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回复: 0

石鲁: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时代感和前瞻性的艺术大师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1-13 18: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鲁(1919年12月13日—1982年8月25日),原名冯亚珩,四川省仁寿县人,当代中国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陕西省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委等职。著有《石鲁学画录》电影剧本《暴风中的雄鹰》等。石鲁是20世纪美术家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独创一格,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前瞻性。

早年石鲁胞兄冯建吴去上海入吴昌硕创办的美术学校“昌明艺专”,系统地学习了传统中国画、书法、篆刻,回到成都后创办了“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对其影响甚远。石鲁痴迷于石涛笔下丰满空灵的水墨世界,潜心临摹八大山人、扬州八怪、虚谷、吴昌硕等名家范本。

石鲁年轻时只身赴延安参加革命,枣园星灯、山颠塔影、皇天后土、古塬狂飙成为石鲁主要的创作题材。有人说石鲁的作品“野、怪、乱、黑”,对此石鲁以诗应道:“人骂我野我更野,搜尽平凡创奇迹;人责我怪我何怪,不屑为奴偏自裁;人为我乱不为乱,无法之法法更严;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惊心动魂魄,野怪乱黑何足论,你有嘴舌我有心。

上世纪50年代早中期,石鲁多次去甘肃、青海地区写生,这一时期的艺术路程非常活跃,贴近生活的体验使其创作了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60年代石鲁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的主席,艺术创作进入了创作的全盛时期。60年代中后期,石鲁的中国画发生了深刻变化,绘画语言亦富于变化,风格奇崛刚硬,追求金石味。

1971年,石鲁出院后因问题挂起,暂在家休息。石鲁出院时,医生告诉他可能要丧失工作能力,为了试验和锻炼一下自己的记忆力和作画能力,一边养病一边重新拿起画笔,开始了绘画艺术的第三个阶段的创作生涯,即他艺术生涯的最高峰——文人画阶段。此时花鸟画作品数量逐步上升,成为其后期绘画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如石鲁自己所言:“为画而生活则画死,为生活而画则画活。当有生活而求画,不当欲画时而讨生活”。画中所创作的题材、所描绘的对象,都深深寄寓了石鲁自己的情感与精神。石鲁一生都在不断地思索着如何传承和超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最终在70年代的艺术创作中实现了艺术思想的最终跨越,对整个20世纪中国画坛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安市徳风堂画廊以“传承弘扬、诚信求真”为宗旨。长期购、销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当代名家、名人字画订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