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回复: 0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PPT课件9

[复制链接]

58万

主题

58万

帖子

3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12789
发表于 2020-9-24 04: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PPT课件9
议论文
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立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驳论:用正确的观点披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立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是:
一、提出论点:是什么,不是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
二、进行论证:为什么,怎么样。
三、做出结论:所以是什么,不是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
驳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是:
一、摆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二、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射靶子)
三、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从正面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
用正面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
... ... ...
学习目标
1.掌握 生字词的读音及意思;
2.找出文章的内容结构及写作思路,学习驳论的写法;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字词
玄虚xuán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诓骗kuāng哄骗。
怀古伤今 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为民请命 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 ... ...
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他们这样做只能瓦解斗志,甘做亡国奴。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阅读第1-2段,回答问题
1、这是一篇驳论,那么文章在一二段中摆出的对方的论点是?对方的论据又是什么?(课文中找,划出来)
2、用一句话来归纳文章一二两段的主要内容。
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 ... ...
一、(1-2)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论据
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只希望着国联
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二、(3-5)直接反驳
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三、(6-8)间接反驳
论点:我们有关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到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
... ... ...
语言探究
1、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说明“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2、第1段最富于讽刺意味的文字是:
“总自夸”、“只希望”、“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
3、“他信力”“自欺力”有什么的表达效果?
由“自信力”衍生而来,是对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讽刺。
运用仿拟的修辞手法,将敌论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质充分揭露出来,也增强了文章逻辑力量。
... ... ...
拓展思维
1、文中“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你是如何理解的?能不能举例说明?作者强调他们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实际意义?
⑴“埋头苦干的人”
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
如祖冲之、李时珍等人。
⑵“拼命硬干的人”
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如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
⑶“为民请命的人”
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屈原、包公等人
⑷“舍身求法的人”
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如商鞅、谭嗣同等人
2、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
只有称得上“脊梁”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哪些。
关键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九年级语文幻灯片课件下载,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PPT课件下载,.ppt格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PPT课件9 下载地址:
         
      
        
                    
  • 高速下载地址:① 电信下载   ② 移动下载   ③ 网通下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