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回复: 0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0 15: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文是关于化学《元素周期律》的说课稿范文。欢迎参考!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一)
  说课我说课的课题是《元素周期律》。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低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2《必修》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本节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既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将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具体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学习的探究性。本节教学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学生了解了钠镁铝铁等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卤素知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等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巩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与方法要求:培养学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三、本节教学难点与重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过程与方法要求:培养学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1、回忆有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听写1——18号元素符号以及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课件(课件出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与交流]请大家总结一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有何规律性变化?
  [归纳与整理]
  板书二、元素周期律
  课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1~2 1 1~2
  3~10 2 1~8
  11~18 3 1~8
  结论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讲述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从1个递增到8个的情况(H、He除外),这种周而复始的重现(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现象,我们称之为周期性。这就如同我们一年四季更替及每天都是24小时一样。因此,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的这种规律性变化,我们便称之为周期性变化。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板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新课程人教版《化学(必修II)》的第一章,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2、本节教材简析
  《元素周期律》是本章的第二节,本节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第一课时涉及的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以及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规律,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基础。考虑到新课改的要求,本部分内容有所降低,只是介绍了电子层的概念,对于排布规律示作介绍,但为了便于教学以及学生对以后知识的理解,可作适当的扩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排布规律。元素周期性的教学要注重“周期性”的理解,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出规律。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以1-20号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为例,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根据元素周期表,以1-18号元素为例,让学生自主得出元素原子核外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1)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归纳1-20号元素的性质,(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的原子核外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
  二、说教法、说学法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已经从知识观认识到,知识本质上是建构性的,是认识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的产品,有相对的客观性,是开放的、发展的。新课程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把知识由外部传输给学生的过程,相反,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原始观念为基础,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节课主要采取引导探究法、比较法、归纳法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自主发现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以及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力求把教师的讲授转变为启发引导,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自主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通过自主建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三、说教学程序
  1、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复习原子结构,由已知推出未知。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给出数据让学生自主总结出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质量小、速度快、运动空间小)
  ①核外电子的质量:9.10×10-31kg
  ②炮弹的速度2km/s,人造卫星7.8 km/s,宇宙飞船11 k
  •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