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回复: 0

韩红宇:陶渊明诗歌对《红楼梦》的影响(转载)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692

帖子

170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04
发表于 2020-9-24 02: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陶渊明诗歌对《红楼梦》的影响
  韩红宇
  摘要:陶渊明对于《红楼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人物的诗歌创作和诗学观;人物的价值观和思想情感;《红楼梦》的主旨思想。以林黛玉、贾宝玉为代表的大观园儿女和以刘姥姥为代表的乡野人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歌中生活与审美经验的结合,以及对于“真”的寻求。
  陶渊明和《红楼梦》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之前便引起了学界的注意。高淮生的《从红楼梦看阮籍、嵇康、陶渊明对曹雪芹的影响》(《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2辑)一文,从个性品格与精神风范、思想情感与认知方式等方面分析了魏晋时期文人群体对于《红楼梦》的影响。崔炳圭的《陶渊明对的影响》则注重了陶渊明的特殊性,从曹雪芹对于陶渊明的评价、《红楼梦》作品对于陶渊明的接受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将《红楼梦》中陶渊明的影响集中于真情与痴情意识、脱俗与隐逸思想、非功利的创作态度三个方面。
  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既为不同时期相似文人之间建立起了“对话”的桥梁,又从多样性的层面理解陶渊明的诗歌和《红楼梦》中的主题思想。
  清代文人们一方面继承了元明以来对于陶诗艺术价值的评价,另一方面,存在着极度“儒化”陶渊明的现象(王明辉,5)。曹雪芹并没有顺应所在的时代环境,而是独辟蹊径,借第二回贾雨村的评价,将陶渊明列为兼具“正邪两气”的逸士高人、具有独特个性的普通人(崔炳圭,79),从而看到了其身上以及诗歌中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也恰恰是《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特点。
  1陶渊明诗歌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影响
  陶渊明诗歌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人物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和认可。这种接受和认可体现在四个层面上,即,语言层面;审美层面;思想层面和价值层面。
  1.1平淡与本色的语言
  四十八回里,黛玉教香菱作诗,继王维、李白、杜甫后,陶渊明被黛玉放在首要位置,肯定了陶渊明的诗歌在诗歌学习和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对于王维那句:“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黛玉翻出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并指出前者是套用陶渊明的,并认为陶渊明这句更加“淡而现成”。
  “淡而现成”是陶渊明诗歌的重要特色,集中体现在语言的真朴和自然,意趣的真挚。朱熹在《朱子语类》里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对于陶渊明诗歌中的“淡”,梁实秋解释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在淡而现成的创作理念下,陶渊明的诗歌多传达出一种自然的意趣,而非是语言的修饰和雕琢:“若陶诗,则如桃源异境,鸡犬桑麻,非复人间,究竟不异人间;又如西湖风月,虽日在歌舞浓艳中,而天然澹雅,非装点可到也。”
  这种“淡而现成”也体现在林黛玉的诗学观上:“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黛玉并不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而是对于意趣的自然抒发。
  除平淡、自然外,闲远、本色是陶渊明诗歌中的另一重要特色。李调元在《雨村诗话》卷上说:“渊明清远闲放,是其本色,而其中有一段深古朴茂不可及处”。钟惺在《古诗归》中评价陶渊明的诗歌为:“闲远,自其本色,一段渊永淹润之气,其妙全在不枯。”本色即是本质,事物最本真、自然的样子,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多用质朴的农家语来表现生活的真谛(唐满先,56)。如果说林黛玉体现了陶渊明诗歌中的淡而现成,刘姥姥则体现了陶渊明诗歌中的本色,即用质朴自然的语言来传达对于事物和自然规律的描述。
  刘姥姥在行酒令时曾说:“我们庄家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本色是刘姥姥语言的重要特色,是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在她语言上的直接体现。在与酒令相结合时,她打破了传统创作中的修辞格韵,而传达出生活最本质的样子,如“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1.2生活与隐逸的审美
  朱光潜先生说:“渊明的特色是在处处都最近人情,胸襟尽管高超而却不唱高调,他仍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生活和隐逸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歌的重要内容。陶渊明田园诗里的田园,不是一个用于游览、作诗的地方,而是一个生活空间。陶渊明田园诗里所表现的情趣,产生于他田园生活的真正体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种真正融入农耕生活,在《红楼梦》中体现在刘姥姥身上:“我们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间饿了还吃他,眼睛里天天见他,耳朵里天天听他,口儿里天天讲他……”(548)来自生活的亲身体验,使得陶渊明、刘姥姥对于自然的感受不仅仅停留于表面,而是有着一种生活需求上的息息相关。来自生活的亲身体验为其田园诗歌奠定了基础,同时田园诗歌还离不开两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即,隐逸思想和审美体验。“表现田园生活和其中之乐,这和隐逸思想有密切的关系;表现田园风物的自然美,这需要作者成熟的审美意识、审美方式等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陶渊明追求的隐逸并非是与世隔绝,而是一种心灵的超脱,像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隐逸中发现自然美、品赏自然美,实现自身的精神和价值追求。
  这种“飞鸟相与还”的隐逸生活在林黛玉的身上体现尤为明显,她贴近自然,虽在富贵之地却保持着内心的安宁。她居住的潇湘馆,充盈着自然与生命的和谐。潇湘馆不仅是人生活的场所,而且为燕子提供着巢穴。二十七回黛玉吩咐紫鹃:“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同一回黛玉所作《葬花词》中亦提到“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陶渊明的审美体验贯穿于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运》描写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室内的陈设:“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这种在生活的日常中获得审美体验,在《红楼梦》中体现在宝玉的四则即事诗中。他将自己在大观园“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的日常生活融入诗中,追求着审美和精神的愉悦。
  1.3儒道思想的融合
  陶渊明的诗学观集中体现在儒道思想的融合,一方面,他恪守士大夫的道德准则,借由诗歌抒发责任与追求;另一方面,他顺应自然、解放天性,在隐逸的生活中寻求“真”和自身的价值。陶渊明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李长之:37),这二者在其诗歌中并非是对立冲突,而是相互融合。陶渊明的《杂诗》第一首集中体现了这两种思想的融合,一方面他渴望突破限制,置身于一个更为宽广的精神境界中。另一方面,“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与《礼运大同篇》中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他对儒家推崇的道德价值的遵循。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袁行霈:848)。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受过的儒家教育,如“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如“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老庄思想盛行。道家思想在其诗歌中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其自然观,即顺应自热和天性。
  在《联句》一诗中,陶渊明直接化用《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写道:“虽欲腾九万,扶摇竞何力?”陶诗中充盈着对于自然的喜爱和向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与子俨等疏》)。
  陶渊明诗歌中借助对自然的喜爱,表达对“真”的追寻和探讨。“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种对“真”的寻求便是受道家思想影响。《庄子·渔父》中曾对“真”有一番阐释:“真者,精诚之至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碌碌而受变于俗,故不足。”
  陶渊明所追求的“真”,同样体现在《红楼梦》中。在风尘碌碌、一事无成的世间,《红楼梦》追求的是“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这种真情,是指人物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以及自身的思想价值追求。
  儒道思想的融合集中体现在宝玉的身上。一方面,他对于“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说下的”的道理“不可忤慢”(274);另一方面,他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充盈着自身的诗歌创作和思考。在自然观上,宝玉崇尚着“天然图画”,寻求着万物最本真的样子。
  这种儒道思想的融合同样体现在史湘云身上。一方面,她受儒家入世思想影响,劝宝玉“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432);另一方面,她追求本色和真,提倡“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她在《供菊》中也表达了自己的志趣追求: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511)。
  1.4菊的价值追求
  宋代以来,陶渊明作为诗品和人品结合的典范,一直受到后人的推崇。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提到:“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是陶渊明诗歌中的吟咏对象,《饮酒》其七:“秋菊有佳色,裹露掇其英。”《和郭主簿》其二:“芳菊开林翅,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菊花体现了陶渊明的审美价值和追求的美好品格,“自有渊明方有菊”,逐渐成为陶渊明所代表的文化符号。
  《红楼梦》中的菊花诗,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陶渊明的菊花诗的创新。面对如何使菊花诗作得有新意,宝钗提到:“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
  在此基础上,宝钗更是作出了“菊谱”:“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
  这篇菊谱亦可看作大观园儿女与陶渊明的“隔空对话”,表达了对于菊花所体现的理想化人格的向往。这十二首菊花诗中,与陶渊明相关的共有五首。其中,黛玉所作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均提到了陶渊明,直接表达了对他的认可和欣赏。《咏菊》中“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问菊》中“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菊梦》中“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高风”是林黛玉对陶渊明的评价,可以理解为高风亮节、气节和超凡脱俗。在林黛玉看来,陶渊明身上有着庄子体现的自然、豁达和隐逸。
  林黛玉凭借这三首诗独占鳌头,也体现了黛玉最为欣赏和接近菊花所代表的人格。借菊花诗,黛玉传达的是一种对于理想人格的追寻,渴望得到志同道合的人的响应:“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但是这种相应在现实中求而不得,她只能“忆旧还寻陶令盟”。
  2陶渊明的诗歌对《红楼梦》价值观与主旨的影响
  叶嘉莹说:“其实《红楼梦》所叙写的悲剧内容,其感情与思想所显示的某些心态,与古典诗歌的某些有理想有性气之传统读书人的心态,颇有相通之处的。”“所以,《红楼梦》中所写的故事,表面上虽然真真假假扑朔迷离,然而基本上所表现的则是旧日专制封建的社会中,一般有理想有感情的读书人,在理想和感情两方面都找不到出路时的共同悲慨与共同心态。”
  陶渊明的诗歌和《红楼梦》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理想国的建立、顺应自然和走向空无。桃花源是陶渊明创建的理想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果说,陶渊明归隐早期更多涉及的是个人的进退荣辱,《桃花源记》则打破了个人的情感场域,将目光投向了当时的社会和人民的生活。这与他作为传统士大夫的人文关怀有关,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陶渊明渴望有着一片净土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使人民免于战乱,得以安家乐业。
  大观园则是曹雪芹创建的理想国,同样是出现在雪芹后期,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在十分绝望的情形下写出。大观园不仅是曹雪芹笔下青春儿女的庇护所,而且是他心灵和理想的寄托。稻香村像是大观园中的“桃花源”:“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上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223)陶渊明笔下将桃花源的结局停留于寻而不得,曹雪芹则是书写了大观园的走向衰颓和最后的覆灭。在他们看来,理想国终究只是心中的理想,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
  对于人生世事变化,陶渊明与曹雪芹有着相似的情感。陶渊明在《杂诗十二首(其三)》写道: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通过今昔对比,陶渊明表达对富贵易逝,万物兴衰变化的感慨,以及人在面对往昔、变化的无奈和伤悲。这种思想感情同样体现在《红楼梦》开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借由今昔对比,曹雪芹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面对世间变化的无力和悲凉。
  陶渊明和曹雪芹都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顺应自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空无观。陶渊明的诗歌中的“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和《红楼梦》中的“落一片白茫芒真干净”,都体现着幻灭和归无。
  但是在顺应自然和走向空无时,陶渊明和曹雪芹都不是一味的消极和被动。陶渊明在《形影神释》中提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认为不应该消极地顺应自然,而应在积极的现世生活中把握自然之道,躬耕垄亩是他把握自然之道的基本途径。他以“饮酒”的方式表现自己以达观观物的人生态度,其基本特征就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保持自然和谐的心态(高淮生,289),回归生活的真趣。
  曹雪芹身上同样体现出这种饮酒为乐的人生态度。张宜泉《伤芹溪居士》题记中提到:“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敦诚在《佩刀质酒歌》称赞雪芹:“君才抑塞倘欲拔,不妨斫地歌王郎”(朱一玄,2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传达了在积极的现世生活中试图做出改变。在贾府走向衰颓中,曹雪芹依然设置了探春、宝钗等人的改革和改变。面对无法扭转的事情,曹雪芹一直没有放弃希望。即便无法扭转贾府的结局,他依然设置了刘姥姥营救巧姐,为贾家和全书留下了一条温暖的出路。而这条出路最后便是回归了荒村,在耕织中回归自然和生活的本质。
  3结语
  “真”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反复吟咏,集中体现在他的诗歌特色中、自然观和人格追求中。陶渊明对《红楼梦》中人物的诗学观和思想情感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宝黛为代表的大观园儿女推崇陶渊明诗歌中的平淡自然、儒佛道融合,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着审美体验和精神愉悦,体现了陶渊明诗歌中的理想人格;以刘姥姥为代表的乡野人则真正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本色和融入自然,他们共同构成了陶渊明诗歌中的自然观和对于真的寻求。
  陶渊明的诗歌和《红楼梦》都充盈着儒、佛、道三种思想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理想国的构建、对于空无的回归和对于真的寻求。陶渊明与曹雪芹身上既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顺应自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空无观,又体现着“饮酒为乐”豁达的人生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