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回复: 0

《白杨礼赞》PPT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9279
发表于 2020-3-23 16: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杨礼赞》PPT下载 详细介绍:      

2_181012103036_1.jpg

2_181012103036_1.jpg

2_181012103036_2.jpg

2_181012103036_2.jpg

2_181012103036_3.jpg

2_181012103036_3.jpg

2_181012103036_4.jpg

2_181012103036_4.jpg

2_181012103036_5.jpg

2_181012103036_5.jpg

《白杨礼赞》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诗词中有很多托物言志的佳句,有写“竹姿”的,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有写“梅影”的,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有写“柳韵”的,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字面上写的是“竹”“梅”“柳”,实际上赞颂的是人的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白杨礼赞》。
... ... ...
白杨礼赞PPT,第二部分内容:作者名片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地歌颂他们。
... ... ...
白杨礼赞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测评
读准下列划横线字的字音。
大毡子      外壳        锤炼
主宰         倦怠        虬枝
婆娑         楠木        秀颀
刹那         参天        倔强
诸如         初融        晕圈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纵横决荡
... ... ...
白杨礼赞PPT,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崇敬之情。
第二部分(2-8):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抒写白杨树的“不平凡”,点明其象征意义。
第三部分(9):对比楠木,再赞白杨,呼应开头。
课文讲解
1、划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什么叫衬托?本文第二段怎样运用衬托这一修辞手法的?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第二段怎样运用衬托这一修辞手法的,请见下表:
3、什么叫象征,本文的象征体和本体是什么?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 ... ...
白杨礼赞PPT,第五部分内容:合作探究
1、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象有何特点?作者感受又如何?这些景观和感受对表现白杨树有什么作用?
自然景象:黄绿错综,坦荡如砥,无边无垠。
作者感受:雄壮、伟大;单调。
产生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对表现白杨树的作用: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说明“礼赞”的原因。具体从三方面赞颂:生长环境不平凡——景色美;外部形态不平凡——形象美;内在气质不平凡——精神美。最后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景到树,由树到人。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
2、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写楠木一是以其“贵族化”与白杨“极普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二是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党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们,从而划清自己与顽固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3、文章赞美白杨树“不平凡”,却又多次说它是“极普通”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白杨树在西北极普通,不被重视,因而它“极普通”;但白杨树有极强的生命力,它磨折不了,压迫不倒,因而它“不平凡”。这些都和北方农民相似,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正是为了用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
4、体会划线动词的表达效果。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扑”与“奔驰”照应,写出了景物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准确的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
(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使用“涌”,说明感想很多,瞬间形成,有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的喷涌而出。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泛”,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 ... ...
白杨礼赞PPT,第六部分内容:板书设计
生长环境——“雄壮”“伟大”(景美)
外形特征
干——笔直
枝——靠拢
叶——向上
皮——光滑
内在气质
靠近团结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关键词: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免费下载,白杨礼赞PPT下载,.PPT格式;
                《白杨礼赞》PPT下载 下载地址:                              
  • 点击立即下载(网通电信双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