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回复: 0

古代金言报国篇:古训数则(之十一)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2-2 16: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夏大丈夫,义志坚如铁。绚丽映彩霞,璀璨耀日月。特辑“去私报国篇”古训数则:

【古训】贤人君子,以天下为任者也。
         ——汉·桓宽《盐铁论》

【古训】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妖孽)。
        ——《后汉书·陈蕃传》
【古训】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三国·曹植《杂诗六》
【古训】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方。
        ——晋·阮籍《咏怀》
【古训】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唐·罗隐《谗书》
【古训】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一一宋·文天祥《南海》
【古训】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古训】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宋·文天祥《言志》
【古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
        ——宋·辛弃疾《破陈子》
【古训】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古训】伏波惟原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宋·陆游《长歌行》
【古训】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元·杨维贞《题苏武牧羊图》
【古训】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明·薛论道《时不遇》
【古训】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全集》)
   
【古训】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
        ----近代·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古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战国·屈原《离骚》

【古训】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一一唐·陈子昂《感遇》

【古训】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游书怀》

【古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古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
山。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训】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

【古训】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中国忧。
        ——唐·张为《渔洋将军》

【古训】动人名赫赫,忧国意切切。
        ——唐·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古训】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
        ——宋·陆游《夜雨》
   
【古训】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古训】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
        ----宋·陆游《太息·宿青山铺作》
   
【古训】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宋·文天祥《即事》
   
【古训】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宋·苏洵《管仲论》

【古训】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宋·李纲《病牛》
   
【古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
   
【古训】 山河频入梦,风雨独关心。
         ——元·王冕《有感》
   
【古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戚《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古训】叹息风云多变幻,存亡家国总关情。
        ——清·秋瑾《谏某君三章》

【古训】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易·系辞下》

【古训】邦国安危,亦如人之身。当四体和平之时,长宜调适,以
顺寒喧之节。如恃安自忽,则疾患旋生。朝廷当无事之时,思省阙失而补之,则祸难不作矣。
        ——《旧唐书·李珏传》
   
【古训】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新唐书·魏徼传》
   
【古训】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
【古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古训】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南朝·鲍照《代出自蓟门行》

【古训】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唐·刘肃《大唐新语》

【古训】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狭骨香。   
         ----唐·王维《少年行》

【古训】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唐·崔颢《赠王威古》

【古训】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唐·杜甫《重经昭陵》
   
【古训】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以尺寸与人。
        ——《宋史·李纲传上》
   
【古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宋·岳飞《满江红》
   
【古训】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宋·陆游《长歌行》
   
【古训】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宋·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古训】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古训】欲倾天上河汉水,净洗关中胡虏尘。
         ——宋·陆游《夏夜大醉·醒后有感》

【古训】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明·夏完淳《即事》
   
【古训】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  ——明·戚继光《过文登宫》
   
【古训】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仁义充宥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
下。   
        ——清·顾炎武《日知录》

【古训】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清·钱采、金丰《说岳全传》

【古训】 辞家壮志凭独剑,报国先声震两河。
        ——清·彭定求《汤阴谒岳忠武故里庙像》
   
【古训】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清·秋瑾《失题>
   
【古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古训】以救国家之弊,图万世之民安。
        ——清·梁启超《王荆公传》
   
【古训】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诗》
   
【古训】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申?丈夫不救国,终为愚贱人!
        ——清·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古训】余固信为中国苍生,为亚洲黄种,为世界人道,而兴起革命军,天必助之!欲救中国四万万之苍生,雪亚东黄种之屈辱,恢复宇内人道而拥护之者,惟有成就我国革命,即为得之。
        ——近代·孙中山《与宫崎寅臧、平山周的谈话》
   
【古训】吾辈九死一生,只知以爱国保种为前提。有破坏我民国,
断送我民国者,即视为民国之公敌!决不稍存私见,顾惜私交。
区区此心,可誓天日!——近代·黄兴《致各省都督议会等电》。
【简析】黄兴之言,大义凛然!耍尽手段,心肝俱残;中国鼎立,巍如泰山。宇宙洪伟,且看现世之宇中,定是佛光更丽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