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回复: 0

【原】中年夫妻,可以尝试的相处方式:“分床不分房”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10-22 01: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一听到夫妻之间分床睡的态度是不可置否的,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夫妻就应该是同处于一个空间里,只有吵架或者是形同虚设的爱情,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逐渐地增加,对于婚姻,他们不仅要求有质量,还要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逐渐去深化彼此的感情,尤其是已经携手有过半生风雨的中年夫妻。
他们在婚姻这条折线图中,处于正中间的数值,熬过了七年之痒的魔咒,他们理应是更加珍惜彼此的存在才是最佳的举措。
结果,越来越多的中年夫妻开始兴起了一种新的相处方式——分床不分房,这样的举动让很多还没有踏入婚姻的、或者是没有经历过这样举措的人,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
关于中年夫妻是否分床睡的这一问题,很多人的回答众口不一,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但大多数人都是疑惑不解的,而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中年夫妻分床不分房其实是利大于弊的。

一成不变的婚姻里需要做出改变,以此来增加新鲜感01)、举个例子:张女士和丈夫的婚姻已经携手走过了20多个春秋,他们刚开始结婚的时候,由于经历的是一件新的事情,所以彼此有着很浓郁的新鲜感,每天都要亲密地搂在一起,一刻都舍不得分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感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像是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不会倒退,但也没有任何前进的趋势。
每天晚上的两个人虽然还是在同一张床上,但是张女士敏锐地感觉到,此时此刻的两个人像是在完成某种任务似的,中间不掺杂任何情感。
并不是不爱了,也不是厌恶对方,这种感觉更多的是已经习惯了对方的存在,也已经习惯了这种一成不变的婚姻,那种体验感从未发生过任何变动,所以也就不会再有当初的那种期待。

02)、其实在中国式的婚姻里,这样的夫妻关系不在少数,虽然两个人的感情还在,虽然我们强调婚姻平稳才是最好的。
但是我们由两个个体结合成一个共体,初心就是为了能够感受到来自婚姻提供的最浪漫的甜蜜。
如果总是一个环境下长期相处,即便是两个人很爱对方,也会缺乏某种表现爱的能力。
因此,对于中年夫妻来说,分床而睡恰好是一个为婚姻增添新鲜血液的措施,彼此分开一段期间,在冷静期里逐步在脑海中深化过去曾拥有过所有甜蜜的点点滴滴。
由此,再次相聚的时候,就会因为分离而格外珍惜在一起的甜蜜。

夫妻之间分床睡的相处方式,其实是一种智慧的选择之前,节目主持人李艾说因为自己的丈夫睡觉有打呼噜的习惯,自己有很长一段时间睡眠质量不好,后来两个人决定采用分床睡的做法,这样既不会让两个人产生矛盾,又不会影响自己的睡眠,一举两得。
采取同样方式的,还有台湾的综艺教父王伟忠,他与太太的相处模式就是分床不分房,王伟忠也有睡觉经常打呼噜的习惯,而她的妻子睡觉很轻。
一个人一旦睡着了,很多情况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王伟忠无法改变自己打呼噜的习惯,又不能强迫妻子接受自己的习惯。
于是,王伟忠和妻子的相处模式就成为了分床不分房,他在一个大的卧室里面放了两张床,中间保留了一道隔门。
这样的布局让夫妻两既有了彼此独立的空间,又不会因为距离的产生而导致出现隔阂。
在我们的观念里,“分床睡”就等同于“婚姻危机”,其实则不然。
夫妻之间虽然有着最亲密的关系,但是彼此还是会存在一些差异,而分床睡就体现了夫妻之间最合理的相处之道,那便是求同存异,互相尊重。
因此,夫妻之间分床睡更多的体现了夫妻相处的一种智慧。

夫妻之间情感的发展,最大的关键点不在于改变,而在于懂得接纳主持人杨澜曾说:“我们每个人本就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若不是因为缘分和相爱,我们大概也不会在一起。”
成长环境、生活阅历以及性格不同这些都会导致夫妻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情,合理且必要。
只是有的夫妻总是尝试着改变差异然后趋同,结果导致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以至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而有的夫妻则选择求同存异,保留彼此的差异,构造一个多姿多彩的婚姻。
在两性关系中,一段好的婚姻一定是既亲密又疏离的,也就是说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依赖,也可以彼此独立。

中年夫妻分床睡是在为婚姻“保留呼吸感”,让两个人有各自独立的时间去消化来自婚姻的不完美,以及感受来自婚姻的小确幸,至亲至疏是夫妻,张弛有度的婚姻才更加具有生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