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5|回复: 0

社会实践小组总结:教辅资料使用情况调查与评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4 20: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维持一个半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已将近尾声,此次调研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拓展了视野,对社会、生活、世界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认识。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都在我们的努力下得到解决,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次社会实践终于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调研内容看,我们以“南京主城区初一学生英语教辅资料使用情况的调查”为主题,从教辅市场和使用情况两个维度开展调研。对教辅市场的调研我们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对书店的各种英语初一教辅进行了整理、筛选和甄别,结合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和看法;对使用情况的调研,则是深入到市民的生活中和学校里,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获得一手资料,再进行归纳、分析、提炼,由现象到本质,深入挖掘,丰富理论成果,形成书面报告。
  “学生各类教辅资料的使用情况”一向是个热点问题,贴近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是作为一个师范生、未来的人民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但不通过调研,我们并不清楚实际的现状,只能根据已有的并不丰富的知识储备,进行想当然的分析。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初一学生英语教辅资料的使用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教辅市场并不规范,形形色色的教辅铺天盖地,其中有知名出版社的老品牌,也有新问世的看上去极为花哨的练习,让人很难辨别好坏。好的教辅资料应当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重难点,理清思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强化练习,巩固课内所学,切实提高学习成绩;而品质低下的则会误导学生,浪费时间,使学生深受其害。教辅市场如此稂莠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必须有一双善于鉴别的慧眼。
  而实际情况又是什么呢?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学生选购教辅时缺乏自主性和科学性,往往是老师推荐什么就买什么,也不考量一下是否适合自己。有的则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家长,而家长大多并不懂英语,也不懂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的时候非常盲目。买回去以后呢,出于各种原因,很少有学生能坚持经常使用的,许多是一学期下来,使用的痕迹寥寥无几。问他们使用这些资料想解决的主要学习问题是什么,或者想提高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他们并不清楚,反正买回来了就做,毫无目的性。问他们使用效果如何,是否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他们也捉摸不到明显的进步。所以对于教辅资料的有效性,学生、家长都处于比较迷糊的状态。而老师只告诉学生哪本资料较好,并没告诉学生好在哪里,应该如何选择,老师只“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学生自然无所适从。
  这些都是我们调研下来,获得的比较深刻的体会。我们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来建议和指导学生、家长,但我们发现,发现问题简单,就事论事也容易,但要提出可行的对策就很难,问题又深又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积重难返,不是说解决就能解决得了的。我们为此很苦恼,但是如果能提升相关人群的认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起来探索,此次的目的就达到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本身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下具体矛盾的解决同样需要各个方面共同的努力,我们已为教育建设献出了一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实践的开展情况来看,我们主要遇到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化虚为实,难以将笼统的实践主题条分缕析,分解出多个要解决的小问题,排列出合理的实践步骤,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大难题。
  二是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主题实践性比较强,但与平时在学校里学的教学教法等专业知识有些脱节,较难寻找理论依据,作为支撑。
  三是调查过程中的人际沟通,难以争取被调查人的理解,而经常遭冷遇。
  四是统计数据非常繁杂,一不小心容易出错,影响成果。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产生了这样一些认识:
  一是专业素养很重要。我们的理论储备还不够,所以就事论事比较容易,要深入分析就很难,从现象到本质、从问题原因到解决途径,要有所突破对我们来说都是较大的挑战。我们的实践能力也不强,平时与一线教育接触较少,访谈和问卷对象的许多回答都是我们没有预想到的。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社会实践小组总结:教辅资料使用情况调查与评估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