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回复: 0

苗洪:周立波去世纪念与《暴风骤雨》的记忆

[复制链接]

76

主题

76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发表于 2020-9-22 1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言:在艺术风格上,周立波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那里汲取丰富的营养,而把创造“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越来越浓郁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精神。茅盾在评论周立波的小说创作时,曾经精辟地指出:“从《暴风骤雨》到《山乡巨变》,周立波的创作沿着两条线交错发展:一条是民族形式,一条是个人风格;确切地说,他在追求民族形式的时候逐步建立起他的个人风格。他善于吸收旧传统的优点而不受它的拘束。这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茅盾特别赞赏《山乡巨变》“结构整齐,层次分明,笔墨干净,勾勒人物,朴素遒劲”;“他是越来越洗炼了,而且,在紧锣密鼓之间,以轻松愉快的笔调写一二小事,亦颇幽默可喜”。这些,正是立波个人风格的重要特色。而其短篇杰作艺术上凝炼、淡雅、精美的程度,甚至连他的长篇小说也有所不及。中国现代、当代文坛灿烂星空中的一颗巨星虽然已经陨落,但它的光辉却永远留在人间。周立波留给人们的,不仅有他半个世纪心血和智慧的结晶——300多万字的文学著作,而且有他为党和人民的文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贯穿一生的崇高的革命精神。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的光辉历程,祖国伟大复兴的前程更加充满阳光。随着习 近 平北京文艺工作者座谈会重要讲话的深入贯彻,为文艺家们提供了自由驰骋的最广阔的天地。
  周立波1908年8月9日-1979年9月25日),原名周绍仪,字凤翔,又名奉悟。湖南益阳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编译家。早年在上海劳动大学读过书,1928年开始写作,1934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作为战地记者走遍华北前线,1939年到延安,任教于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后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6年去东北参加土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大量描写农村新人新貌的小说和散文。1979年9月25日因病去世。他的小说清新秀丽,别具一格,擅长描写农村中的生活,乡土气息浓厚,为读者所喜爱。一个湖南人硬是写出了《暴风骤雨》那样充满东北风情的优秀作品,实难可贵。赵光腚等人物的艺术形象,至今仍是东北人民间老一辈深刻的记忆。
  孙犁、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因为在相当长时期内,在作品的深度、广度、力度上还没有人能超越他们。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柳青的《创业史》为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时期的代表作,可登农村文学作品的经典殿堂。普列汉诺夫说过:“愈是大作家,他的作品的性质由他的时代的性质而定的这种关联也就愈强烈愈鲜明。”周立波生活在一个“盈满了忧郁的酸辛的泪水,也迸发着庄严的战斗的火花”的时代。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然后又在旧社会的废墟上,用双手和智慧艰苦而英勇地建设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时代。周立波就是由这样伟大的时代造就的杰出的作家。他毕生的文学活动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正像周扬所说的:“在各个历史阶段中,都可以看出他的创作步伐始终是和中国革命同一步调的。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巨大规模及其具有的宏伟气势。如果说他的作品还有某些粗犷之处,精雕细刻不够,但整个作品的气势和热情就足以补偿这一切。他的作品中仍然不缺少生动精致、引人入胜的描绘 。作者和革命本身在情感和精神上好像就是合为一体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立波首先是一个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然后才是一个作家。立波从来没有把这个地位摆颠倒过。”
  作为一位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杰出的作家,立波自觉地执行党的文艺路线,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的方向,坚持投身于伟大时代的激流,扎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他到过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参加过“第二次长征”——跟随三五九旅南下抗日;建国初期曾三次到北京石景山钢铁厂深入生活;但更多的时间则是泡在农村里。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参加了东北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中,他又举家南迁,从北京回到家乡益阳农村,建立长期的生活和创作基地。正因为他毕生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般的联系,所以他才能够创作出《暴风骤雨》、《山乡巨变》那样的脍炙人口的长篇巨制,《山那面人家》,《湘江一夜》等一系列优秀短篇,和《韶山的节日》、《战场三记》等传世的散文、报告文学作品,为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增添了珍贵的精品力作。他被文学界和读者公认为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铁笔”和“圣手”,素有“南周(立波)北赵(树理)”之美誉。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曾荣获前苏联国家奖——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和《山那面人家》等作品,曾被译成俄、日、英、德、捷、匈、法、越等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在海外拥有广大读者。他在“文革”后复出时创作的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更标志着其晚年的小说创作已登上一个新的高峰。
  周立波文学道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闪光点,是他那永不满足、不断探索创新的艺术追求精神。他总是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虚心倾听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意见,从题材、语言和风格上寻求自我突破。经过自我选择和调整,他发现自己的艺术天地是在农村,只要写农村,写农民,他就能获得最充分的外在和内在自由,进入最佳的创作心境。在艺术风格上,他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那里汲取丰富的营养,而把创造“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越来越浓郁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精神。茅盾在评论周立波的小说创作时,曾经精辟地指出:“从《暴风骤雨》到《山乡巨变》,周立波的创作沿着两条线交错发展:一条是民族形式,一条是个人风格;确切地说,他在追求民族形式的时候逐步建立起他的个人风格。他善于吸收旧传统的优点而不受它的拘束。这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茅盾特别赞赏《山乡巨变》“结构整齐,层次分明,笔墨干净,勾勒人物,朴素遒劲”;“他是越来越洗炼了,而且,在紧锣密鼓之间,以轻松愉快的笔调写一二小事,亦颇幽默可喜”。这些,正是立波个人风格的重要特色。而其短篇杰作艺术上凝炼、淡雅、精美的程度,甚至连他的长篇小说也有所不及。中国现代、当代文坛灿烂星空中的一颗巨星虽然已经陨落,但它的光辉却永远留在人间。周立波留给人们的,不仅有他半个世纪心血和智慧的结晶——300多万字的文学著作,而且有他为党和人民的文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贯穿一生的崇高的革命精神。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的光辉历程,祖国伟大复兴的前程更加充满阳光。随着习 近 平北京文艺工作者座谈会重要讲话的深入贯彻,为文艺家们提供了自由驰骋的最广阔的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