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回复: 0

【原】走吴越古道,寻历史文化(上)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1-6 12: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封面图片可上下滑动

走吴越古道寻历史文化高生元
微信版第801期
吴越古道,位于安徽省宁国市万家乡云山村镜内,与浙江省临安区大峡谷镇龙井桥村接壤,属清凉峰山脉,其主峰瘌痢山尖(乐利峰),海拔1363米。古道全长35公里,北端云山村可北达芜湖、合肥、南京,东达上海等地;南端龙井桥村可东达临安、杭州,西达黄山、江西等地。古道由山道(主要是石块砌成),千顷关关隘(又称塘岭关)、石砌城墙遗址,天池,乐利峰、龙兴寺遗址等组成。境内峰峦叠翠,云蒸霞蔚,流溪如歌,茂林修竹,杂花生树,风景秀丽。各种珍稀动植物特别多,能常见野生梅花鹿、黑麂,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十余个品种。物产丰饶,是著名的“山核桃之乡”和“宁前胡之乡”。吴越古道,文化底蕴深厚,闻名大江南北。
一、古道渊源
吴越古道在皖浙交界处,两地乡民地相邻,习相近,人相亲。春秋战国时期属吴、越、楚,秦时同属鄣郡,汉时同属丹阳郡。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析宛陵县南乡置怀安县、宁国县。吴越古道地域属怀安县(位置在今宁国市东南部)管辖。怀安县人口较宁国县人口多,县官称令(当时,万户及以上的县称令,不足万户的县称长),宁国县官称长(晋时始称令)。怀安县数度废兴,唐天宝三年(744)归并宁国县管辖至今。

浙西大峡谷镇,汉时属丹阳郡於潜县,晋时属吴兴郡於潜县,隋时属杭州於潜县,唐垂拱二年(686)析於潜县置紫溪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改名武隆县,同年复名紫溪县,又析紫溪县另置武隆县,县治即今浙江临安市昌化镇(曾名武隆镇)。神龙元年(705),更武隆县为唐山县。大历二年(767),唐山、紫溪两县并入於潜县。长庆二年(821)复置唐山县(今临安市昌化镇),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改唐山县为金昌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名唐山。后晋天福五年(940),改名横山县。不久又改为吴昌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吴昌县为昌化县。至1960年撤销昌化县并入临安县(市)至今。
南朝、隋唐以来,千顷山佛教的兴盛,引来皖浙等地的僧人、香客登临,以及两地村民的交往,自然便开成一条山路来。
宣州地理位置重要:“土控吴兼越,川连歙与池,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唐杜牧诗)。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六月,杨行密率部围攻宣州,宣歙观察使、宣州刺史赵煌与杨行密大战于曷山(今宁国县文脊山),赵煌大败,逃到宣州城内,领宣州军民守城相拒数月。最后粮绝人相食,赵煌战败而亡,宣州为杨行密占有。杨行密向唐王朝申请自任宣歙观察使,昭宗皇帝诏许之。杨行密派大将田頵、安仁义、李神福等分别攻取苏州、常州、镇江,占领了江南大片富庶之地,军事势力越来越强大。“唐王国立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矣。”(明末清初大文学家王夫之语) 唐廷税收,十分之九出自江南。
在唐朝末年,皇帝已经没有控制地方军阀的力量了,各地的混战不断,谁有力量有能力将一个地方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唐朝的皇帝便任命他为当地的军政长官,借此安定一方。昭宗皇帝想稳住东南局势,抓住杨行密这根救命稻草,于大顺元年(890)三月,赐升宣歙观察使号为“宁国军”,授杨行密为“宁国军节度使”,领宣、歙、池3州。节度使为唐朝官名,统管一道或数州军政大权,所辖区内各州刺史(或郡守)均为其下属,本身兼所驻州刺史,凡节度使必带中央官衔。
大顺二年(891),杨行密又攻取了滁州、和县,势力不断扩张。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攻取楚州(今江苏淮安)、苏州、常州,威胁占据扬州的孙儒。随后击败孙儒,占据扬州。其势力急剧扩大,领地包括了现在的江苏、浙江和江西、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景福元年(892)六月,唐廷拜行密淮南节度使(治在扬州,领8州)、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杨行密率众赴扬州任,以部将田頵为宁国军节度使镇守宁国,其累迁检校太保中书门下平章事。

晚唐,藩镇割据,千顷关是吴越王钱镠和吴王杨行密的分界线之一(现今仍是皖浙两省分界线之一)。杨行密属下大将田頵任宁国军节度使(治所先在宁国县,后迁往宣州),曾多次率军攻打吴越国,千顷山、千秋岭是其进攻临安的主要道路,亦是吴越国视为屏障、主要防守之地。吴越国和吴国在千秋岭、千顷山多次发生战争。
五代十国后梁乾化三年(913),吴王杨隆演遣行营招讨使李涛帅众二万人,经千秋岭入侵衣锦军(钱镠的老家,即临安),钱元瓘受命率师阻击,利用山区地形,深入敌后(从侧道潜入千秋岭半山腰),采伐树木,堵塞峡谷,断其后,伏兵突然袭击,吴国兵后退道路受阻,生擒李涛及副将咸知进和士兵三千余人(《资治通鉴》卷268)。
民国十四年《宣城吴府族谱》记载:“吴敬忠,梁朝镠为吴越王,公为太子太傅,佐正匡国,臣浙西道营田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睦州刺史上柱国。时杨行密将李神福克陷宣州,公以祖墓在潜(於潜),请移镇潜州,以兵数千守千秋黄伯二寨,卒取宣州,赐庄新西,今云梯是也。” 又“吴景和,吴敬忠第六子,与兄景武守千秋寨,时杨行密将李神福犯边,公挺身奋击破贼,乘势克复宣州。邑人赖其保全,立庙云梯祀焉。”
明代云梯人吴道真《云梯》诗曰:“太师始祖起苏城,克伐田頵来治平”(清《云梯吴氏宗谱》),诗意为太师始祖指五代十国时期吴敬忠,於潜人,时任吴越国浙西营田付使,领“八都兵”在云梯战败吴国大将宁国军节度使田頵,以功升镇海军保成都指挥使检校司空,赠太师。吴道真《云梯》诗亦佐证吴国将领田頵在千秋岭、千顷山一带攻打过吴越国。
黄花关(万家乡大龙村,即老岭)“有巨石如丫髻,南唐时常作烽燧楼于其上”(明嘉靖《宁国县志·地舆类》卷一》),南唐为防止吴越国的偷袭,故在此设立烽火台。“丫髻山,在县南(宁国县)八十五里,高二百五十余丈。山有巨石如丫髻,南唐时尝作烽燧楼于其上。外有仙燕洞,容百余人,乡民尝避兵于此。”(嘉庆《宁国府志》)此地水系亦名为“丫溪”,后因字形而误为“了溪”。
又在千秋岭与千顷山之间的杨山(仙霞镇杨山村)修建城池,名“乌石城”,又名“乌集城”(《宁国县志》1997年版),以防备吴越国侵犯。乌石城工程完成大半,因北宋的统一而终止。乌石城、城隍庙等遗址、城外乌石桥尚存。城隍庙联语曰:“南唐忆往迹,北阙思当年。”(《敬亭古今楹联》)清嘉庆时期安庆府学教授宁国人仙焘,游杨山乌石古城遗址时作《城头古治 南唐时建,以备吴越》诗,曰:“壤接钱王战鼓挝,南唐锁钥驻高牙。五关虎踞岩疆固,双凤蝉联书锦华。宋时奚氏居此有双凤坊 赛会剩留隍庙古,溪流犹绕旧壕斜。时平久泯干戈迹,遣垒萧萧集暮鸦。”(道光《宁国县志》)仙焘的诗,亦是佐证。

2005年,浙西天池旅游开发公司邀请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和中国古建筑学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对吴越古道的古关隘、石城墙遗存进行了考证,认定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修建,用来防御吴国进攻。吴越古道则是吴国修建,便于攻打吴越国。吴越古道、石城墙、千顷关关隘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吴越古道,是指五代十国时期联系吴国与吴越国之间的一条乡道,亦是两国之间的军事要道。
千顷山(即塘岭),民国二十五年《宁国县志·舆地志》载:“县南七十里,接昌化境,旧有黄蘖(檗)禅师道场,今废。山上有池,约千顷。池中一山,形似钵盂,即呼‘钵盂山’。黄蘖肉身现存,祈雨多应。相传,黄蘖盖寺之木片入池化为鱼,今池内有鱼状如木片者由此,大旱水涸往往见之。池居山顶,南流昌化,北流宁国。天将雨,池中黑烟如线,袅篆半空,顷即密云四布,彼此莫识,雷声隐隐在山。足间又有回峰岭、怪石、奇松诸胜。”
千顷山水,明嘉靖《宁国县志·地舆类》卷一记载:“千顷山在治南百里,与昌化中山画界,水出其麓,东北行七十余里至汪村,入杭水。”
千顷山龙兴寺,南宋《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五记载:“黄蘗(即黄檗)禅师开山。中和四年(884)赐慈云禅师额。天圣元年(1023)祥符寺僧惠新移创于山巅胜绝之境。八年(1030)赐今额(龙兴寺)。度僧五人。”
悠悠古道,跨越千年。
二、名僧佛法
历史上,千顷山有许多高僧大德来在佛法,著名的佛学大师有五位之多。
千岁宝掌禅师   民国十三年《昌化县志》载:“宝掌和尚,中印度人也。……魏晋间东游此土。寻抵建业,东入浙省,憩龙塘回互峰之东,复由千顷穿雁荡,栖石窦……”。
千岁宝掌禅师,中印度人,魏晋间弘法东来我国峨嵋山,转往五台山,又南返衡山、庐山,然后去建业(今南京)与禅宗初祖达摩(印度人)相遇。他俩一同受到南朝粱君主的厚礼相待。后来,宝掌禅师又东入浙江,先憩龙塘,后住千顷山,然后移居杭州天竺、温州乐清寺、杭州灵隐、石窦各地。为此,宝掌禅师在我国各地名山历经几十年的寻幽揽胜,拜师访寺之后,曾写一偈,偈说:“梁城遇导师(指初祖达摩,参禅了心地。飘零二浙游(指浙西、浙东),更尽佳山水。”
千岁宝掌和尚于南朝梁时(502—557),第一位进入千顷山的著名僧人,也就是说,他在1500年前就来到千顷山,在这里传播佛教。佛教经典《五灯会元》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二十四、《佛祖统纪》卷四十、《大明一统志》卷三十八等,均有传记。
崇惠禅师(具胝禅师)  民国十三年《昌化县志》载“千顷山,唐具胝禅师尝于绝顶,结茅以居 。嗣是希运 、楚南 、文喜诸祖 ,俱住持此山……”
崇惠禅师(具胝禅师) ,昌化龙塘山麓沙干村章氏子 ,孩童时即开始学佛。起初 ,去千顷山顶“结茅为庙”在此修养宁静之性,研读《佛顶咒》 ,又去海宁硖石东山结草房诵经坐禅年余。再去於潜广觉寺拜师。最后去杭州径山寺拜昆山名僧法钦禅师为师 ,在这里潜心学经,苦练佛法,对《佛顶》《具胝》 《观音》等佛书的研读根底颇深。于是,法钦禅师为之落法,授衣,并示法名“崇惠”。
崇惠在皈依佛门之初 ,曾在千顷山“结茅为庙”,作为学习佛经,坐禅修行之处,这是继宝掌禅师之后进入千顷山的第二位高僧。他犹如和煦春风吹醒了宝掌禅师当年埋于千顷山泥土中的佛教种子。开始萌芽、出土。虽然崇惠禅师当年的“茅庙”既陋且小,然而这“茅庙”却是千顷山的一株才破土露面的佛教“幼苗”。

希运断际禅师(黄檗禅师)  民国二十五年《宁国县志》载:“黄檗禅师墓,去城东百里,南极坞有碑。按,千顷山黄蘖禅林,唐文德元年敕赐紫袍、金钵盂,并敕书一道。今敕存,衣钵无……”
民国十三年《昌化县志》载:“黄檗禅师 ,闽人也,创刹千顷,四方衲侣,从者甚众。大中(847—860)末年卒。”  “(千顷山)龙兴寺…… 唐元和间(806—820),黄檗希运……复从旧址营建梵宇。”
唐宣宗继承帝位后废除“灭佛”令,各地佛教寺院开始兴复。希运抓住这一机遇 ,在公众的支持下,通过布施、募化、助工等方式 ,在千顷山巅建造起雕梁画栋,规模宏伟的慈云禅寺(后改名为龙兴寺)。
民间传说,在建寺之初,希运曾率领僧众利用当地树木、泥土烧出99窑砖瓦(窑址尚存),建起99间房屋,其艰苦建寺精神可想而知。慈云禅寺的建成,标志着千顷山佛教的兴盛由此而生。“创刹千顷”的希运禅师也就当之无愧地被当地人们尊为慈云禅寺的“祖师”了。寺也因希运之人杰而灵。慈云禅寺的殿宇楼阁,红墙黛瓦掩映于千顷山的湖光山色之中,更增添了千顷山的迷人风光。于是一批批文人雅士,骚人墨客络绎不绝来此游山玩水,赋诗酬唱;四面八方的老衲新僧,纷纷涌入千顷山,烧香拜佛,诵经习法,千顷由此而声名大振。黄檗禅师于千顷山北宁国云山脚建一庵,名脚庵,供上山之人休息和为慈云寺储藏物资之用。
黄檗弟子义玄在河北正定县建立“临济禅院”,高扬黄檗希运传统的本家宗风 ,并对其禅学理论不断充实与发挥 ,终于正式创立了临济宗,成为临济宗的创始人,而佛教界一般都称希运禅师为禅宗南系临济宗的祖师。因此,希运禅师成了既是临济宗的祖师,又是千顷山慈云禅寺的祖师,是拥有双层“祖师”誉称的一代高僧。黄檗创立的临济宗佛学,还深受日本、韩国佛学界的推崇和敬仰。

楚南禅师   杭州千顷山楚南禅师,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福州张氏子。幼年即投开元寺昙蔼禅师出家,二十岁时于五台山受具足戒,随后赴赵郡学习小乘相部律,又赴上都学习《净名经》。楚南禅师虽然对佛教有了较深的研究,但是深感自己的本分事尚未解决。于是前往常州礼谒芙蓉太毓禅师(马祖法嗣)。芙蓉禅师一见楚南,便知道他的因缘不在此,于是对他说:我不是你师。你的师傅非黄檗不可!
结果真去向黄檗禅师请教,不巧的是逢会昌法难,楚南就躲到深山老林中去了。到唐宣宗李忱即位恢复佛教。裴休到宛陵(今安徽宣城),请黄檗禅师出山,楚南就随侍黄檗禅师。楚南后来到姑苏报恩寺专习禅定,二十余年不出寺院。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苏州太守周慎嗣请他住持宝林院。后又受昌化县县令徐正元之请,住持千顷山慈云院。楚南在慈云院时有时入定一个多月,有时几天,经常这样。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吴越钱王请楚南下山应供。文德六年二月 “双虹贯堂室,二鹿蹶然入寺”,楚南遂于禅床垂两足伸二臂奄然而卒。时年七十岁整,僧腊五十六年。楚南圆寂后入塔,到了唐昭宗李晔大顺二年(891)二月,孙儒部将田頵攻钱塘,兵士们把楚南的塔打开了,见楚南全身不散,指甲、头发都长得很长了,吓得兵士们“悔罪而去”。
文喜禅师   《大明高僧传》曰:“文喜禅师……咸通7年(866年),旋浙右,止千顷,筑室居之……”
《昌化县志》(1924年版):“文喜禅师……咸通中旋浙,因入龙塘,将止之日:此地500年后自有肉身菩萨于此建大法幢,遂移杖千顷,筑室居焉……”
文喜禅师初入佛门时,得几位名僧的指点与督促,涉猎过多种佛门的经 、律书籍。学成后又去大明山等寺院为佛门弟子讲授佛学。把书本上的佛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深究与理解 。因此,文喜禅师是一位经、律知识掌握较为全面、理论与实践尚能结合的晚唐时期的一代高僧。

文喜禅师在“会昌灭佛令”被废除 ,全国佛教积极兴复,千顷山慈云院已经从产生,巩固并走向发展的时刻 ,在55岁时来千顷山慈云院住持。这对慈云院的兴旺发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对慈云院的佛灯长明不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在慈云院及其他寺院讲授佛学,对推动佛教界传播佛学知识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唐宣宗初年(847)到唐昭宗末年(904年)短短的50余年中就有3位高僧,加上以前的两位 ,共有五位高僧先后来千顷山建寺、坐禅、弘法、著书等,足见当时千顷山佛教事业之兴盛。
在五位禅师中,对千顷山及至全国的佛教影响较大的当推断际希运禅师(黄檗)。他创建慈云禅寺时正处于唐宣宗解禁唐武宗“废佛令”后不久。慈云禅寺的建成不仅为千顷山佛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一反“废佛令”,把原全国几乎拆毁殆尽的寺庙迅速兴复起来,在全国做出了榜样。因此,黄檗禅师被当地百姓尊奉为“黄祖师”、“黄檗老祖”,许多因尊奉他而神化他的故事至今在皖浙千顷山一带仍盛传不衰。之后,许多高僧大德步五位先祖的足迹,在千顷山传承、弘扬佛教。
三、文人登临
“千顷山,上广千顷,有龙潭,蒲苇四密。潭中有金银鱼。祷雨辄应。西有娑罗岩,生娑罗花一株,蔚然耸翠,初夏开,香闻数里。海棠、瑞香、黄菁,遍生山麓。”(南宋《咸淳临安志》)除高僧登临千顷山佛法外,尚有较多名人登临其地游览、怀古凭吊。
苏轼,两次任职于杭州。第一次任杭州通判时,曾到昌化公干,在昌化县城建有东坡亭、留有墨迹“东坡林”、“东坡泉”,留有《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诗二首(《咸淳临安志》、道光《昌化县志》)。并到千顷山游览,于龙兴寺西侧建有一亭,后人称苏亭。唐昌十景之“神池花暖”,周颂孙作《龙池赋并序》曰:“其西侧苏亭巉立,宋学士之芳踪犹存也。”(道光《昌化县志》)。

释道潜(今浙江省临安县浮村人),字参寥,北宋著名诗僧,幼不茹荤,以童子诵《法华经》,剃度为僧。内外典无所不读,能文章,尤喜诗。苏轼 、秦观的诗友,苏轼为杭州地方官时,道潜居在智果精舍中,遇到苏轼,在坐赋诗,挥笔而就。苏轼甚爱之,认为他的诗句清绝,与林逋不相上下。此后二人交往甚笃,唱和往还,结为忘形之交。苏轼在千顷山请人建亭子时,道潜亦随往上山,作《千顷山圆镜堂呈应禅师》诗,曰:“兹山嵯峨冠天半……”对圆镜堂呈应禅师、千顷山美景赞美尤嘉。
章槱,南宋时期昌化览川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及第。官玉山主簿,以读书明道为己任。家创义塾,延名师,四方负笈日众。后多有擢巍科靖显仕者,及卒赠通议大夫。宋丞相吴潜撰文祭之。学者咸称为南塾先生。”(道光《昌化县志》)他多次登临千顷山,作有多首《千顷山》诗。宋学士魏了翁为通议大夫章槱作像赞:立朝蹇谔,贞论昭彰,存心忠厚,身殁名扬。其父辈有一段“章嫂让儿(悌篇)”的故事传世:
宋朝,昌化有章姓兄弟二人,他们都没有儿子。哥哥就领养了一个族中的孩子来抚养,取名叫章栩。哪知隔了不久,妻子就生了个儿子,取名叫章诩。弟弟就对哥哥说:“你既然已经生了儿子,还要领养来的儿子做什么呢?不如就给我吧。”哥哥就去跟妻子商量,这时他的妻子还在坐月子,就说:“自己没有儿子的时候,便去领养他。生了儿子,便把他丢弃。人家会怎么看我呢?做人要讲诚信。”但是弟弟再三请求,嫂嫂回答说:“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了,就把我的亲生儿子给你吧。”弟弟不敢接受,可是嫂嫂十分诚意,最后还是把亲生儿子给了小叔。后来章栩和章诩兄弟两人长大成人,章栩的儿子章樵、章槱,章诩的儿子章铸、章鉴,先后都中了进士。于是章家在乡里成了很有名望的人家。
吴珩,剑浦(今福建南平)人,理宗淳祐十年(1150)进士(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全宋诗》收其诗4首,其中2首写千顷山风景。
何汝爵,字子修,北宋丞相何执中后裔,宁国明代乡贤,“同兄汝周皆国学生。潜心濂洛,助田书院以赀讲学。好义乐施,建何家汪家桥、大地庵、阳和庵、千顷山石亭,皆不惜捐巨资为之。子应杰,亦国学,以孝友称。”(民国《宁国县志·懿行传》)
汪应蛟(1550-1628),字潜夫,号登原,南直隶徽州府婺源段莘村人。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中进士,初授南京兵部主事,后历任南京礼部郎中、兴泉宪副、济南参政、山西按察使、右都御史代天津巡抚与保定巡抚、工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累迁至南京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平生著作甚富,有《诗礼学略》、《乡约记》等百余卷。游千顷山时,作《千顷山子山重建禅院记》(民国十三年《昌化县志》)。
了然和尚,为明清时期宁国名僧,据民国《宁国县志·仙释》载:“住宁国千顷山,振修黄檗道场,能训鹿、狎虎,冬夏一衲。康熙戊午(1678)卒,年126岁,肉身至今犹存。”清光绪《九华山志》记载:了然144岁,一生曾五次受诰封。了然的诗,格律规整,对仗规范,用词精炼,意境深邃。其在九华山次定光佛韵《寄题天台峰高处》,诗曰:
满路喧豗作梵声,谁从山上听狮鸣。人无胜境空成佛,我有天池作化城。岂意定光寻地藏,果然太白见阳明。原注:定光佛诗:南戒俯窥江影白,东岩坐待夕阳明。显系以供奉对姚江,后四百年,阳明果至东岩。与阳明正德庚辰正月晦,开元寺刻石,嘉靖我邦国之文,同一前知。世人每习而不察。共遗色相原真性,儒释何尝有定名。原注:有道之释,必不能外儒。
此诗是了然步宋代高僧宗杲七律《登天台》诗韵而作。诗中“天池”指千顷山上的千顷池,因池在千米高山之上,而誉为“天池”;“化城”即化城寺,其藏经楼供宗杲“定光佛”铁佛像,“定光”指宗杲;“地藏”即金地藏。“太白”即李白;“阳明”即王守仁。从原注“供奉(李白曾任职供奉)对姚江(王守仁是姚江人)”中可知,宗杲预见阳明必步李白后尘而登山。了然大师诗中的“天池”与九华山相媲美。
云屋和尚,民国《宁国县志》还记载:“云屋,名音,住白云山,有《云屋和尚稿》。”该志收录云屋和尚《奉圣寺重兴禅堂记》一篇,此记记载了白云山奉圣寺的历史和清初时重修的过程,尤其是记载了宁国定光佛宗杲,最初与奉圣寺僧本初和尚习法的史实。还收录其诗10首,诗歌主要描写千顷山、山门洞、白云山等宁国名胜,如《登千顷山》。

周颂孙,字福祖,襄阳人,以岁贡士署江夏,迁柳州学正,康熙十年(1671)擢昌化知县,十二年(1673)主修《昌化县志》十卷,作有千顷山《龙池赋并序》。
周赟(1835—1911),字子美,号蓉裳,又号山门。7岁能诗,9岁作《六声图》,12岁考中秀才,时称“神童”。清同治三年(1864),考中举人,被授予奉政大夫和花瓴同知衔。历任青阳县教谕、宿松县训导和徽州府教授。周赟精通韵律,首创《六声韵学》。将固有的汉字四声增分为六声,得到清廷兵部尚书曾国藩赏识,奏请清廷授以二品教官,亲手书赠“六声堂”匾额和“二品教官天下有,六声韵学古来无”的对联,并为六声图题字:“千载神悟”。周赟反对封建礼教和溺婴、缠足,多次以稿酬捐资办保婴堂、保赤堂和育婴堂。撰《小脚十害歌》唤醒民众。在调离青阳县时,百姓赠与“万民伞”,被周赟赋诗谢绝。
周赟著述甚多,所著《山门新语》,先后为两江总督曾国藩,中堂大人李鸿章,部堂鹿芝轩制军、学政邵汴生所赏识。编纂《青阳县志》《宁国县通志》和《九华山志》等。周赟在其《六声堂记》中这样赞美宁国:“天下有二奇境焉,曰天池,曰山门,皆天下有一无二之奇境也,皆在宁国而天下无知者。…… 岭高五十里,其绝顶有天池千顷,奇矣!而池中复有三山,游舟者浮天上。曾是天池之奇,天下容有二境乎?” 周赟多次大力推介宁国天池、山门洞二奇境。作有《天池》诗。光绪十七年六月,请画师绘成天池画一幅,配上奇文《天池绝境》,向上海《点石斋画报》投稿,刊于该画报金集。

(作者系宁国市退休教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拓展阅读
徽宁(旌歙)古道探究(上)徽宁(旌歙)古道探究(下)水东镇小胡村绩溪磡头村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