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回复: 0

【原】脊兽 | 房檐上的灵魂,屋顶上的文化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1-10 16: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签到:序号50
2020年5月23日,星期六,北京。
雾霾指数:23,绿色。
“无论哪一个巍巍的古城楼
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
无形中都在诉说或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 梁思成

每次有机会参观大殿、寺庙等古建筑的时候,都会特别留意房顶和屋脊。
尤其是那几只小小的脊兽(于人字形垂脊上),它们是我喜欢上古建筑最初的原因。
一开始只是爱拍它们,端坐在蓝天下、阴云中或者逆光里。
后来才渐渐对古建文化产生了兴趣,慢慢学习关于脊兽的知识。
每一尊小兽背后都有着各自的故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几千年来这些瑞兽守护着殿宇,历经风云变幻而不消亡。
行灾消祸灭逢凶化吉镇宅辟邪之责

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世昌盛之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兽因古建等级、规制不同而数目各异。
数量越多代表建筑级别越高,一般常见的为3、5、7、9不等。
故宫太和殿屋脊上的兽为最多,这里有世界仅有的第十兽——行什,代表皇家最高等级。
偶然淘来一套冷瓷仙人脊兽,当属心爱之物。
每日认真擦拭,保持纤尘不染。
给每只小兽都拍了照片,一一出场亮个相。
xiān rén
【仙  人】


传说为齐闵王的化身,能绝处逢生、逢凶化吉。
故安放在建筑脊端,同时起到固定瓦片的作用。
又称骑鸡仙人、冥王骑鸡、真人。
屋顶琉璃构件。安装在古建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盝顶、方攒尖顶、圆攒尖顶、盔顶、多角等屋顶的檐角上,压住方眼勾头,封住檐角尽端。
形象优美,既是防护构件又是装饰品,通体着釉色。
lóng
【龙】


乃万兽之首,在古代是帝王的象征。
能翻江倒海、吞云吐雾、兴云降雨。
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古建筑屋顶饰物题材,用于庑殿顶建筑垂脊,歇山顶建筑岔脊,硬山、悬山顶建筑的垂脊以及各种建筑屋顶翼角端部。
封护住两坡瓦垄交汇线,并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fèng
【凤】




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为祥瑞之鸟。
预兆天下太平、生活美满。
古建筑屋顶防水饰件名称。
用于各种建筑屋顶的翼角上,封护翼角两坡瓦垄交汇线上的防止雨水渗入的凤凰形状的构件。
因体形较小,故与盖脊瓦烧制在一起,通体着釉色。
shī zi
【狮子】


为百兽之王,佛教中的护法。
是勇猛威严的象征。
安装在各种古建筑屋顶的翼角上,封护住翼角两坡瓦垄交汇线的防水构件。
同时又是极生动华丽的装饰构件,安装在凤凰后面。
因它体形较小故与盖脊瓦烧制在一起。
琉璃制品通体需满着釉色。
tiān mǎ
【天马】




异兽,另说为汗血宝马,是吉祥的象征。
忠勇之兽,追风逐日,凌空照地。
古建筑瓦作构件名称。
安装在各种建筑屋顶的翼角上,封护住翼角两坡瓦垄交汇处,以防雨水渗入。
一般安装在狮子的后面,与龙、凤配套使用。
外形在马的两肋处有两个翅膀,所以叫天马。
hǎi
【海马】




传说为海中飞马,为忠勇之兽。
可入海入渊,逢凶化吉。
安放在各种建筑屋顶的翼角上,封护住两坡瓦垄交汇线的防水构件。
因它体形较小,故与盖脊瓦烧制在一起,安装在天马后面。
在清代它必须与龙、凤、狮子、天马配套使用。
造型优美,刀法简练,是具有功能性的精美装饰构件。
suān ní
【狻猊】




又称“披头”,龙生九子之一。
形态如狮、喜烟好坐、能食虎豹的猛兽。
常出现在古建筑和香炉上。
安放在各种建筑屋顶的翼角上,封护住两坡瓦垄交汇线的防水构件。
多位于海马后面,在清代必须与龙、凤、狮子、天马、海马配套使用。
《尔雅·释兽》有:“狻猊,食虎豹。” 把这种猛兽装饰在屋面檐角,起镇邪除妖作用。
因体形较小,故与盖脊瓦烧制在一起。
若为琉璃件,则需通体着釉色。
yā yú
【押鱼】




亦称“狎鱼”,海中异兽。
可喷水柱、兴云雨,灭火防灾。
古建筑戗脊、叉脊上所用瓦兽件名称。
位于屋面翼角之上,狻猊之后。
用以封护两坡瓦垄的交汇线。
清代一般与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配套使用。
xiè zhì【獬豸】




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
忠诚勇猛,是公正的象征。
置于建筑屋顶翼角上,封护两坡瓦垄交汇线的防水构件。
常安装在押鱼后面,在清代需与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配套使用。
据《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
将其用在屋顶檐角上,表示主持正义。
琉璃件需通体满着釉色。
dǒu niú【斗牛】




为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能兴云作雨,为镇火防灾之吉祥物。
传说中是一种虬螭,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
古建筑屋面防水饰件。
安放在各种建筑屋顶的翼角上,封护住两坡瓦垄交汇线上,防止雨水渗入。
一般位于獬豸的后面,在清代通常与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配套使用。
琉璃件的通体着以釉色。
háng shí【行什】




相传是带翅膀的猴,似传说中的雷公。
手持金刚宝杵,降妖镇魔。
古建筑屋脊构件。
安放在较大建筑面檐角上,因排列在第十个,故称行什,是个猴子的形象。
用它封护在两坡瓦垄交汇线上,起防止雨水渗入的作用。
在古代建筑中极少使用,从现在掌握的实例看,只有北京紫禁城内太和殿使用了这个兽件,可见它只能在等级最高的建筑上使用。
因体形较小,故与盖脊瓦烧制在一起,既起封护作用,又起装饰作用,通体着满釉色。

中国古建筑的垂脊上除了这些走兽,还有鸱吻。它们与正脊上的吻兽一并称为“屋脊兽”。
在浩瀚的古建文化中,这只是沧海一粟,要学习的还很多。
非常喜欢的一本古建方面的书是张克群女士所著的《红墙黄瓦》。
作为梁思成先生的学生,张女士在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北京城的古建筑,语言生动、史料详实。
另外张女士也是高晓松在节目中曾多次提到告诉他“人生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他的妈妈。
大概整理了几张我们在北京拍的屋檐瑞兽,希望未来有机会去到中国更多的地方,记录更精美的所见。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

@德胜门

@故宫

@故宫

@故宫

@故宫

@故宫太和殿

@颐和园

@颐和园广润灵雨祠

@白塔寺夹道
- FIN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