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1|回复: 0

盆景化静为动艺术手法(三)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2-22 10: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张运山
倾斜  盆景创作中的倾斜、不等边三角形、弯曲、下垂、外伸等,都具有形式流动感的作用。属于斜线构图,是一倾斜种重心偏离使人产生不稳定感觉的布局,这种布局的形式美带有流动感,使不动的景物显示出动态。宋朝林逋写梅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写梅枝“横斜”具有形式的流动感。古诗有时还用斜表示飞,如杜甫的“微风燕子斜”,刘长卿的“夕阳归鸟斜”,斜的形式带有飞动之意。盆景作者在造型时,也借用诗词、绘画中的斜线构图,如钱阿炳先生《疏影横斜》就创作的黄杨盆景是如此,具有形式的流动感,显得活泼而有精神。

不等边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构图,两个长边之间的夹角最小,按照常规,力总是向尖端集中的,从而产生出一种向外力的延伸,以突出的尖端显示力的放射趋向,在形体结构上造成一种不均衡的动荡,从而产生动感。很多盆景的树冠结构布局就用了不等边三角形,例如秦耀光先生创作的朴树盆景《曾经沧海》(见右图),树冠右收左放,外轮廊线构成一个倾斜的不等边三角形,其张力向左下,具有形式的动感。
弯曲   弯曲是为了积蓄力量,以求向前伸展,弯曲能产生力感,曲线的形式美带有流动感。这种动感的产生,除了形式感的作用外,还有一种是人们似乎不假思索的下意识联想,当看到枝干弯弯曲曲时,就会与龙飞蛇舞、江流九曲回肠、罗带临风、长袖翻卷等诸多产生动感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因此,枝干弯曲是静物产生动感最常用的造型形式,一弯半、二弯半、一寸三弯、游龙式、扭旋式、川派盆景各种拐式、蓄枝截干都是如此。
下垂   悬崖式的树干、垂枝、下垂跌枝和榕树气生根等下垂或向下延伸生长,或似古松绝壁倒挂;或似瀑布飞流直下;或似苍龙探海;或似青松雪压,给人以险峻、惊奇、顽强刚劲、不屈不挠的感觉。其共同之处是力点向下,产生下压之势,其动感便油然而生。这类动势盆景很多。

外伸   树桩盆景中的大飘外伸枝、探枝、枯枝顶及高耸的直干,以活动感与前者不同的是,盆内形象不具备直观的动作性,它往往失去独立性,只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象征,其活动状态常常有人的主观色彩。这一类型的化静为动创作手法可以分为象形式、拟物式、拟人式、移情式、形式感式、疑动式等。
5、疑动式    在一定条件下,人借助视觉感知外界景物时,往往产生心理错觉,对于静止的景物,看起来好像能动。盆景作者将这种因心理错觉引起的动感用到了盆景创作中。例如张家林先生创作的《江清月近人》,这是一盆江湖式的水旱盆景,盆中主景与配景之间形成一条江,岸左边主景由一大三小四株对节白蜡树组成,并植于土丘上,构成一片小树林,配峰为龟纹石小丘。夜晚月亮高挂树梢,倒映江底。人置于这幅月夜图中,产生了江清月近人的错觉。由于江水清澈,静如明镜,看见水底之月特别清晰、明亮,从而产生了距离人很近的错觉,仿佛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看水底不动之月像是能动。此类盆景不多见,还有《旷野天低》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