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80|回复: 39

最新《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进展

[复制链接]

23

主题

31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发表于 2020-9-10 00: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雪松
  2008年以来,由于网络各种绯闻,很多人被《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搞得云山雾罩,不辨真伪。近日,从藏家何莉莉兄弟及父母处获取准确资料来源,因种种不辨,暂且无法提供原始照片,但通过模拟,大家基本可以了解小说原貌情境了。
  小说9回一册,共计12册,合计108回,个别内页破损,例如第八十二回《王熙凤病求千翼方 林黛玉闷作十独吟》中的“十独吟”只有两首完好,其他多数破损不辨或者完全损毁。
  十二册封面,都贴有白纸笺条,其文为“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 吴梅村 曹雪芹”,模拟图如下:
  

258687862.jpg

258687862.jpg

  关于作者信息,封面写得清楚,吴梅村居右 曹雪芹居左,似有第一第二创作人之意,第一册,翻开霏页,是一首五言绝句:不谢东君意 丹青独立名 莫嫌孤叶淡 终久不凋零。
  模拟图片如下:
  

258687897.jpg

258687897.jpg

  该诗无标题,无落款,翻过去背后是空白页,再开新页是《序言》。经查,此诗相传为关羽所作,成为《关帝竹诗》,关帝诗竹,目前最早见于清康熙55年(公元1716年)韩宰临摹的刻拓本,千百年来仅此一幅一直流传到明末清初。如下图:
  

258687959.jpg

258687959.jpg

  据“百度百科”云:【这部诗文作品表达了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义之情。这首诗流传到明末清初,一位无名氏画家仰慕关羽,遂将这首诗画成了这幅竹画,并巧妙地把全诗藏进了这片片竹叶之中。人们把这幅画称之为竹叶藏诗。画中竹节寓意“节操”,画竹表达忠义气节, 这是汉文化的传统题材。这幅融诗歌、故事、金石印章和文人竹画为一体的画作,称得上是件令人赏心悦目、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得到了世人的由衷喜爱。】
  结合《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有批语关于曹雪芹取此笔名解释,曹雪芹是谦虚自称,取义“人在曹营心在汉”之意,此《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实乃曹雪芹手稿原笔。开篇明志,也许是侧证,小说第十回“秦可卿淫上天香楼”一回,畸笏叟命删去,是直接撕掉现今不传内容,又夹在另外一册中间而幸运保存原文。
  润色集团、批书集团,本书存在大量而丰满信息,也许是传书过程,担心被统治者发现而遭祸,逐渐在抄本中被各级抄手不断删除而致使今日谜团重重了。
  比如畸笏叟眉批“醉茶老人”,本以为他会批书或润色建议,但此人看过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就像当今红学家读了吴本一样,沉默无语,未做任何评价,但他对其中一首某诗(以后文章会给大家带来),指出该用某字,曹雪芹接受建议就改了,所以,畸笏叟称之为“一字之师”,经查,冒襄晚年号“醉茶老人”。
  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晚号醉茶老人,江苏如皋人。幼有俊才,为明末四公子之一。明亡后,隐居不仕,一心潜心著述,以拒不降清的气节名闻海内。
  如果“醉茶老人”确定是冒辟僵,那么如皋的冒辟僵参与润色或者批评的程度,就是一个字的贡献。假定《红楼梦》是100万字,那么冒辟僵的创作贡献也就是100万分之一了,不管怎样,这是唯一可以接近定论的已知集团成员。
  大量的批语信息,需要全部完整批语信息获取以后才能逐个定论,零星信息,只能做片段分析和研究向导,比如藏家何莉莉小姐的父亲笔记本封面,对文中批语“溪壑分离”分析为梅溪与梅壑分离,最早指出了曹雪芹就是查士标的化名,因其名有“标”字,而得出其弟是另外一个“标”棠村,正是梁清标。封面展示如下:
  

258687989.jpg

258687989.jpg

  貌似提出梁清标就是棠村,比张志坚老师还要早。
  至于有人不顾小说主题思想是悼明排满反流寇主题,楞把王熙凤说成魏忠贤,篡改小说主题是为阉党翻案,翻箱倒柜去找魏忠贤家族后人,为此必须推翻所有关于作品离不开苏州或吴区的事实,把各种确切信息统统定义为“嫁祸”苏州人,不仅自己走投无路,也会误导无数研究者,实非可取,转移《石头记》排满内涵,是不敢正视历史的懦弱表现。
  关于《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进展和成果,必将加大步伐,主流红学面临的危机也一天天膨胀起来。
  关注本人博客,关注吴本,必将带给广大读者《石头记》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0-9-10 01: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的脂评本也是椟字,就不用拐外抹角替什么何莉莉本子摇旗呐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0-9-10 0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红学作者论的假说体系是:序书人棠村梁清标(1620-1691)论、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论、原稿批书人“松斋(空空道人)-脂砚斋(情僧)”高士奇(1645-1703)论、版本抄书人讷尔库论(庚辰本)张若霈论(“甲戌”本)励杜讷论(己卯本)、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论、版本赍书人“玉蓝坡”张廷玉(1672-1755)论、版本奏书人曹寅(1658-1712)论、乾隆中期“义重冒[名]”的梦稿本狗尾续书人“立松轩”曹天佑(1715-1764)论,和康熙丁亥春【白描美人(《白描仕女图》)】新罗山人华喦(1682-1762以后,一作1682-1756)论。其中,康熙丁亥春【白描美人(《白描仕女图》)】新罗山人华喦(1682-1762以后,一作1682-1756)论是科学红学作者论体系的逻辑轴心。讷尔库在庚辰本第五十一回的落款可称四大原版成本年代的庚辰本“碳-14”,乃科学红学作者论体系的物理轴心。
  与之相呼应的盗版版本学体系(抄手或组织抄写者)是:蒙府本抄手“玉田主人”谢墉(1719-1795)、梦稿本抄手“义重冒[名]”的曹家“雪芹”(1715-1764)、列藏本抄手“罥烟主人”敦敏(1729-1796)、“甲辰”本抄手梦觉主人敦诚(1734-1791),郑藏本抄手当廉使胡季堂(1729-1800)、舒序本组织抄写者绮圃主人-绮园陈少海(《红楼复梦》作者),与程甲本同时制作的戚序本“友人”戚蓼生(1730-1792)。程高制作程甲本时与戚蓼生共享性占有蒙府本、“甲辰”本、郑藏本前五十三回残卷、舒序本、由陈少海制作的梦稿本后四十回的简繁分抄性副本(21+19)五大资源,制作程乙本时另行占有由杨畹耕在“雁隅”即福建考场自回粤途中《红楼复梦》作者、郑藏本报抄手、舒序本组织抄写者绮圃主人、庚辰本中落款【绮园】者陈少海手中重价购得的庚辰本(“彼无”)和梦稿本(“得善”)两大资源,但庚辰本因借给鉴堂张问陶(1764-1814)阅览故在程乙本的制作中没有发挥作用。乾隆时期曹家店、胡家铺、高家湾是三大前后相继的盗版集中营,其中,程高甲乙印本的制作都使用的是盗版脂本,没有使用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脂本,故信息含金量为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0-9-10 02: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明野史&80后人烈士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0-9-10 04: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回
  【庚辰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红玉]正文;袭人正文,标“‘昌花’袭人”,有始[第三回]有终[第二十九回]。余只见有一次[靖藏本正文连带双行夹批和总评]誊清时,与狱神庙“[劝]慰宝玉”(第二十九回中)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按:P440。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与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是《父与子》的关系。父子是一家人,故批书人使用资料,畸记称作【“借”阅】。【“借”阅者】不是别人,正是原稿批书人“松斋-脂砚斋”高士奇(1645-1702)。但三人均为康熙南书房人,即是朝夕相处的同事、同僚。三人因康熙南直书房即南斋、直庐而形成工作联系,都是“国务院办公厅”的秘书,乃大内国手一级的精英。
  【狱神庙】即以曾做过刑部大司寇的五王范承业为代表,供奉五位遮天大王的清虚观。唐装狱神庙而非汉服狱神庙。【“‘昌花’袭人”】指第二十九回“琥珀‘珍珠’”,故复修辞格,春秋笔法中的寓褒之笔。校书人借第二十回赵姨娘之“赵”字和花袭人之“花”字,用苏轼“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典。【“有始有终”】即有伏有应,应笔均在第二十九回中。【誊清】即【定本】。庚辰定本也存在类似的【内缺】,但却不被畸记提及。这是因为此畸记所在语位在前三十回中,它只能谈及靖藏[戊寅]定本;庚辰定本内缺的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则是由靖藏本补充的。可以推知的是,己卯本第二十八回也与庚辰本第二十八回646页一样缺半页文字;此空白文字“甲戌”本当另自原稿艰难誊来,这也是畸笏叟对靖藏本第二十八回第二十九回【迷失】耿耿于怀的原因。
  在指说[靖藏本]第二十九回正文中的“琥珀‘珍珠’”的庚辰本第二十回畸记【标“昌花”袭人,有始有终】问题上,“昌花”则是琥珀“珍珠”的画姓(复姓),袭人则是琥珀“珍珠”的诗名。“‘昌花’”用典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论画以形似》“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袭人”用典陆游《村居书喜》“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昌花”袭人】姓名是清初康熙朝宋诗热的典型表现。与晚清宋诗热推崇黄庭坚不同,清初康熙朝宋诗热是以苏轼、陆游为偶像的。同时,它也是七十九回完璧《石头记》作书人梅溪乃康熙朝张英之子张廷瓒的最有效证据之一:张英淡简喜静,好读白(居易)、苏(轼)、陆(游)三家诗,喜佳茗,壮年即有山林之思,曾作“《芙蓉双溪图记》”以明志。
  庚辰本第二十回畸记【狱神庙(供奉遮天大王的清虚观)“[劝]慰宝玉”】,当指靖藏本第二十九回第十七页。茜雪至狱神庙所呈【[红玉]正文】、【标“昌花”袭人(藏代修辞指“琥珀‘珍珠’”),有始有终】则在第二页。
  第2页(背面)、第17页(正面),靖藏本第二十九回的迷失两页之间具有等差数列分布特征。可以推知:靖藏本抄写时用的竹纸是未分切原纸(8×3或16×3),形同一幅画轴,连同【“卫若兰”射《圃》文字】(第二十八回中,冯紫英蟋蟀文字),三页为六稿,即六处。第二十九回这二页的迷失是因右上方的墨水不慎泼到已誊有文字的纸上第二列或不慎撕了第二列造成。
  阅读的常识告诉我们:前文制约后文,而不是后文制约前文。庚辰本畸记所谓“迷失”,其字样出现在第二十回至第二十七回之间,因此,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到其所谓“迷失”是指第二十八回或以后,而不是一下子跃进到什么“80后”;所有版本中,只有靖藏本缺第二十八、二十九两回,因此,我们就应该优先考虑到其所指是说靖藏本而非别的什么版本,更非原稿——哪怕靖藏本是伪本,我们在观念上也应该构造出这样的一个版本来。若“迷失”字样出现在第一至第四回,我们就应该优先考虑到其所指是列藏本,因为只有列藏本缺第五、六回。“版本数据库”这个概念的作用,就在于此。
  《淮南子·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迹,标举终始之坛也。分别百事之微,敷陈存亡之机,使人知祸之为福,亡之为得,成之为败,利之为害也。诚喻至意,则有以倾侧惬仰世俗之间,而无伤乎谗贼螫毒者也。”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论画以形似》“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昌花”袭人】/靖藏本第二十九回第二页背面·琥珀“珍珠”=靖藏本第二十九回第二页背面·【“昌花”袭人】/靖藏本第二十九回第二页背面·琥珀“珍珠”×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论画以形似》“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昌花”袭人】/靖藏本第二十九回第二页背面·【“昌花”袭人】。
  《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藳(古同“稿”)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迷失无稿意思是迷失无法截止,版本制作不能算完成。这些工作合计有五六处,包括第二十八回一处【“卫若兰”射《圃》文字】(冯紫英蟋蟀文字)。稿在畸记中既非对应所谓曹雪芹披阅增删的次数或形成的版本,也非指页数,它是一个音乐性术语,做计量单位则约略相当于“处”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0-9-10 05: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七回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按:庚辰本第二十六回及之前有夹批而第二十七回无夹批,这说明此回文字用的不是己卯本而是靖藏本。靖藏本上是“四月二十六日”,故庚辰本写作“四月二十六日”。最后整理版的“甲戌”本上也写作“四月二十六日”。从梦稿本和列藏本写作“二十七日”我们可以推知两本均采纳了己卯本的“四月二十七日”。四月二十七日是遮天大王(五府千岁)中五王范承业(做过刑部大司寇)的圣诞,四月二十六日是大王李大亮圣诞,己卯本改“六”为“七”,是因狭义脂批【狱神庙回内】而改)原来这日、未时(按:第七十八回有“未正二刻到任司花”。 《石头记》第二十七回之未时是点明祭祀的时辰(与第五十八回一样),并非交节的时辰。时辰在古代是最小的时间单位,两节气的切点是以时辰计的,故两节气的“交节”即相交就必须跨越两个时辰,须以日来“交节”。若刚好子时进入下一节气,则须两日才能形成“交节”。第十一回交节就是这种情况。相切与相交是两种不同的几何关系。下位概念使之相切,上位概念使之相交),交芒种节、尚(V.)古风俗(按:这日交芒种节,未时尚古风俗。列藏本圈改“尚”为“上”,乃盗改。第二十七回“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是为第二十九回“遮天(遮卫天子)大王(台湾五府千岁之李大亮)圣诞”作铺垫的):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庚辰侧批:无论事之有无,看去有理。】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按:未时之前做准备,未时作法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0-9-10 06: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九回
  贾珍到贾母跟前,控身陪笑说:“这张爷爷进来请安。”贾母听了,忙道:“搀他来。”贾珍忙去搀了过来。那张道士先哈哈笑道:“无量寿佛!老祖宗一向福寿安康?众位奶奶小姐纳福?一向没到府里请安,老太太气色越发好了。”贾母笑道:“老神仙,你好?”张道士笑道:“托老太太万福万寿,小道也还康健。别的倒罢,只记挂着哥儿,一向身上好?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 (按:南鲲鯓代天府,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是全台王爷庙之始,也是规模最大的王爷庙,俗称“南鲲鯓庙”或“五王庙”。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二十七两日为李、范两位王爷圣诞。南鲲鯓王爷祭香期以五王的诞辰为主,一年四次(农历四、六、八、九月)乩童和阵头会串是最大的特色。著名的王爷祭,尤以农历四月二十六、二十七两日李、范两位王爷圣诞最具代表,分灵在各地的王爷都会在此时回来进香过炉,一为“南鲲鯓王”暖寿,二为自家王爷“充电”增强神力,随之而来的除了信徒、进香团之外,乩童也大批涌进,宛如全台乩童大会串,蔚为奇观,其规模之大,号称南台湾最大的祭典。
  “遮天大王”李大亮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武将,是台湾台南供奉的五府王爷之一。李大亮是京兆泾阳人士,文武双全,在其结拜兄弟池梦彪、吴孝宽、朱叔裕、范承业之中,李大亮为大哥,五人辅助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李大亮不但忠君爱国、体恤百姓,也赋有君在臣在、君亡臣亡的伟大情操,随着唐高祖李渊驾崩后,李大亮则追随唐高祖于黄泉之下。玉皇大帝得知李大亮一事,被如此伟大的爱君爱国情操所感动,敕封李大亮为代天巡狩,驻守人间,拥坐王船,巡狩四方,以驱疫除瘟,圣称为“大王李府千岁”,四月二十六日为他的圣诞千秋。
  五王范承业,江苏吴县人,博通经史,智勇超群,精通医术,时常医人救世,做官时,打败巴东流寇,授封折冲都卫。唐高祖在位之时,以七篇文章高中进士,不久出任刑部大司寇。唐太宗在位时,担任武州刺史以及太原尹,四月二十七日为其圣诞千秋。
  脂批中,以【狱神庙】指称供奉五位遮天大王的清虚观,当以出任过刑部大司寇的五王范承业为代表。
  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收复了台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石头记》第二十九回文本,自是形成于统一台湾之后。
  “遮天”乃遮卫天子意,遮天也就相当于“护驾”,乃典雅语体词。典出《[昭明]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进迫遮列,却属辇辂”唐代刘良注解:“遮犹卫也。列,行也。言马进速于前行者,则遮卫天子以为行列也;却后者,则充属徒之车也。”)
  贾母说道:“果真不在家。”(按:张道士提前一日,于二十五日差人下请帖给宝玉,但宝玉当日却被薛蟠骗请去,几人乐到很晚才回。)一面回头叫宝玉。谁知宝玉解手去了才来,忙上前问:“张爷爷好?”张道士忙抱住问了好,又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发福了。”贾母道:“他外头好,里头弱。又搭着他老子逼着他念书,生生的把个孩子逼出病来了。”张道士道:“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作的诗,都好的了不得,怎么老爷还抱怨说哥儿不大喜欢念书呢?依小道看来,也就罢了。”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
  那张道士又向贾珍道:“当日国公爷的模样儿,爷们一辈的不用说,自然没赶上,大约连大老爷、二老爷也记不清楚了。”说毕呵呵又一大笑,道:“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说毕,只见凤姐儿笑道:“张爷爷,我们丫头的寄名符儿你也不换去。前儿亏你还有那么大脸,打发人和我要鹅黄缎子去!要不给你,又恐怕你那老脸上过不去。”张道士呵呵大笑道:“你瞧,我眼花了,也没看见奶奶在这里,也没道多谢。符早已有了,前日原要送去的,不指望娘娘来作好事,就混忘了,还在佛前镇着。待我取来。”(按:道教、佛教在中国都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二教长期共存、互相影响又互相渗透,这是中国宗教的特色。在这种包容性很大的宗教文化氛围中,出现了道、佛共尊的双栖神仙,我们熟悉的观世音就是其中的这样一位神灵,她在道、佛二教中香火鼎盛,信众朝夕朝拜:道教尊称为“慈航真人观世音”,佛教尊称为“观世音菩萨”。成都的青羊宫中,就有慈航真人,也就是观音大士。第一回“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第十八回“苦海慈航”皆因于此。同因对偶循环论证中的反切概念,可形象地称为双栖概念。双栖概念是消解一切悖论的利器。
  脂批中,以【狱神庙】指称供奉五位遮天大王的清虚观,以出任过刑部大司寇的五王范承业为代表。道教庙观中有佛,此佛为观音菩萨,第十七回所谓观音遗迹即是在清虚观中)说着跑到大殿上去,一时拿了一个茶盘,搭着大红蟒缎经袱子,托出符来。大姐儿的奶子接了符。张道士方欲抱过大姐儿来,只见凤姐笑道:“你就手里拿出来罢了,又用个盘子托着。”张道士道:“手里不干不净的,怎么拿?用盘子洁净些。”凤姐儿笑道:“你只顾拿出盘子来,倒唬我一跳。我不说你是为送符,倒象是和我们化布施来了。”众人听说,哄然一笑,连贾珍也掌不住笑了。贾母回头道:“猴儿猴儿,你不怕下割舌头地狱?”凤姐儿笑道:“我们爷儿们不相干。他怎么常常的说我该积阴骘,迟了就短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0-9-10 07: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章法上,茜香国女国王(耶律普速完)与耶律雄奴构成隐性的伏应关系。这种伏应涉及二阶原型。南明野史分子如朱光东、陈斯园、土默热等因不擅长典故检索,故在第六十三回耶律雄奴问题上做足了“反满”文章,刘梦溪也因支持反满论而堕落为可笑的红学小丑。)
  究竟贾府二宅皆有先人当年所获之囚赐为奴隶,只不过令其饲养马匹,皆不堪大用。湘云素习憨戏异常,他也最喜武扮的,每每自己束銮带,穿折袖。近见宝玉将芳官扮成男子,他便将葵官也扮了个小子。那葵官本是常刮剔短发,好便于面上粉墨油彩,手脚又伶便,打扮了又省一层手。李纨探春见了也爱,便将宝琴的荳官也就命他打扮了一个小童,头上两个丫髻,短袄红鞋,只差了涂脸,便俨是戏上的一个琴童。湘云将葵官改了,换作“大英”。因他姓韦,便叫他作韦大英,方合自己的意思,暗有“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何必涂朱抹粉才是男子”。 (按:明代洪应明《菜根谭》:“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与第四十九回对看)荳官身量年纪皆极小,又极鬼灵,故曰荳官。(按:杜牧《赠别》:“娉娉嬝嬝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馀,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园中人也有唤他作“阿荳”的,也有唤作“炒豆子”的。宝琴反说琴童书童等名太熟了,竟是荳字别致,便换作“荳童”。
  因饭后平儿还席,说红香圃太热,便在榆荫堂中摆了几席新酒佳肴。【列藏正文括出:榆荫中者,馀荫也。兹盖感灵,今故怀亲,所谓不失忠孝之大纲也。】(按:列藏本此回重抄,乃列藏本自批)可喜尤氏又带了佩凤、偕鸳二妾过来游顽。这二妾亦是青年姣憨女子,不常过来的,今既入了这园,再遇见湘云、香菱、芳、蕊一干女子——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二语不错,只见他们说笑不了,也不管尤氏在那里——只凭丫鬟们去伏侍,且同众人一一的游顽。一时到了怡红院,忽听宝玉叫“耶律雄奴”,把佩凤、偕鸳、香菱三个人笑在一处,问是什么话,大家也学着叫这名字。又叫错了音韵,或忘了字眼,甚至于叫出“野驴子”来,引的合园中人凡听见无不笑倒。
  宝玉又见人人取笑,恐作践了他,忙又说:“海西(按:地中海之西。海西用作此称后,其本义“海西四部”为西海沿子所取代)‘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它]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如今将你比作他,就改名唤叫‘温都[里](按:己卯本无“里”字)纳’,可好?”(按:P1510。用典唐代张说《杂曲歌词·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福朗思指法国,牙指朋友。《康熙几暇格物编/水多伏流》:“以类推之,海西所谓地中有海,亦理之所有者。”《康熙几暇格物编/风无正方》:“又《淮南子》云:‘风者,天之偏气。’‘偏’字义旨微妙。盖风之所起不自东西南北正向,皆从四隅而发,及其旋转,则有时而偶值正方。曾以此谕海西人,彼初未深信,令至观星台验相风乌,乃叹服焉。此皆切近之事,却未有人道出。”
  “金星玻璃”宝石即像维纳斯一般美丽的透明(Verre de la Vénus,法语中的修辞性表达,相当于中文“美若天仙”)宝石。法语拉丁语中,金星和维纳斯是同一个词。宝玉给芳官取名“温都里纳”,意为“美女”,是为中国版的维纳斯。
  后世所谓“金星玻璃”古董或曰所谓“温都里纳石”,皆为假古董;它们是《红楼梦》印本风行之后,因不解“金星玻璃”本义而名的,故款识总是语焉不详,且乾隆朝之后就“失传”了。
  第三十九回中“‘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中文表达与第六十三回中“‘金星玻璃’宝石”法文表达结构相同。)芳官听了更喜,说:“就是这样罢。”因此又唤了这名。众人嫌拗口,仍翻汉名,就唤“玻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8
发表于 2020-9-10 08: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学研究人才稀少,须倍加珍惜。以下这些人方是经过帖战洗礼的真正的红学精英:
  1)正册十二人(版本理论)
  李奇、刘晓军,丁巳、慧日朗照,评评SS、冷月下の葬花,杨兴让、郑磊(郑无极、西风有理),兰花先生、亡自盗血者,邵向东(wwwwwggkk)、贾化字时飞
  2)副册十二人(版本技术)       
  童力群、徐乃为、陈传坤(陈述红楼)、徐大军、崔山佳、项旋、高树伟,老宋同学、梅兰玉儿、卫晶淼、张许文、胡文炜
  3)再副册十二人(文献确认)                       
  郭励(云间轩)、新嘉禾乡人、繁星小茉莉、邓遂夫、胡文彬、臧寿源(红楼茗客)、朱冰,梅节、曹震(cao,李寻花,冰爽茶)、周慧惠、任晓辉、葭屋主人
  4)三四副册十二人(读解创新)
  宗春启(二十四笔)、李一之、草根红米、刘梦溪、夏岚馨、小贝莎拉青、黄久明、逐风,邢卫华、章新华、习红君、何初飞
  5)外副册十二人(典故检索)       
  方向军、灏彤、剑锋冷然、屠珍荣、弦歌鼓琴、绎梦斋、琵琶桑柔、王世光、宋瞳、徐萧、故纸犹香、淡月扫花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0-9-10 08: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本事贴出影印件让大家看一下,要么就别扯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