是另一种语言。微笑吧,教师用自己的从容微笑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相信吧,一次微笑比十次说教更奏效。不要担心微笑会减损你的威严,反而不会增添魅力。
  从容淡定的生活工作,学会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
  做一个幸福的人,我在继续。
  初中开学第一天反思二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 初中开学第一天反思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