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回复: 0

【原】五代十国时期徐熙等六人绘画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2-1 16: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代十国时,虽然国家四分五裂战乱连年,南唐都城所在地却相对平稳,于是有了书画艺术的一个发展高峰期。这一时期江宁出现了在中国书画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其中:徐熙、巨然、石恪、赵喦、赵干、卫贤等六人便是代表人物。
五代徐熙雪竹图赏析
徐熙是五代南唐杰出画家,金陵(今南京)人,出身于“江南名族”。生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末年(公元975)随李后主归宋,不久病故。徐熙性情豪爽旷达,志节高迈,擅画江湖间汀花水鸟,虫鱼蔬果,常游园圃,观察动植物情状。所作禽鸟,形骨轻秀。所画花木,改变前人细笔钩勒、填彩晕染方法,而改用粗笔浓墨,草草写枝叶萼蕊,略施杂彩,色不碍墨,不掩笔迹,人称“落墨花”。时称“江南花鸟,始于徐家”。

《雪竹图》,五代南唐,徐熙,绢本墨笔,立轴,纵151.1厘米,横99.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雪竹图》轴中大石左侧的竹竿上有篆文倒书"此竹价重黄金百两"八字。经谢稚柳鉴定并撰文,认为五代徐熙所作。曾经近代钱镜塘收藏,钤有"海昌钱镜塘藏"朱文长方印记。另有钱女"惠翔心赏"朱文长方印记。
《雪竹图》似是最能体现徐熙“落墨”风格的,可惜未加色而不得窥其全豹。谢稚柳先生曾著文介绍此图,他是这样阐述“落墨”的:“所谓‘落墨’,是把枝、叶、蕊、萼的正反凹凸,先用墨笔来连勾带染的全部把它描绘了出来,然后在某些部分略略的加一些色彩。”也就是说,一幅画的形和神,都是用墨笔和墨色来“落定”,着色只是辅助。这体现了徐熙在笔墨上的大胆革新。
以《雪竹图》观之,图绘雪后的枯木竹石。下方是大小数方秀石,不重勾勒而用水墨晕染出结构,留白以示积雪。石后中间是三竿粗竹,挺拔茁壮,细枝遒劲,残叶纷披。旁有数竿被雪压弯或折断的竹子,或粗或细,或断或弯,又有数竿细竹穿插其间,显得姿态多变,情趣盎然。左旁则现一段枯树,枝杈被折,或勾叶,或晕染留白,映衬雪景的萧瑟。而在刻画上,勾皴与晕染,粗笔与细笔,浓墨与淡墨,墨染与留白,兼施并用,同样是谨严的写实作品,与北宋盛行的“细勾填彩”、务求逼真的画风相比较,显得率意而出格,然而却也更多变化,更富情趣。
五代巨然层岩丛树图赏析
巨然(西元10世纪后半叶),南唐钟陵(今江西南昌附近)人,开元寺的僧人。详细生平已很难考证,主要活动在五代末至北宋初。南唐被宋灭亡(西元975年)后,巨然随李后主降宋,而迁至汴梁。擅画山水,画法学自董源。继承其师之披麻皴(如麻布纤维散开来一般的笔触表现)而自创山峦阴鬱层叠情景之画格,被称赞为造化之神。成为南唐后主李煜的座上客。他在绘画史上与荆浩、关仝、董源并称为四大家,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五代南唐 巨然 层岩丛树 轴 绢本水墨画 144.1×55.4公分
此幅画山径曲折萦迴,穿过树林深入山中。除林麓间、峰峦上有俗称「卵石」或「矾头」之群石之外,山石多以披麻皴法细腻描绘,笔笔沉著而带润泽之意。山间由下到上配以苍鬱的树林,巧妙地表现出深山沉潜的景观。如董其昌「巨然真迹神品」题识所示,堪称巨然画中绝佳珍品。
此画山峦起于画幅的左下角,取侧入之势。山峰层峦叠嶂,山势奇峭险峻,林中小径,曲折环绕,虚实相生,意趣深远。
山径曲折萦回,穿过树林深入重山之中。画树用点叶及针叶法,点、线笔墨间有拙意,树干大都笔直,而且一般高低,连一两株姿态稍特别者也没有。郭若熙(约活动于十一世纪中叶)评巨然云:“林木非其所长”可能即指此。其实该幅之树木所呈现的是纯化之美,宜整丛来欣赏,与一般作品近景常有数株姿美大树,或丛树中有杂木数种,强调变化之美,实相异其趣。
山峦略成锥体之状,有近、中景二层,属于主题所在,远景仅见缥渺之山头。林麓间、峰峦上有俗称“卵石”或“矾头”之群石。山石以披麻皴绘成,除矾头外,多属长披麻,笔笔沉著而带润泽之意。用墨浓强部分少,而淡处多。山石造型无特意追求雄伟或奇险之体势,画中无烟云之形状,但笔墨浓淡与景物虚实间,饶有烟云之气氛,通幅有平淡之意,而无奇绝精巧之趣。郭若虚称巨然画云:“工画山水,笔墨秀润,善为烟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米芾云:“巨然师董源,今世多有本。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多。”两家之评约已道出巨然的风貌、神韵。
董其昌在画幅上方的诗堂跋云:“观此图,始知吴仲圭师承有出蓝之能。元四大家之自本自根,非易易也。”吴镇师承巨然,是为史实,但两者相去近四百年,风貌虽相近,而各有不同之时代特征,如吴镇受元代文人画潮影响,其线条或皴法,书法笔趣之意较浓,而〈层巖丛树〉用笔较有渲淡之处,“写”的意味尚不强。至于画树,吴镇受宋元画影响,其近景常有数棵略有姿态之大树,也与该幅异趣。
五代石恪二祖调心赏析
石恪,五代末宋初画家。他为人古怪、滑稽玩世,敢于冲破传统,以强劲狂放的笔势,简练夸张的形象,直抒胸臆。把表现主观感情、意趣作为绘画的主要目的。

《二祖调心图》是五代画家石恪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石恪《二祖调心图》表现慧可、丰干二位禅宗祖师调心师禅时景象。画卷中,慧可双足交叉趺坐,以胳膊支肘托腮,另一幅画丰干坐于温驯如猫的老虎的背上。
《二祖调心图.慧可》突出一个“静”。慧可双足交叉趺坐、以胳膊支肘托腮作思考状,慧可禅师胡须似乎多日都已经没有修理了,衣襟也随意、胡乱地披在身上,给人以不修边幅之感。双目紧闭,嘴唇似合非合,面目神情非哭非笑,所作人物形象,让人忍俊不禁。
但从人物神情中,使观画者又从中感受到了画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深沉、丰富,将禅境中慧可禅师紧张、绝望、焦虑、旷达以及感伤、愉悦而深邃的精神状态洋溢于画面之上,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这一特有的精神意象,对于禅宗僧众以及信佛的信士来说,所引起的震撼、惊讶、疑虑、不安、痛苦、安详、宁静的情感体验是不言而喻的。
《二祖调心图.丰干》突出一个“酣”。丰干禅师坐于温驯如猫的老虎背上,人、虎均微闭双目,似正假寐情形。所作丰干禅师人物形象邋遢懒散,一副万事不关心的神情。
五代赵喦八达春游图赏析
赵喦,名霖,后改为喦,陈州宛丘人(今河南淮阳县),生卒年不详,唐末忠武军节度使赵犨的次子。开平初年,授驸马都尉,是后梁太祖朱温的女婿,长乐公主的丈夫。善绘事,精鉴赏,富收藏。后因政治斗争被温韬挟至后唐杀害。《宣和画谱》著录有其作品《汉书西域传图》《臂鹰人物图》《五陵按鹰图》等。现存世作品还有上海博物馆藏《调马图》。

五代赵喦《八达游春图》轴,纵161厘米,横103厘米,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后梁赵喦所绘的《八达游春图》,纵161厘米,横103厘米,绢本设色,人物、马匹、山石、树木以及栏杆的刻画精到,线条优美细致,设色浓艳,从中可窥得五代人物、鞍马画的面貌。
《八达游春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马匹相较,可发现,《虢国夫人游春图》中马匹的形象肥硕,且马腿短、马身宽大,虢国夫人一行人骑乘的马匹马尾均已打结,马鞍出现五鞘口,并且明显具有剪三鬃后的样式,图中有四人为随从身份,因此所乘马匹的缰绳上没有红缨。
《八达游春图》为驸马赵喦所绘,马尾打结,五鞘口,但并非剪三鬃。马匹形态不再像唐人的短腿肥马模样,马身部分比北宋马匹宽硕,马形介于唐宋之间。
另外,画中出现马尾类似于猴尾,不仅没有“丝丝入肉”的状态,还出现失真的模糊状态,此部分应为后来补笔。
五代佚名《丹枫呦鹿图》赏析

《丹枫呦鹿图》为五代时佚名画家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绘画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丹枫呦鹿图》主要描绘群鹿游憩于色彩斑斓的秋林中的情景。深秋时节,霜后树林,叶子有的变黄,有的变红,分外艳丽。繁盛茂密寂静安谧的林中,一群鹿正在嬉戏觅食,有的立于林际,有的隐于林内,有的站立,有的蹲伏。突然,远处似乎传来一阵可疑的声响,长着美丽五叉角的领首雄鹿,警觉地竖耳聆听,昂首远望,观察是否有威胁袭来,其他鹿也略带惊慌地扭头,朝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神态专注紧张,蹲伏在地的鹿赶紧支起前腿,作好奔跑的准备。
画作左上方与右上方,钤印数枚,有“圭章阁”印,“天历之宝”印,清初收藏家阿尔善喜等人的收藏印,及乾隆、嘉庆玉玺等。
五代佚名秋林群鹿图赏析

《秋林群鹿图》是五代佚名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作。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秋林群鹿图》描群鹿嬉游、憩息于枫红层层与白桦交错的树丛中,画面洋溢着北国秋日景象。其中画作中部和下方有角者为雄鹿,共两只雄鹿、八只母鹿。群鹿游憩其间,或立或卧,或隐于林内,或立于林际。画面中的松柏参天,枝干虬曲,树下的山石轮廓细致。
画作最上方钤有“乾隆御览之宝”方印。画中钤有元内府“奎章”、“天历”印玺,裱边钤清初收藏家阿尔喜善等人藏印,图内并清内府鉴藏印等。
五代十国时期赵干江行初雪图赏析
赵干(生卒年不详),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五代南唐时画家。擅画山水、林木、人物,长于构图布局。所画皆江南风景,多作楼观、舟楫、水村、渔市,点缀花竹,表现“烟波浩渺、风光明媚”之山光水色尤具独到。

赵干画作《江行初雪图》,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
《江行初雪图》为绢本设色长卷,细腻再现了长江沿岸冬时渔民劳作的场景。其卷首题有“江行初雪,画院学生赵干状”,有人认为这是南唐后主李煜所题。画面开始是江对岸渔民背纤的场景,而岸的这边是前后两队行者,主人皆戴帽、厚衣,随仆则衣着单薄,缩瑟而行。江上的渔夫或张网或起网,或牵舟而行或驾舟穿梭,男女老少皆在忙碌之中,与前面的行者形成鲜明对比。

画中笔法流利生动传神,树木坡石线条劲健,皴法初显,水纹用笔尖劲流畅。特别是地上和树上的积雪,似用了“洒粉之法”,充分表现了雪花轻舞飞扬的景致,意境古朴幽远,人物刻画简练生动。通幅淡墨渍染绢地,再洒白粉为雪。寒林枯木皆中锋圆笔,遒劲有如屈铁。树干以干笔皴染,大似後人皴山,自具阴阳向背。所画芦花,以赭墨裹粉,一笔点成,极富创意。小丘及坡脚,亦以淡墨成块涂抹而无皴纹,皆与後人异趣。此画一片天赖,意境高雅幽远。由幅上所钤印章,可知此卷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内府及私人收藏,是件流传有绪的精品。明张丑在《清河书画舫》卷三下中曾评云,“通卷洒粉作雪,轻盈飞舞,足称前无古人”。
五代南唐卫贤《闸口盘车图卷》赏析
卫贤,(公元10世纪)〔五代·南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仕南唐后主李煜朝(961-975),为内廷供奉。善画界画及人物,南唐国力虽不强,但在中主李璟朝(943-961)至后主李煜朝(961-975)短短32年中,集中了顾闳中、董源、周文矩、徐熙、赵干、卫贤等开宗的绘画大师,应得上“时势造英雄”这一句话了,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画由唐的人物画趋向北宋的山水画的转折时期,这些画家都作出了承上启下的重大贡献。


《闸口盘车图卷》,五代南唐,卫贤,绢本设色,手卷,纵53.2厘米,横119.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闸口盘车图卷》画身左边下部,隐约可辨残存半边楷书“卫贤恭绘”四字,系五代、北宋初期名画家卫贤之佳作。此卷岩石坡岸运用勾廓皴染法,皴法为劲锐短促的刮铁皴和小斧劈皴,接近荆浩和关仝的皴法;人物线描质实畅劲,动态描写生动;屋宇彩楼和水磨机械的描绘,精确工谨,有很高的界画功力。
《闸口盘车图卷》画河旁闸口一座磨面作坊。画面左中部位是安置水磨的堂屋,堂屋两端各置望亭一座。台基前面是河道,河面上有两艘运粮引渡的篷船。对河是坡道,木桥横亘在画面下方。坡上有六辆独轮车、太平车。坡道左向傍山脚逶迤而隐,右首有酒楼一所。门前扎有彩楼,高逾丈。楼中悬一布旌,书有“酒”字。全面描绘了45个人物的活动,劳动着的“民夫”人数最多:有磨面、筛面、扛粮、扬簸、净淘、挑水、引渡、赶车等各种不同的分工作业。在左边上角的望亭里,有戴硬脚幞头、着圆领袍衫装束的官吏和侍从五人。再现了当时汴京的官营水磨作坊的情况。

听月工作室

感謝您的光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