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回复: 1

菲律滨华文作家协会《薪传》第507期出刊(《商报》)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151

帖子

9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74
发表于 2020-9-3 15: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菲律滨华文作家协会《薪传》第507期出刊
  .
  《薪传》第26期(总第507期)   
  (菲律滨华文作家协会编,周俊杰刊头题字。原载2020年8月29日菲律滨《商报》。)
  .
  周俊杰简介:
  本期《薪传》刊名题字者周俊杰,笔名鲁岩,斋号挥云斋。历任中国书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协驻会副  、名誉  ,全国书法届展丶全国中青展、全国书学讨论会、书法兰亭奖创作奖、学术奖评委、评委会副主任等。书法作品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入选多种国内外重要书展;为故宫、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艺术博物馆等中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发表书法论文、文艺评论、散文等四百余篇。出版《书法美探奥》、《周俊杰书学要义》、《书法复兴的寻绎》、《中原文化大典·书法卷》、《周俊杰书法序跋集》、《书法美学论稿》、《挥云斋荟要》十二卷等著作及作品集三十余种。曾获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第五届特等奖、首届及第五届“中国文艺评论奖”、第七届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大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第六届中华优秀图书奖等。
  .
  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原乡”书写(上)
  一一以泉州籍东南亚华文作家创作为中心
  .
  /古大勇
  .
  (编者按:本文是文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古大勇撰写的2019-2021年度中国侨联的基金课题项目(编号19BZQK213)《‘中国性’视野下的东南亚华侨华人新文学研究(1919-2019年)》的阶段性成果。现交由《薪传》副刊独家首发。)
  .
  序言
  .
  什么是“原乡”?台湾诗人席慕容在一次演讲中说,那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地方,然后那个名字一直在我心里,扎我、刺我”。背井离乡、漂泊无根是所有海外游子无法逃脱的宿命,因此亦形成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原乡书写”的永恒母题。“原乡”一词,最早似乎来自于台湾作家钟理和的小说《原乡人》,小说中的原乡首先指作为台湾客家人钟理和的祖籍地广东梅州,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内涵呢?王德威对之作出了解答:“作为客家子弟,钟理和显然为自己族群身份归属的不确定性,早有敏锐的反思。所谓原乡,无非是他安顿自己的终极向往:原乡可以是土地国家,是他至亲至爱,但更可以是他的文学专业。”黄万华也指出了“原乡”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原乡’也各有所指,有的实指祖居故乡,有的则是虚拟想象中的故乡,也有的泛指母国故土,更有的是融入了异乡因素的‘原乡’……原乡形象是一种极富有生命、文化、审美等多种意味的形象。”泉州籍东南亚华人作家众多,创作丰富,不少作品涉及到“原乡”题材。笔者认为,对于泉州籍东南亚华人作家来说,首先,“原乡”是指他们念兹在兹的祖籍地泉州和闽南,原乡是“乡土的中国”。其次,“原乡”是深刻影响他们生命行为和价值观念的闽南文化或中华文化,原乡是“文化的中国”。再次,“原乡”是同样影响他们的中国式“美学传统”,原乡是“美学的中国”。本文以泉州籍东南亚华人作家驼铃(马来西亚)、朵拉(马来西亚)、年红(马来西亚)、陈琼华(菲律宾)、柯清淡(菲律宾)、施柳莺(菲律宾)、若艾(菲律宾)、秋笛(菲律宾)、王勇(菲律宾)、雨柔(菲律宾)、林锦(新加坡)、黄东平(印尼)等人的作品为例,分析其中的“原乡”书写。
  .
  一、“原乡”是“乡土的中国”
  .
  (一)“原乡”是一碗家乡的“番薯粥”
  .
  原乡的第一个层面是“乡土的中国”,是家乡的村庄阡陌,草木河流,乡邻友亲,风土人情,甚至街头小吃……早期来东南亚的华侨,由于时空阻隔和交通不便,有人终老一生也没回乡一次,最终客死他乡。因此,他们无法亲见家乡亲人容颜,踏上家乡田间小路,很多人只能把家乡的风俗人情和饮食习惯带到东南亚,藉此来疗治和纾解“思乡之病”。稍晚的东南亚华裔,虽有机会赴乡探亲,但同样喜欢通过重温家乡美味来一解乡愁。陈琼华的〈一块月饼〉中的主人公麦克的老爸,每当“思乡病发”,就不怕路途遥远,跑到马尼拉华人区,重温一下“咱人”(闽南人)的生活方式,吃番薯粥佐咸鱼、菜脯、芋咸、脆瓜;麦克为了满足父亲中秋节想吃月饼的愿望,特地跑到华人区王彬街,为父亲买“有咸蛋和瓜子馅的月饼”,一家人一起“赌中秋”。若艾深深怀念离开家乡时那个生离死别的场景:“三十年一转眼/转到现在/二十几个人/煮大鼎番薯汤/连牛、狗也吃得饱/这景象要到哪里去找/我忘了出门时挥别的手势/犹记得母亲的红眼圈”。诗中的“番薯”是闽南方言,也叫地瓜,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是闽南人的主要粮食。“番薯”成为诗人到海外后念念不忘的东西。柯清淡的〈抵乡〉描写了诗人回乡家乡父老为他杀鸡烹鸭的隆重场面,但是诗人淤积心头、日思夜想的还是那碗家乡的‘番薯粥’:“我这少小离乡的‘番客’/只想吃一顿:/用咱们田间收成来的米粮/煮成的一锅‘番薯粥’”。一碗“番薯粥”,承载的是海外游子对故乡满溢的思念之情,“番薯粥”成为故乡物化的代名词。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闽南人对茶更情有独钟,泉州尤以铁观音闻名海内外,闽南民间有“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话,保持早晚喝茶的习惯,对茶的喜爱达到痴迷的程度,闽南籍的华侨便把这种“喝茶”习惯带到了东南亚。驼铃的不少小说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漩涡〉、〈养善虫的老人〉中的主人公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就是“喝茶”;另外,〈秘密〉、〈十年之后〉、〈柴船头〉、〈板桥上〉、〈咖喱卜碎了〉等小说中,写到了喝茶聊天、茶寮、茶档、茶会、茶店、冲茶、送茶等关于茶的情节。这些都说明茶已经全方位地渗透到当地华侨的生活中,华侨们通过喝茶来找到回归“原乡”的途径。
  朵拉的〈猪肠粉情意结〉中的主人公原先不喜欢吃“猪肠粉”,后来发生改变,“钟情于猪肠粉是这两年的事,自己有点怀疑,那一盘美味的猪肠粉很可能是一份家乡的情意结搅拌出来的”。〈妈妈的面线糊〉中的“女儿”在英国,特别想念故乡的“面线”,“面线好象是福建人才喜欢的”,事实上,此处的“面线糊”最早来源于闽南,后来传到南洋,成为东南亚人的最爱。朵拉所居住的槟城还流行一种“福建面”,“槟城人说,你来槟城,没有吃过福建面,怎么可以算是来过槟城呢?”“槟城人把福建面当成槟城的骄傲”。 闽南籍的华侨直接把家乡的饮食移植过来,让它在居住国扎根繁荣,几可等同于“原乡”的复制。
  .
  (二)“原乡”是清雅的南音、亲切的闽南话
  .
  除了闽南地方饮食之外,风格各异的闽南地方戏、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雅南音,乃至作为闽南独特标志的闽南话同样可以成为纾解乡愁的工具,成为返祖谒根、寻求文化认同的载体,成为“原乡”的独特标志。陈琼华的〈一块月饼〉中的麦克老爸每当“思乡病发”,就来到到马尼拉华人区听一听闽南的地方戏“高甲戏”,“思乡病”由此得到缓解。朵拉则陶醉在南音缭绕的泉州之夜,“南音对我却有不可遏制的吸引力。……那仿佛陌生又似熟悉的唱腔和音调,抚慰了既是归乡亦是旅客的泉州人我”。游子的浓浓乡愁在余音袅袅、绕梁三日的南音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陈琼华的〈龙子〉中的华人陈中俊,为儿子不讲闽南话而恼怒,为女儿“尽量在他面前讲闽南话”而欢心。泉州籍东南亚华人作家作品中亦频繁使用闽南话,这也可以视为对原乡的一种眷念。驼铃的〈白毛先生〉中的“块八”和“赤肉”是闽南方言的直译,即“一块八”和“瘦肉”的意思;〈养善虫的老人〉中的“善虫”也是闽南方言说法,指的是“壁虎”;〈采青的故事〉中的闽南话“后生仔”指年轻人;〈种花的故事〉中的“烧肥”指用杂草或其它东西焚烧成的肥料,也是由闽南口语翻译而成。〈下女〉中的“你怎么能吃人家头路呢”中的后缀“人家头路”、〈家福〉中的“好命死了”中的后缀“死了”,都是闽南语的表达法;“大的黑狗一支来”也是闽南话的语序,规范的语序是“来一支大的黑狗”。由此可以看出闽南的词汇和语法习惯已经深刻融入到东南亚华侨的日常生活中。陈琼华的小说经常使用闽南方言俗语,如“番仔囝”、“呷”、“恁父”、“鸭子听雷”等词。此外,马华作家黄锦树的小说也大量使用闽南语。闽南话的频繁运用表现了作家明显的原乡文化情结。
  (未完待续)
  .
  贺一民会长             /安顺
  .
  一民为人杰,华社正欢声。
  婿女同三贺,此情最温馨。
  2020年8月4日
  .
  祝贺一民兄荣膺菲华作协新届会长       /弄潮儿
  .
  一心一意服务菲华文艺界
  民望民情荣膺作协掌门人
  2020年7月22日
  .
  凝聚產生力量                 /温陵氏
  .
  菲律宾華文作家协會换届在即,谨向功成身退的第十二届會長柯清淡前輩致敬,向眾望所歸的第十三届會長張為舜學長致賀,並錄英國哲學家席勒的名言: “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诞生希望” 作賀辭,與同仁們互勉共勵。
  菲律宾華文作家協會誕生於24年前的1996年,會龄正值芳華少年,可是, “新届理事會從會長到理事,共四十一位,略為统計獲悉六十歲以下的同仁十二、三位左右,再把全體四十一位的年龄平均后會发現超過六十五歲,按菲律賓國家政策規定,平均后全部属于Senior。” (摘自王勇文:〈新常态下的菲華作協新届新发展〉 ) ,這群 “夕陽無限好,管他近黃昏 ” 的可敬可爱的老頭子們默默地為中華文化在菲華社會的薪傳發揮 “余热” 。奈何歲月無情,王勇兄感嘆 “菲華文壇長期處在作者青黄不接的阶段 ” 並發出 “将是菲華作協來届乃至菲華文壇必须面對的考驗與挑戰!” 的呼吁。擴大寫作隊伍、年輕化领軍人物成了關键詞。
  日前,王勇兄發表一篇題為〈探尋菲華新移民文學〉的文章,首次在菲華社會提出新移民文學和新移民作家。 “新移民文学是指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從中國大陆新移民或僑居海外的文學愛好者、作家的文學創作和文學活動。” (資料來源:百度)  其實菲華新移民文學早已存在,特别是在疫情期間,岷都和宿務多有 “ 封城日記 ”風行,新移民隊伍中藏虎卧龍,將是菲華文坛一股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关注菲華新移民文學,發掘團結菲華新移民作家,待以時日,或許將會是菲華文壇的另一道風景线。
  2020年8月12日
  .
  自傳                 /许露麟
  ·
  不知該如何下筆
  要自誇
  還是自貶
  哪個著墨濃一點
  哪個著墨淡一點
  ·
  也許
  就學武則天
  留下一個無字碑
  無字可以記錄我
  無字任你書寫我
  ·
  2020年8月
  .
  《菲华文学研究论文选登》
  闽南文化对菲华文学的影响(五)      /戴冠青
  .
  其实,表现海外华侨故国情深和侨乡儿女盼归心切的题材在现代闽南作家作品里同样也得到充分的反映,例如,闽南散文家黄明定的散文集《石狮恋》中有不少篇什都运用倒叙或追忆的方式,叙写了回国探亲的老华侨当年“泣别爹娘妻儿,捏着一撮贫瘠的故乡黄土”,到他邦异国去寻找生路的苦难里程,以及后来由于国内政治动乱等原因,侨胞们有家不能归,与妻儿两地苦相思的哀伤岁月,如〈茉莉花香〉、〈围炉〉、〈故乡的歌〉、〈姑嫂塔的灯火〉、〈月夜里〉等。特别是〈魂归故里〉一文,描写年过花甲的菲律滨女华侨为客死他乡的亡夫招魂归乡,通过乘车时替亡夫多买一张车票、吃饭时替亡夫多要一份饭菜、到旅店住宿时则要求安排夫妻房等独特的细节,曲尽其致地表现了融血化骨积淀深深的叶落归根之情。由此可见,叙写海外侨胞与祖国故土亲人绵远深厚的独特感情和寻根意识,可以说是菲闽两地的共同主题,因而也极其鲜明地传达出闽南人的共同精神指征。
  闽南文化另一个重要的精神指征是它的世俗性。闽南  角背山靠海地势平缓,山青水秀气候温和,因而造就了闽南人冲淡平和面对现实重视世俗生活富有海洋文明色彩的文化性格,他们既崇尚拼搏进取 又注重修身养性、既褒扬勤俭持家又讲究生活享受、既鼓励精明能干又倡导难得糊涂,总之,他们既注意去创造生活又懂得享受生活,或者说他们创造生活就是为了享受生活,又或者说他们正因为懂得生活才会去创造生活,闽南人就是这样,很现实也很世俗。现在尚流传在泉州一带的一些民俗谚语如“爱拼才能赢”、“赚钱有数,身命(身体)也要顾”、“有赚就有了(亏本),会开(开支)就会赚”、“拳头、烧酒、曲”等等都很巧妙地诠释了闽南文化的世俗特征:一方面积极用“拳头”用自己的双手去拼搏挣钱开创事业,另一方面也不忘提醒自己喝喝小酒听听南曲享受享受生活。这种文化特征不仅使闽南人十分注重“吃”(闽南的风味小吃特别多)和“住”(一有了钱就要买房盖楼置业),而且还十分注重过节(闽南人的民俗节日特别繁复,几乎是逢节必过,特别注重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因为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及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特别闽南人往往通过过节,来营造团圆的气氛,表达对故友亲人的思念,消解生活的沉重压力。正像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狂欢节诗学理论所揭示的:狂欢节可以“把人们的思想从现实的压抑中解放出来,用狂欢化的享乐哲学来重新审视世界。”(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6页。)
  随着闽南人飘泊海外创业谋生的增多,这些闽南风俗习惯也渐渐传播到了海外。据旅居海外多年的晋江内坑侨联的王鼎力先生介绍,“早年出国的大部分是青年男子,他们都有‘叶落归根’的愿望,很崇尚‘圆’,盼望与亲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因此,他们对从家乡带去的岁时习俗十分重视。如除夕,与家乡一样,俗称‘年兜夜’,要以‘薄饼菜’(泉州亦叫‘嫩饼菜’)奉祭厝主、门宅诸神,长辈给孩子们分‘过年钱’,在各自大门外‘烧火囤’,合家老小围坐守岁。正月初一早,听见鸡叫头遍,即点头炷香、放鞭炮‘开春’迎新。新年第一次饮食是吃面线、鸡蛋,若是‘单身汉’(指家属在祖国的),那些有家属的邻居即会馈送来一大碗,以增进睦邻友好,表示祝福添寿。大体上与泉州的习俗没什么两样。其他如上元节的‘游鼓仔灯’、‘听香’、吃‘上元圆’,清明节的‘扫墓’,端午节的‘煎饼补天’、‘结粽’,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烧塔仔’,等等,都与泉州差不多。此外,南音、舞狮、、歌谣以及民间信仰中的‘普渡’、‘跳铜’等习俗,也都是从泉州传过去的。”(陈桂炳:《泉州民间风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4页。 ) 有些海外华侨、华人在传承闽南风俗的基础上,还结合在居住地的社会生活和处世经验,编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谚语。被誉为“泉南乡土专家”的菲律滨老华侨许龙宣先生(祖籍晋江),在其编著的《分类注释闽南谚语选》一书中,即选录有数十条“菲岛侨胞流行的谚语”:      
  吕宋街路,易干易湿。(喻贫富难持久不变)
  吕宋好舅山。(华侨重视裙带关系,对老婆的兄弟特别照顾。)
  吕宋钱,唐山福。(老一辈华侨的传统观念: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吕宋银满脚头于,卜取着工夫。(劝人要努力争取,勿想不劳而获。)
  阿己,阿己,趁钱籴米。(“阿己”系西班牙语,意即话语虽不太懂,却敢赚食。)
  君子落泊,扁担科罗。(喻人应能屈能伸。以前华侨很多做挑贩苦工。)
  VERY   GOOD,菜头炖肉骨。(喻好上加好。)(陈桂炳:《泉州民间风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
  从这些谚语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闽南文化在菲律滨华人社会的传承,其中所透露出的闽南人重拼搏、重享受、重现实、善适应的精神指向和价值观念显而易见。这种民俗文化的传承使海外华文文学带上了浓重的闽南文化的世俗色彩,对以表现现实生活为主、以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的菲华文学来说,尤为如此。
  (未完待续)
  

318500916.jpg

318500916.jpg

  

318500919.jpg

3185009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主题

1876

帖子

48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01
发表于 2020-9-3 16: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許
  就學武則天
  留下一個無字碑
  無字可以記錄我
  無字任你書寫我
  ·
  祝贺!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