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回复: 0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4 18: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使用教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大多数同学摆脱了初中时段机械地、死记硬背地学习语文的思维定势,大体上能感觉到高中语文学习与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动学习、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最起码有了这种认识、这种欲望了。
  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从不知考什么中反映出不知学什么,很迷茫。到期末考试时,大多数同学知道高中语文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了。当然,迷惘的同学也还有不少。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他们学习语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
  1、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大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学情分析,面对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现状,认识并了解新的学生,尽快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
  1、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在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性。
  2、认真学习、钻研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高一年级组各位语文同仁的语文教学水平和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笔记本电脑在备课、教学、辅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课外认真学习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广泛吸收,不断充电,以期高屋建瓴地实施教学。
  总之,不能做经验型语文教师,而要做科研型语文教师。
  七、教辅用书及参考资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书》(高中语文必修3、4)
  2、大众文艺出版社《名师伴你行》(高中语文必修3)
  •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