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sbhyf

野语红楼 黛玉入宁国府的根源

[复制链接]

24

主题

752

帖子

1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94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6: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黛玉进京,有好几个版本,甲戌本的题目是“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庚辰本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蒙府本则是“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甥贾母惜孤女”,看书中所写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大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甲侧:可怜!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甲侧:实写黛玉。 蒙侧:此一段是不肯使黛玉作弃父乐为远游者。以此可见作者之心宝爱黛玉如己。随同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
  即使黛玉没了亲母,没有姐妹兄弟,但只要林如海还在,就不能说是孤女。黛玉身子多病,年龄又小,自已尚不能照顾自已,怎能说是抛父?
  如海既无续室之意,只有一女年幼又多病,本应留在身边好好照应才是,怎么会成为父女分离的理由?这样的情况父女更该相依为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52

帖子

1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94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7: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黛玉是孤女、抛父都是不通之甚,作者岂会不知?但是这里是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脂砚斋批出了“一句一滴血之文”,“一句一滴血”重复批,全书少有,更明显的在说此处的悲痛不比寻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52

帖子

1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94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9: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中隐瞒了黛玉进荣府的年纪,野语红楼分析了黛玉实际进府时的年纪是九岁,之所以要隐瞒黛玉的年纪,因为九岁进府关系到雍正的贵妃年妃,年妃初进雍亲王府时只有九岁,年妃的故事隐写在秦可卿的身上,秦可卿出身养生堂,是个孤儿,而年妃据说是年遐龄五十八岁那年出生的,结合秦可卿的身世来看,年妃很可能是年遐龄收养的孤儿,“贾母惜孤儿”,也就是康熙惜孤儿,因为年妃进雍亲王府是康熙亲自安排的.“贾母惜孤儿”背面的隐事就是年妃是个孤儿,并非是年遐龄亲生女儿。
  秦可卿和宁府联姻,是因为秦家“素与贾家有些瓜葛”,年家和皇家也有瓜葛,年羹尧的正妻是纳兰明珠大儿子纳兰性德的女儿,百度——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祖父叶赫那拉?金台吉是叶赫部统领,曾联合九部联军征讨建州女真,后在征战中败亡。父亲叶赫那拉?尼雅哈率领叶赫部投降努尔哈赤,被授予佐领官职。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妃子、皇太极的生母,因此纳兰家族与爱新觉罗皇室有亲戚关系。后来纳兰明珠娶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论辈分成为康熙皇帝的堂姑父。
  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纳兰家族和皇室是世亲,纳兰性德的女儿嫁给了年家,年家也就和皇家连上亲了,有了瓜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52

帖子

1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94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0: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政为什么不见黛玉,野语红楼已分析过了,因为黛玉是小脚,贾政不喜欢小脚隐的是康熙不喜欢小脚的妃子袁氏,野语红楼在分析李纨时分析了袁氏本是常州探花黄梦麟的妹妹,名黄梦阮,袁氏只有兄妹二人,黄梦麟中了探花后进京为官后,家中只有黄如瑾父女俩,袁氏进宫时已是二十三岁的大姑娘了,其父的年纪当在四五十岁上下,黄梦阮一进宫,等于是将老父抛在家中了。黛玉是由老师带着进京的,袁氏进宫是前任探花董讷做的媒,所以袁氏进宫应该是由董讷一路护送进宫的。参阅“薄命的李纨”。
  袁贵人和年妃都进入到了皇宫。不过袁贵人和年妃的际遇都是很悲惨的。袁贵人进皇宫和年妃进雍府,都不是因为他们母亲的亲缘关系,根源都不是舅舅。但皇宫是皇帝的,皇帝是掌握国家大权的,是摄政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52

帖子

1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94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0: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脂砚斋每批一事其背面必有真事相对应。脂砚斋对“依附黛玉而行”下批
  甲侧:老师依附门生。怪道今时以收纳门生为幸。 蒙侧:细密如此,是大家风范。
  “老师依附门生”,董讷送了妃子给康熙,当袁妃出事之后,董讷也随之降职。可知依附门生也有风险的,但那是康熙朝,今时就不一样了,今时是雍正,雍正的妃子个个都是朝云,参看“女儿论”,因此今时的人只要将为雍正献上了妃子,都是一大幸事。一句话批出了朝中人巴结雍正的丑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52

帖子

1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94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2: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贾赦花八百两银子买了嫣红,雍正八年,一大批妃子进宫了。一个丫头八百两银子,太离谱了。一批妃子进宫,雍正的后宫才象个样子,这批妃子可能是雍正元年就选好了,等待了八年才进宫,是花儿也快枯萎了,而雍正本人精力也已不支,自己嫣了,也湮没了人家的女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52

帖子

1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94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2: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嫣红
  

222249568.jpg

22224956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52

帖子

1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94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4: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嫣红十七岁,十七岁应是妃子进宫时的标准年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52

帖子

1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94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5: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袁贵人和年妃都进入到了皇宫。不过袁贵人和年妃的际遇都是很悲惨的。袁贵人进皇宫和年妃进雍府,都不是因为他们母亲的亲缘关系,根源都不是舅舅。但皇宫是皇帝的,皇帝是掌握国家大权的,是摄政之人。
  袁贵人和年妃进宫都是做妃子,而黛玉进荣府是为了教育,这与庚辰本和蒙府本的标题都是不相符合的。
  “黛玉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外祖母致意务去”,后面脂批“此一段是不肯使黛玉作弃父乐为远游也”,黛玉才九岁,从未出过家门,知道什么远游之乐?红楼中远游之人是胤祯,西征西藏,“一句一滴血”批的是“无姐妹兄弟扶持”,野语红楼在“女儿论”中分析了另条批语“鹡鸰之悲”,也是说胤祯西征之悲的事。康熙为什么要派胤祯西征?因为是“赦政二公的胞妹”,赦政连在一起读就是“摄政”,这才是“黛玉入宁国府的根源”,康熙的目的是要胤祯“摄政”,于是亲自教他治国之道,参看“老儒贾代儒”,这个时间是在贾敏死后,黛玉读“敏”为“密”,野语红楼已分析过,胤祯是康熙指定的接班人,具体的时间是在二废太子之后,百度——胤礽可知
  【胤礽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
  “密”是废太子的谥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52

帖子

16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94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6: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黛玉原不忍去,经如海相劝后才答应,可知一开始胤祯也没想到康熙会立自已为太子,并无争储之心,但是康熙作下了决定,“致意务去”,胤祯于是答应,父子达成了默契。作者交代的很清楚,收养是为了教育,教育是为了摄政。参看“秦钟读书”一节。
  三个版本,分别说的是三个故事,所以这些异文都是作者原笔,不是抄手抄错或者修改的,三个版本都是真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