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回复: 0

俗语“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原因是什么?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0-28 12: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烧香礼佛之事,从古至今,都未曾断绝,人们期望佛陀菩萨的护佑,可是实际上不过是虚妄而已。佛从来都只是思想而已,是醒觉众生在无常中流转,何谈护佑呢?
有句俗语叫做“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原因是什么呢?
扶摇来给各位剖析下,佛教从汉明帝时代开始传入,但是真正兴盛,要从南北朝的时候说起,晋朝建立不久遭遇永嘉南渡之祸,整个中原大地都陷入了数百年的战火之中,

乱世人,尚且不如太平犬马。南北朝十六国,满目望去,饿殍遍地、十室九空,实在凄凉至极。
对于百姓来说,这看不见尽头的乱世是非常绝望的,而当时传统的观念之中,人死就如灯灭,归于消亡。而佛教则在此时,提出轮回之说,对于百姓来说,就是精神的寄托,既然今生已经在这乱世之中无指望,不若将希望寄托在来世上。
不少帝王都因此遁入空门,比如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萧衍,就数次出家,用“南朝四百八十寺”来形容佛教的兴盛,毫不为过。

问题在于,佛教是不事生产的,因为公侯卿相崇信佛教者众多,又不必缴纳赋税,但是佛教募集的土地田产、积累的财富是异常丰厚的,就连皇帝都眼红,比如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主要目的就是谋取佛教积累的财富。
佛教不从事生产,全靠从信众处化缘,对于穷苦百姓来说,供给香火钱已经是在拿出自己仅有的积蓄结余,这样一来,光是填饱肚子和拜佛就已经耗尽全力,何来机会改写命运?但豪奢人家礼佛,出资不过九牛一毛,图的不过是心安,又不会影响平日经营生意。长此以往,自然会出现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情况。
僧尼号出家人,自称贫僧、贫尼,但其实可不穷,比如说元末的时候,天下民不聊生,朱元璋家境贫寒,难以温饱,就选择剃发出家,于是不仅远离饥寒,还有机会读书识字,足见佛寺之积富。

求神拜佛,从来就不会带来任何的财富,唐朝时候的
韩愈

《论佛骨表》
中就说得非常清楚明白,
汉明帝引入佛教,结果在位不过18年就离世,而梁武帝萧衍出家为僧,最后被侯景挟制,饿死在台城。
想要摆脱穷困,从来就不是靠烧香礼佛能够得到的,一心只想着佛陀护佑,当然事与愿违。

唯有自己努力奋斗,才能够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由一介淮右布衣成为皇帝,就是靠着勤学不辍,增长见识,才能够在红巾军脱颖而出,得到发迹的基础,如果礼佛就能成就功业,那他干脆不还俗,就在寺庙内待着不就好了。
扶摇觉得,将佛教当作单纯心灵寄托其实并无不可,但想要得到美好的生活,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筚路蓝缕地奋斗,才能够实现梦想和事业,而非烧香礼佛。
你如何看待这句俗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