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雁度秋色

春色霑衣

[复制链接]

10

主题

466

帖子

10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0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8: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桥下
  高粱斜街往东南,某年一桥飞架,穿起四方密布交通线。
  原地是老城墙,墙消逝,桥若虹 ,来来回回跑上走下,流年如画,一个小饭铺在京城冬日里暖烘烘的不想离去。
  那时上班小汤山附近,距离秦城监狱不远 ,距离一个工读校也不远,也从来没有把二者连起来的思索,匆匆脚印只流在大桥,西直门立交桥。
  小饭馆淹入一片灰屋脊的平房,很普通的老百姓居住的四合院。
  班车点的那地儿,是个修汽车小店 ,四周起起伏伏,它却岿然不动,不同日子置换了各色牌子,门前依旧停着待修待洗的大小汽车,油渍麻花的街面,拜它所赐,但就那么象镶嵌街面的一颗钉子。
  那年月早点很简单,铺面极小,三张桌子几张条凳深入其里,幽暗灯光里,后橱叮当响,剁猪头肉的,切豆干的,不大窗口飘出阵阵香气扑鼻,大碗辣椒油,醋碟酱油瓶一应俱全,就餐者们短打扮的多,男士们要二两猪头肉,一两二锅头,咂咂嘴巴一副自得其乐。
  大多数人挤来挤去插进一个位子,就着大碗豆腐汤吃麻酱饼,我是其中之一。
  若急着赶班车,就对开票的老板说,要俩烧饼带走!
  胖乎乎圆圆脸的老板从雾里飘出一声悠悠吆喝声,带走两个,芝麻火烧!
  店门前马路牙子旁,一个铁壁炉子火苗通红,炉壁挂着焦黄麻酱饼,当伙计的也悠悠的答应一句,带走两个 芝麻火烧!
  一样浓浓地道的京腔京韵,飘在桥下弥漫晨雾的空中。
  捧着热的烫手的雪白纸张包裹的火烧,伙计关切的嘱咐道,小心了,您呐!
  那股热乎乎香喷喷的味儿陪伴着 穿过半个京城,二个半小时的上班路如此打发了。
  桥下绿化带的月季花一天天长大,绚烂多彩起来的日子,如带的立交桥周边日益大气磅礴,到了小饭铺和饭铺老板居住的灰屋脊四合院一起拆除时,新的亮点闪烁登场。
  距离北展不远的西直门外大街,一个小书店悄然跃出,进深三米,店面仅容一桌一椅宽,三面墙体竖立顶天立地大书架,包揽古今中外,物美价廉到不忍离去。
  于是逛街内容大变,三五天光顾一回,次次满载而归。
  芥子园画谱收齐了。西方油画静物到人物?????????
  流连忘返到了午饭时分,附近饭店摆出外卖的酱猪蹄摊子,一手物质食粮一手精神食粮,心满意足回家去,大桥下的日月有滋有味。
  但,后来拆了。
  转而阜成门大街,立交桥是个交通枢纽,公交不远,书店很大。
  象摸象样,墨香浓郁。
  午时踅摸就餐,不远拐角处,一个很洋气饭店矗立,敞开一扇窗,排起一个长队,被吸引的,附近上班白领,居民,路过的行人零星凑热闹。
  天妇罗,荤素皆有,豆包,花卷精致,马路对面绿荫下,几张桌椅,简单垫补后,继续淘宝,拎着沉甸甸树蔸,迈着轻快脚步,"文房四谱,""绝妙好诗签"???????
  今夜好时光。
  不久,重访。
  然而,一片绿草地,几列铁围栏,又拆了?
  报亭老人应证。
  想起那片空阔田野,太湖镇。那里有个国际书城。
  一座现代化建筑,天高地阔,四野寂静。
  驱车前往,平坦的如镜面大马路。
  停车场三、两轿车,大厅连成一片,仿佛一座玻璃墙的明亮宫殿,阳光暖暖射进来,一排排书架连起世界知识海洋,也许来访者太少,有些冷清感觉,若作书屋,真是一个奢侈向往。
  城里城外,京城就这么大,书城书店无论巨细,每一处都令人怀念。
  其实从高梁桥到国家图书馆,也不远,巍然屹立的国图里,阅览室很大,读者不少,去过的那回,寻个座位也不易,带着书包复课者似乎是主力,冬暖夏凉,实在是钻研知识的绝优佳处,座位有限,让给更需要者罢,故而很少去了。
  图书证已经几年未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66

帖子

10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0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弯弯大弓
  弯弓应该射鵰。想那英武的身影一定星目对冷月,一定长河落日圆,许多名句和弯弓似有不解之缘。
  但是弯弓也有另一种解释,养家糊口。
  这只弯弓就对着一堆棉絮蹦蹦蹦的弹动。
  一扇门,象一个镜头,对着街,镜头后,一个几平米的空间,满屋飞絮,只能在昏昏的光影里感到,因为那屋的光线太暗,临街的一面墙没有窗,唯有山墙挖出一块透亮的洞。
  灰尘里飞絮舞动的夸张,也只能从那个光影里走出的女人,来判断,她从头到脚蒙上一层薄薄的絮,象挂了霜。
  唤吃饭,那个舞弯弓者,也满身白絮的出来,一段音乐静止。
  每每从这儿经过,都驻足看一会儿这户弹棉花的人家。对弯弓没有近距离瞻仰的份儿,所以就有了许多浪漫的想象。
  往往在熟悉的地方住久了,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有一日拖着疲倦的步子回家,突然发现路旁这堵红墙下,多出一个景致。看到哗哗的老白杨,落下一片金色树叶,正打着旋儿的飘,看树下一个陌生女人和一个男人手捧饭碗吃的那个狼吞虎咽。
  以前这儿仅仅是个高墙的拐弯处,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碎砖瓦停留过一阵子。墙里有浅灰色高楼,那株白杨老的有年头儿,树下不久伸出一间简易的棚子,象远来的鸟儿搭的窝,不久又发现有炊烟袅袅的飘,直到看见那个夕阳下,一户人家的晚餐。
  一户人的家当曝露在屋檐下,几个用各色布匹包装,裹着臃肿的棉絮,散乱的堆积出个小山。紧挨着一堆旧家具,一溜儿的沙发摆开,靠背座椅无不露出里面的内容,皮面裂开几道口儿。墙上挂一个圆形大钟表,倒有几成新,白色底盘,一根红秒针嘀哒嘀哒,走得很起劲儿。
  那堆棉絮象一个酒店的幌子或一个店铺的招牌,不用看见屋里的具体操作,也明确知晓这家人谋生的手段,蹦蹦蹦,蹦蹦蹦,弯弓弹的也很起劲儿。
  那天,我迈上简单搭起的红砖阶梯,胡同马路常在雨季积水,有一次我提着鞋挽着裤腿过河似的淌过去,台阶既能防止雨水进屋,也高高在上显出这个弹棉花摊子,看的出台阶是他们自己动手搭的。
  先问了价儿,又问几天可以弹好一床四斤的棉胎,瘦瘦矮矮的老板娘端着半碗米饭说有五,六天就弄好了,借机扫了一眼碗里的食物,几片青菜盖其上,好象是炒油菜。
  男子早就放下饭碗钻进屋了,门楣不高,钻,很形象,多亏南方人个儿矮小。模模糊糊里,看出铺着席子的一张台子,可着四壁挤的满满当当,周围留出一圈逼窄地方转圈儿,那男子才有施展弯弓的天地。
  一缕阳光从山墙那个小窗户射进来,光束里满是飞舞的碎絮,象夏日里树丛间,又像是灯影下,一只只飞虫飞舞的集合,我想,即使带了口罩,也堵不住这灰里飞絮的无孔不入,男子只是简单的捂了一个白毛巾在嘴上,从四个方向重复着同一个动作,蹦蹦蹦,蹦蹦蹦,仿佛围歼阵地的战士,蹦蹦蹦,蹦蹦蹦,弯弓的弦弹起飞花,雪浪翻滚,又落下一片雪白,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蹦,起起落咯,落落起起。
  女人告诉我弹过后还要拉线,这价格也不同,还要看怎么拉线,单线便宜,双线贵些。我正想起所有的棉胎都有一层网线时,女人已经麻利的收拾好了碗筷。从露天的铁皮炉子里夹出未燃尽的一块煤,顺手泼了水,难闻的一氧化碳充斥空间。
  简单的几样炊具在露天展览似的摆放着,看的出刨花板的电脑桌是拣来的,现在改了用途当碗柜,桌下的空挡里塞着旧铝壶和锅,擦的很亮,台阶下的马路旁时而有汽车扬起的灰尘飘来。
  墙上,圆形的大钟表时针滴滴答答的走着,屋里的弯弓蹦蹦蹦声有节奏的弹动。
  日头在白杨的叶间移动,婆娑里给一堆杂物,蒙上一层朦胧。不知他们来自何处,听口音好像是安徽,这一片摆菜摊的安徽人很多,也许是老乡带出来的,比如胡同另一头就有几个拾荒人,都是河南老乡,穷帮穷,本是人生互相扶持的一个缩影,何况这弹棉花的一对夫妻呢。
  我没有送去棉胎,早先用过的旧被淘汰,就换了羽绒被鸭绒被之类的,不用拆洗多方便。现在用棉胎的多是老人,是适用还是对一种岁月的留恋,所幸社会有这需求,所以总见女人在摊前接活儿,送活儿的几乎都鬓发花白。我家老太太每每年前的大扫除,必要清理旧面胎,送去弹棉花,经弯弓蹦蹦蹦的过一遍,无论盖或铺,都是松软的,再说棉花的制品决然不会引起过敏,眼见城市一天天的现代着,弯弓也一日日蹦蹦蹦的欢畅着。
  不知不觉间,走来走去,半年光阴过去,那堆棉胎的小山仍在继续的存续,棉絮的飞花,黯淡光线的屋里,蹦蹦蹦从早到晚的响声,就融入白杨树下,红墙壁灰楼宇内外的生活。假如哪天路过,听不到弯弓的蹦蹦蹦,就诧异,关门了!?
  夏天发现门口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在写作业,才想起暑假到了。怎么睡觉呢,一下增加两个人,又担心起来,可能是弹棉花的那张台子,夜间可以延展,一举两得,穷人自有穷人的法儿。
  饭厅设在杨树下,杨叶儿浓的已经足以遮荫凉儿,多了一张圆桌,五一结婚装修的多,兴许是有人送或自己拣来的旧家具,这书房也算有了,一个缺了一层隔板的三层书架,最简易的那种,靠在挂大钟表的墙下,一只桃红的书包在上面,孩子们的表情很自然,日久了也许习惯了路人的注视和漠视,也许就把楼宇和马路,当作村里的屋村里的路,不是常见村里人们端着碗,无论在村头老槐树下,还是在自己门口一样吃的自在吗。儿童的心里永远有童话故事。况且我们天天走来走去的,不也就熟视无睹了吗,有时觉得似乎他们原本就属于这个城市的生活一部分,又似乎不是。
  入秋了,路边来往的人多起来,那堆棉絮比以前更膨大。忙碌里,红墙,杨树,那扇门,弯弓的蹦蹦蹦声音,飞絮落尘里的人影,都渐渐淡了。
  过年后立春,夏溜走了, 某日彻底消失了,那扇门,老街显得很清静,因为那扇门没了,代之而起的一溜儿灰色墙壁在秋阳里很是优雅娴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66

帖子

10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0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9: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石海之声助听 2017-08-19 12:35:02
  花开花落总有衣
  -----------------------------
  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66

帖子

10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0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0: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风吹来
  秋风,秋雨。
  浓浓淡淡的雾霾,时有时无的出现,好像顽童的恶作剧。
  每日出行必看天色。
  然,禁不住秋色渐浓,时光荏苒,老街又弥漫处处秋意,京城市花,月季,已经少了许多许多翩翩秀姿,看着预报,有风,那么霾的曲线会弯下,信步随意的走。
  秋凉渐渐深,莲池叶儿卷了边缘,几支晚开的莲花越显较艳,春天孵出的小鹅小鸭在游人投食里,长的肥肥胖胖,一早一晚,那片芦苇湿地围了婴儿车,闹市少静地,这片积水潭胜景多么诱人。
  以前选择去蓟门烟树,那里一条河流,夹在两条马路间,种满槐树,松树,碧桃和柳树的小公园,倒也清净,后来闲人多起来,固定人群已经圈定固定区域,吹拉弹唱各显神通,就连松林僻静处,也啪啪啪的甩起霸王鞭。桥洞下初学乐器者,对着水泥壁猛吹一气儿,回音里一种执着,令人起敬。
  积水潭莲池就精雅多了,不知不觉就漫步这边,其实是一种留恋与怀旧。
  莲池尽头小瀑布过去,是一座桥,车水马龙从来不消停,北二环的交通枢纽在此,往南一条宽阔无比大马路,曾经的新街口,略略拐右,一条小马路,以前两旁有许多灰墙灰砖小四合院。
  那年有位朋友来京,实在意外,更意外的是,人家老宅就在一座四合院里,老辈儿是高级电气工程师,就职于某电影制片厂,化了右派下放新疆,几十年后落实政策,院落归了大儿子。
  聚齐了,话罢茶罢,一起包饺子,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青葱岁月的话题依旧滔滔不绝。
  窗下柿子树已经硕果累累,结了白霜分外甜。
  人生若是,每个人出京回京自有一番曲折经历,但回顾里感觉,尝尽艰辛,方知人生真谛。
  那年冬,一夜暴风雪后,朋友送我从老连队到场部当电话员,一辆炮车一匹白马,载着行李卷,踏着没过膝盖积雪,大漠一片白雪茫茫,天地浑然一体,马车,人影如黑点儿移动,感觉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
  拼搏了一切社会关系与自己的事业收获,千方百计回到原点,却又再也见不到那样银雪覆盖的浩瀚雪野,瓦蓝瓦蓝的万里晴空,澄澈的能洗净五脏六腑的清澈空气,得否?失否?人生的天平实在难以平衡。
  又是一年柿树金黄,新街口,还有四合院壁立的小马路,已然旧貌无存,曾经熙熙攘攘的新街口大马路,宽阔许多,林立小铺被轩昂大厦替代,朋友的四合院早已经拆迁,代之以现代化的建筑设施。生活的节奏快速,内容绚烂,使人眼花缭乱的多种选择,但是,秋天还是那么深邃的迷人。
  那片大漠也被涂抹了浓重的时代色彩,曾经风暴席卷的天山脚下,一片红色尖顶的欧式风情小楼矗立,蒙古帐篷如白色蘑菇遍布,作为旅游景点,冬夏游人不断,大型滑雪场,冰场建起,作为体育训练基地。
  总有朋友前去旅游,带回拍照景物,一切栩栩如昨日,只是物是人非,流浪的心漂泊在梦里,还原往昔岁月,秋到了,一种惆怅悠然,红楼梦里一句诗,花若喜洁难寻偶, 人若悲秋易销魂。
  秋天的回忆难免捎带低落,物景有意无意,萧瑟已是。放飞一片情怀,流连老街,看秋色一回回绚烂大地,毕竟是个收获季节,万物与人,素签已是满满的文字,飘向深秋的大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66

帖子

10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0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0: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圈里花絮
  风徐徐,秋意浓,园里清静许多,周日之晨,在大桥下的锣鼓喧天里开启,附近楼群,多系老厂职工居住,名曰明光村,也是对阳光灿烂的希望,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我行我素,不知谁的更淡然。
  每每一过,耳畔一种调门的唢呐冲天吹响,水红与翠绿飘在灰白鬓发间,她们全然没有旧套概念,自爱自在就好,所以这支秧歌队就极其美艳无比,围成半弧的乐手,清一色的老头儿,坐在各自的寒陋马扎,沉静在自得其乐,与翩翩的起舞和谐如一。
  这算是一个歌舞兼备的圈儿。
  继续跑步,绿荫深处,一座凉亭突兀而出,聆听的人们专心晒太阳,一位白衬衣老者在汇报什么,似乎学习心得,与时惧进的词语,猜不出这一圈的内涵,也许一种聊天的方式,她们很稳定的坐姿,阅尽人间沧桑的神态,给人一种暖意融融感觉,与婆娑光斑一起。
  几处石凳,一片松林下,萨克斯管的乐队一天天扩大,一年四季乐声不断,源于一支合唱队伍。
  假如喜欢,年初吹到年末,可以随着大家一起伴奏,似乎是许多退休男士的闲来无事的首选。
  歌者舞者,一样的沐浴秋阳,霾褪去的好天里,人们急急奔有绿荫的去处,各选节目。
  与松与柳和谐的圈儿,几把亮剑闪光,太极在云里走,武当风急,自发的拳术,剑术队里,不乏高手,切磋里一种优雅,四方来者带来南北喜好。
  老城墙遗址一处山坡,爬满紫色打破碗花花,石凳一位少女,手捧书卷,旁若无人,最妙的一幅画面。
  远处西山明媚,近地烟树凝秋,圈与圈的相衔与叠加,文化与精神的四射,温饱足以,需求期望更高。那一代的人历尽人生艰辛,在曾经固化的圈里工作一辈子,带着生活的印痕
  步入颐养天年的日子,选择是个思维解放。
  曾遇一群旅游人,其实刚刚天命之年,富裕经济基础,买得起房车,每年远游国外,与路驾车,与海坐船,房车一起越洋,多则十几辆一起,少则二三结伴,看日落,寻远山,无数旖旎风情,异国景致,实在令人羡慕。
  人在旅途,尝试各种各样不同寻常,走路与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66

帖子

10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0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2: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风如此有魅力
  金秋之魅力,因为它的深邃无尽,如同人生历程中最丰硕那一段岁月。
  京城的秋色有它的更不一般,秋色无限,采颉的脚步在秋风阵阵里,疾走,感受那一丝丝凉意,温柔扑面而来,细碎的光影里,每一寸都有斑斓之处。
  驱车西郊,颐和园沐浴在秋阳明媚里,往年此时游人如潮,不期今日,却有了一种适宜,一段弯曲山路,委婉出一些老树的婆娑,侧柏发出清香更幽静了石径,老松遒劲,理出红墙蜿蜒绵长,一道石桥,几里莲花,遮天的莲叶竟然比城里的更显翠绿。
  新修的拱桥如半月跨湖,静坐凉亭,远眺平静湖面,人在画中,一幅静谧寥寂,这才是园的静息时刻,心便醉在水天一色里。
  雪白石舫,与湖面相映成趣,老柳滴翠的丝绦,轻抚如镜面碧水,挽住游人脚步,无论缠绵的蜿蜒画廊,高耸的精美佛香阁,只是匆匆走过,全废了匠人一一片苦心精筑,所以年年来此,今儿偏要一页页翻过,这本黄天厚土的素娟。
  绕过长廊,一处坡边翘檐的精致凉亭,实属人少来,故而悠闲精雅。
  几处垂藤从岩石落下,在秋风轻摆,随意落座,耳畔少了许多喧哗,就尽享阳光沐浴的微微暖意,好像儿时,在自家门庭小憩,风儿轻柔,肌肤流过如丝绸滑过的感觉,那一刻嗅到阳光的气味,是门前那片向日葵与豆荚地的清香,摇曳在天边的金黄波浪。
  那是一种温馨,心底的甜蜜,来自父母慈爱长河,伴随永恒不变,这一片光影拉回多少年回忆。因为眼前这一簇悠悠翠绿,还有掠过的秋风阵阵。
  沿弯曲向上的石阶,顶端一扇油漆斑驳门扇,也许通向一旁佛香阁里。
  刚刚进了那里,高不可攀的艺术丰碑,仰望它金色顶端,要上去需要走过几十阶甚至几百台阶,没有继续攀爬,仰视它的高高在上,更有一种仰慕与崇敬。
  每一座大殿金碧辉煌,出自多少无名氏之精湛技艺,留一座艺术生命永恒的建筑,任由芸芸众生过来又过去,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座红墙琉璃瓦铜钉门扇,依山而筑的台阁,细细品味,绝不是匆匆忙忙走过看过而已,为那如翅的飞檐感动,驻足,一缕金色阳光斜射,与逼窄一道蓝天构成一幅绝美画面,凝望许久,仿佛听到光阴流驰,要得就是这样感受。
  留了长坐的沉思,想象青史留册的传说,曾经沧海如影,物是人非,长袖当空,霓裳美艳,宽袍大袖,高冠巍峨??????。
  流过历史长河的建筑与衣饰,不变得元素与创新,更迭千百年,魅力不变。
  游走于名胜之园。最求一份魅力的撼动,回归一份舒心悦目。
  萧瑟秋风又来,掠过淼茫天宇,俯瞰昆明湖的微澜,七孔桥如彩虹飞越,每一处心的体验。
  方形铜炉,被一处河池感动,那里依然如故的绿叶如初,仿佛不识秋风,依旧沉静在莲花瓣瓣嫣红里,石雕的涵洞圈起半月轮廓,流水潺潺过,轻抚琉璃瓦的桥栏,滑润有加,多少佳人流连处,只是景同人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66

帖子

10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0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2: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沪地感觉之一
  一江之隔分南北,不仅气候地貌,人在其中,就带了那份特质,大约是我的敏感。
  选了假日次日南下,呼啸高铁穿越齐鲁辽阔的丘陵地带,皖浙的烟树葱茏就扑面而来,粉壁黛瓦,瘦粼粼的小楼在原野里清晰可见,一弯浅塘,几只白鸭游戈,仿佛都能看见炊烟低处,操劳村妇的一举一动。
  入画的南方,对地地道道的北方人的确有一种难解的情结。
  每回久居在半年之长,且一段一段分割南北的日子,鲜明对比若隐若现,在梦里在记忆里,每每翻开旧时日记,南方总是带着湿漉漉的诗句与明丽的画面栩栩出现。
  初居沪地在虹口一老街,距离多伦路,鲁迅公园,外滩都不远,闲暇里左转转右兜兜,就揽尽了无数市井生活画面。
  那时房价还正常,十几万一套独居,闹中取静的位置,屋不大,阳台撑了场面,推窗,对着一片茂密夹竹桃林,长把高的翠竹森森隐然。
  端坐书桌前,人就沉浸无边遐想里,风掠过 竹林,一簇簇粉盈盈夹竹桃花跟着低吟浅唱,流溢着明艳与高雅的华彩实在令人心醉。
  就迷恋这如树挺拔的花儿,如风轻盈的竹影,那年冬,过的很是自在,有滋有味情浓异常,也许眼里少了许多北方冬日苍白干枯,这里的好,无论街头巷尾,冬日里绿意依然相随。
  附近小巷子如蛛网密布,里面仅是生活故事,也长走走看看,选个干净铺面,要了生煎馄饨。再暸望四周,尽是一间间老旧小楼高不过三二层,鸽子窝似的密密麻麻亲热一起,似乎邻家开窗,一伸手就能触到对面人家屋檐,交错纵横的晾衣杆显示了各家五颜六色日子,越近年节就如万国旗一样呼啦啦飘满大街小巷。
  一溜儿菜市场,老旧门板前,湿漉漉地面摆了鱼盆,逛早市的围着挑鱼捡虾,鲜花铺子门前,一盆盆明黄的佛手开的饱满,喜气洋洋观着路人经过。又有大块青鱼悬挂绳上,那是预定咸盐青鱼,买主的号牌也在上面晃荡。
  有人蹲在门口吃饭,一碗雪白米饭,搭两条油炸小黄鱼,一撮青菜,饭主津津有味 ,全然没有端碗当街暴露无余的感觉。
  鲁迅公园门前小吃摊是清晨一景,金黄的炸糕,油饼一溜儿排列,还有近郊农民肩挑手提,带着刚从地里摘了的果蔬赶早市,待到太阳升起,风似的刮过,集市散了,地面静了。
  收获了菜市的人们,一把嫩嫩滴着露珠的青菜上了饭桌,一天的期望从田野里起点。
  当三叶草绿油油覆盖了人行路旁,五月也姗姗来迟,温婉可人,艳阳高照,惬意的风,点缀了一个美妙季节。不知不觉流过的嫩绿清风。
  霉点不知何时出现在皮衣上,忘了还有比北方多一个梅雨季节,最缠绵的日子刚刚开始,水世界湿了天地,盼了一个晴日散散心去,沿着苏州河一路走下来,寻古访今,收获颇微,却无意看到北方没有的一场面,且不论河道蜿蜒,河水清浊,就随处可见苏州河畔大晾晒场景可观,为越冬做足功课的普通人家,摆了被褥衣物龙门阵,透透湿气,吸纳秋阳暖意,好让没有暖气的屋子多了一缕阳光暖意。
  累了歇歇脚,寻个面馆过瘾,最好去河畔那家福州人面馆,不大铺面,三张方桌,操作间里变魔术似的一会儿一碗面,冒着热气飘着香味上了餐桌,人挤人却笑意吟吟,实在是那碗意想不到的热汤面,如此地道好品质,真不知如今依旧安在否?
  热闹非凡与静谧莲池并举,也就鲁迅公园了,那年刚刚实行免票, 一时成了退休老人乐园,越剧清唱,网球练习,太极拳,各居一处,最是地动山摇大合唱,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仿佛诺大地盘主旋律,唱道午时不回家,一瓶水一张椅,绿荫下风习习,小憩片刻或午觉都随意。
  静立莲花池,摇曳风里,花瓣花蕊姣妍,绿浪的莲叶向天举,绿意流溢天边,人在风里沉醉,真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惆怅迷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66

帖子

10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0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3: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沪地感觉之二
  山阴路落雨时的梧桐,别有蕴意,那时有事没事的就溜达过去,树旁小洋楼沐浴在明亮的阳光里,格外鲜亮,晒台悬挂的各色衣衫,与考究的栅栏,门廊显出雅俗一体的时代变迁,一条条狭窄的巷子,挤着油烟香气的饭铺,透着沪地特色小吃的甜腻,老鸭汤未知何时成了咱的首选,也许是那种不似北方汤水的淡色,或菜蔬搭配适宜,每天随着人们挤进窄逼鸡毛小店,在有滋有味里饱腹。
  而后一步一回头的看不够窄窄人行道旁老宅,比如一座石库门,敞开门扉 ,深深通道圆满了一个透视点,半上空,琳琅满目着悬挂衣衫,包括妇女内衣裤,北方有些地方被视为不雅,是习俗还是保守,然而沪地异样,太多的外来元素,冲击人们思维与生活方式。
  据说沪地历史上有位著名匈牙利建筑师,设计了国际饭店,也称绿房子,外观涂了绿漆,而妇产医院称谓红房子,自然墙体红色。
  外滩周围,老建筑各有历史沧桑,年年相似的模样与人潮如海。
  对岸的浦东,楼宇一年比一年华丽,亚洲第二高高耸立,自有一番引领时代潮流的大气派。
  沪地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观念,也许被淡化,浦东发展里。多了现代元素,也日渐密集了百姓所需。
  仿佛被一块块分隔的大园区,几座楼宇。一片绿地,配套了生活商业圈子,这一款天地就有了自己的生活氛围。圈圈之间尽管有未连接的空地,但是居住其间,不感到远离闹市的不便,这与京城不同,随着环的半径范围,生活的便利差异较大。
  浏览多伦路,有一种静谧,老建筑依旧风雨沧桑里,不独是一条历史老街,百姓的日子溶入里面,就有了一个真切感,三两老人坐在街边长椅晒太阳拉家常,偶尔走进一条巷子,小小远门闪出一张张鲜活画面,温馨而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66

帖子

10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0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3: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架与绿荫
  走过一次苏州河畔,沿河风景囊括了许多旧地,颇有感触,这次选择沿着高架桥走向。
  从家里大厅落地窗看夜景,高楼霓虹闪烁,高架蓝光如虹,在节日的夜晚绮丽大气,有时夜空里一片云影丰盈,瘦俏与丰满浑然一体,七彩流溢里就更加魅力无尽了。
  延安高架可以延伸到外滩,起伏的弧线柔美缓和,车流在上,行人在下,身旁忽而巍峨建筑,花岗岩闪着冷峻,忽而小铺林立,充满浓浓生活气息,并列两条马路,一样流动的飘带,不一样的风情。
  就选了普通人家一面街区,各色牌匾分了种种需求,一语中地的亮出各自内容,中性词汇多,少了王者纷繁的牵强附会,也就一家馄饨大王有些霸气的意思,余者都透着一种亲近,让人更容易逐步。
  数了数,水果店与饭馆最多,物与价格且贴近百姓人家,带着国际大都市的名衔,又便利百姓日子,这两者兼得,显着一个城市管理水准。
  所以觉得生活方便,比如菜市场的卖家,会按顾客所需,切了肉丁肉丝的,或者要买一块冬瓜,也许消了皮儿,一头是挑剔的顾客一头是和气生财的老板,服务水平在磨合里提高。
  高架旁楼宇密集,消声的秘诀在于绿地,于是如同走入迷宫,一块一块旋绕,都是葱茏扶疏,树龄不一,彰显原生态的美衣,也许因为湿润,植物们尽享江南烟雨,也呈现无比旖旎翠色,最喜爱的梧桐树合抱成绿廊,湿漉漉的石径浅苔绿茸茸,秋蚊子做最后的觅食一搏,长椅上三两静坐的老人,偶尔有童车推过。
  绿地显示了勃勃生机,涂抹了水泥森林的硬冷,多了一块绿地就柔和人的心情,郊外新辟的湿地,野外公园更有一番风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66

帖子

10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0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3: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棵枣树的院子
  冬枣从南方红到北方,脆而甜又新鲜,仿佛回到枣林,红彤彤一片,漫山遍野的,但, 那棵孤零零的枣树却有些幽雅,独立一处小院落。
  大笸罗显得空廓,几十颗深紫的果实足有鸡蛋大小,朋友说是大枣,我有些诧异,那年月的大枣品种单一,新疆于田的枣儿,也不似如今摆满超市,小摊,多是距离京城很近的沧州小枣 随着端午节,早早上市了。
  嘴里是甜甜的枣儿 ,话头拉的长长的,已经几十年未见面,彼此话题很繁杂了。
  朋友性格爽快,父亲在农业部当专家,银须白发苍苍时,见过一面 ,诺大屋子阳光灿烂,三个大暖气片上铺着一层面巾纸,问何故,回答令人愕然。
  用过的面巾纸。
  老人坚持洗过晾干 再用,说 ,砍了多少棵树造纸,荒了多少大山,用过一次丢弃太浪费啦!
  无语。
  时代痕迹,谁也抹不去,正如我们一起的经历。
  窗外一片婆娑,一树遒劲的老干画出一幅生动画面。
  摇动几下,啪嗒啪嗒,大枣儿滚落一地,灰色砖墙壁下,直通大门的走廊很干净,小胡同的风不时探头来访,秋凉很惬意。
  这是三间拐把一样形状的相连接的极普通的平房,最早一个方方整整的四合院,旧主人未知,新主人不断,文革来了军宣队家属,就挤进一家又一家,后代繁衍,老户新户一起在原先优雅空阔的地方扩了小屋,藤架,鱼缸,花圃挤挤的就渐渐没了,不知不觉里老模样荡然无存。
  第一次十几人聚会合影,在正屋高大红油漆屋檐下台阶鳞次栉比排开来,几簇茅草耷拉在风里飘,唱着逝去的歌儿。
  那一片明媚阳光似乎欢庆这群好不容易回城,且在京城的老友重逢,那棵枣树的叶儿,哗哗的随风摇摆也来凑个热闹。
  有人捡拾几颗,顾不得洗了,塞嘴里,连说好甜好甜,随意动作去了各自身份的矜持,好像回到大田一起秋收的情景里,枣儿的甜蜜与重逢格外令人珍惜。
  枣儿一年年在笸罗里滚落,相聚也如期举行,约莫五六回了,朋友来电话,老屋要拆了。
  其实他们来住时,那座院落就已经如同没落贵族旧宅一般,一切的讲究因人居住人太多太杂没法展现本性,大鱼缸冷落一角后,影壁后的长廊立马搭了屋子,唯有正房红油屋檐和门廊一溜儿灰色方砖,证明曾经的高贵。
  朋友两人新婚就在影壁后拐把屋子,小窗户总是婆娑树影,光线暗,白天也开灯,喜欢摆弄电脑的朋友总是一幅灯影下的背影,对着小窗户,外面是那棵老枣树,从春天嫩芽到秋天的深紫大枣儿,一天天彼此消磨了光影。
  那时饭罢,拉着手 一起漫步琉璃厂古香古色一条街,看多买的少,不懂行是,流连忘返,多半对着一盏锈迹斑斑的马灯出神,或看着一只搪瓷碗感慨半天,于是饥肠辘辘的花季岁月浮现了,同龄人一样的经历相差无几。
  无论富裕贫穷,又一大波的上山下乡大潮,一起向往驰骋大草原,领略大漠风寒酷暑。
  朋友当牧马人,我在小学校当老师,一样的三十六元九毛六分钱的每月工资。日子清贫,友谊可贵,先后返城里,天各一方,等到我回城,她在一个远郊五七干校也教书,拖着就几个月婴儿考了恢复高考第二年大学数学系,命运相同依旧当老师,为了充实青黄不接的教师队伍,老高三都是如此,不同只在先后而已。
  我去看她,儿子够上了桌沿儿高,一人教书育人,独居一处,只是哗哗哗的玉米地一片金黄金黄。那屋像飘摇的小岛,夫妇分居了好几年,四年一次探亲好像牛郎织女相会。
  搬离那个拐把屋子速度很快,她去了郊区昌平,从二环到六环外,不亚于出一趟天津,那年春节还是去了,地铁,出租车,天地远大,一条忙碌宽阔马路旁 一套二居室楼房。
  喜欢的电脑安排书房里,不停的微信圈里都是她发的各色内容,天上地下的应有尽有,隔环遥望,依然怀念那个有枣树的小院落,越来越真切,也越来越模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