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尼玛卿山

少林绝技练得越多,武功越强?

[复制链接]

0

主题

44

帖子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2
发表于 2020-9-4 15: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尼玛卿山 27楼
  恐龙你要注意看原文。原文扫地谈到武学障的时候,练到四五项绝技,自然而然就遇到障碍。为什么三项可以没问题?既然障碍是由于所练门数增加造成的,那么当然就是由于各门之间互相抵触,不能跨越造成的。
  -----------------------------
  如果是不同武功之间的相互抵触,那么两项也不行。例如书中就给了个“使剑者不能使禅杖”的例子。
  不过,“各门之间互相抵触”并不是绝对的,所谓的“使剑者不能使禅杖”,应该是使剑的练不好禅杖,而不是根本不能练。这就像是当代体育中跑长跑的改练短跑一样,无论怎么努力成绩也好不了。尽管如此,马拉松世界冠军跑百米照样比我跑的快。
  内功可以部分解决项目间冲突的问题,但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张无忌内力是韦一笑的好几倍,他短跑比韦一笑可能还是差一点点。如果他的内力和韦一笑相等,那就要差一条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15

帖子

7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2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5: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6547890 30楼
  阿山又开始改书了,七伤拳自伤关戾气屁事?完全就是内力修为的问题,照阿山的说法,是否唐僧练七伤就啥事没有了?楼上有人说阿山是金庸新果然是一语中的。
  -----------------------------
  你没文化看不懂,却说别人改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15

帖子

7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2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7: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恐龙脚印 31楼
  内功可以部分解决项目间冲突的问题,但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张无忌内力......
  -----------------------------
  韦一笑和张无忌轻功的差距,书上说得清楚,是天赋不同,跟项目冲突没关系。如果小张有韦一笑的轻功天赋,不会因为项目冲突就练不到韦一笑那样的轻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
发表于 2020-9-4 17: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尼玛卿山 28楼
  练一门功夫产生戾气,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七伤拳。但只要内功深到一定程度,就能战胜戾气,对身体无害,“反而能强壮脏腑”。
  -----------------------------
  这个理解错了。少林武学,是含佛法禅义,比如拈花指,老金附说的迦叶尊者悟领佛祖传法。这些武学是在佛法禅理下衍生,所以与佛法直接关联,因而说佛法求慈悲,武技杀生,二者相背,产生戾气。
  但拿这个慈悲与杀生相背的道理,去套崆峒派武学,却是张冠李戴了。崆峒派武学跟佛学没关系,挨不着边,人家没这个说法。只不过是内力不到家的原因,而不是有戾气的缘故,内力到家了自然没这问题。
  而少林的戾气,内力再深再到家也没用,这不是内力深浅问题,而是佛法慈悲的问题。所以练一门与数门是一样会产生戾气,只不过程度不同。粗浅的与深奥的也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15

帖子

7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2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7: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山风二中 34楼
  这个理解错了。少林武学,是含佛法禅义,比如拈花指,老金附说的迦叶尊者悟领佛祖传法。这些武学是在佛法禅理下衍生,所以与佛法直接关联,因而说佛法求慈悲,武技杀生,二者相背,产生戾气。
  但拿这个慈悲与杀生相背的道理,去套崆峒派武学,却是张冠李戴了。崆峒派武学跟佛学没关系,挨不着边,人家没这个说法。只不过是力不到家的原因,而不是有戾气的缘故,内力到家了自然没这问题。
  而少林的戾气,内力再......
  -----------------------------
  武功进步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进。这种情况,在佛家称为“武学障”,在其他门派称为“知见障”,其实不过是不同知识体系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描述。在佛家看来就是慈悲同杀气相悖而产生的戾气,在道家看来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不足”和“人之道,以不足奉有余”相悖产生的不相容。修炼武功,和修仙得道类似,都是违反自然、大犯天地鬼神之忌的行径。各门各家各有各的说法,实质是一回事。
  《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中有云:
  祖师道:“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悟空听说,沉吟良久道:“师父之言谬矣。我常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老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15

帖子

7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2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9: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山风二中 34楼
  但拿这个慈悲与杀生相背的道理,去套崆峒派武学,却是张冠李戴了。崆峒派武学跟佛学没关系,挨不着边,人家没这个说法。只不过是内力不到家的原因,而不是有戾气的缘故,内力到家了自然没这问题。
  而少林的戾气,内力再深再到家也没用,这不是内力深浅问题,而是佛法慈悲的问题。
  -----------------------------
  内力到绝顶之后,如果不修习慈悲佛法,就不能再深一步到超绝顶。修习慈悲佛法勘破诸相之后,就能将内力练到超绝顶。这是扫地的说法。按照王重阳的说法,要有救世济人的胸怀,才能练到“绝顶”(我所说的超绝顶)境界。其实二者是一回事,只不过用的术语和逻辑形式不同而已。别门别派(包括崆峒派)的“知见障”,不叫“戾气”,而叫“有走火入魔之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1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6
发表于 2020-9-4 20: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尼玛卿山 37楼
  内力到绝顶之后,如果不修习慈悲佛法,就不能再深一步到超绝顶。修习慈悲佛法勘破诸相之后,就能将内力练到超绝顶。这是扫地的说法。按照王重阳的说法,要有救世济人的胸怀,才能练到“绝顶”(我所说的超绝顶)境界。其实二者是一回事,只不过用的术语和逻辑形式不同而已。别门别派(包括崆峒派)的“知见障”,不叫“戾气”,而叫“有走火入魔之虞”。
  -----------------------------
  崆峒派的“知见障”,纯粹是内力而已。谢逊说得清清楚楚,而小张的七伤拳远比宗维侠、谢逊精深,但屁事都没有。
  崆峒派的七伤拳,类似于压鬼岛郭靖砍树。你的能力只能砍十棵树,你要砍二十颗,不是找死么?明明无法气走诸穴却要去练七伤拳,纯粹是嫌命长。
  谢逊又道:“倘若我内力真的浑厚坚实,到了空见大师、或是武当张真人的地步,再来练这七伤拳,想来自己也可不受损伤,便有小损,亦无大碍······”
  拳谱中谆谆告诫,【若非内功练到气走诸穴、收发自如的境界,万万不可练此拳术】。
  阿山篡改原文的本领可真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15

帖子

7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2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22: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风 38楼
  崆峒派的“知见障”,纯粹是内力而已。
  -----------------------------
  你读不懂书,却说别人篡改原文。知见障克服了,内力就能练上去,就可以练七伤拳而无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18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6
发表于 2020-9-4 22: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尼玛卿山 39楼
  你读不懂书,却说别人篡改原文。知见障克服了,内力就能练上去,就可以练七伤拳而无害。
  -----------------------------
  哦,那简单了,张无忌克服了知见障,超越了绝顶,天龙残废一边喝茶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15

帖子

77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2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0: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风 40楼
  哦,那简单了,张无忌克服了知见障,超越了绝顶,天龙残废一边喝茶去
  -----------------------------
  张无忌还没到能兼练纯阴纯阳内力的程度,不能无视内力性质的差别,没能克服纯阴纯阳内力之间的抵触。克服知见障?早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