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回复: 0

《一面》PPT

[复制链接]

58万

主题

58万

帖子

3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12824
发表于 2020-8-28 22: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面》PPT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过,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1936年复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抗战开始,参加新四军。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年离休。
写作背景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 ... ...
一面PPT,第二部分内容:初识课文
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已经很自然地给我们分成了两部分,但是第一部分的内容较长,你能给它分层,并说说每层的意思吗?
答: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2自然段),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
第二层(3—17自然段),写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
第三层(18—38自然段),写“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
2.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一面”,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二层,并介绍了“我”的职业和身份,那么在全文中,这部分起什么作用?
答:第一层写职业特点,联系下文可以看出鲁迅对“我”的态度,实质上是对普通工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
第二层写内山老板的热情衬托出鲁迅的人民大众立场,这两层起到巧设伏笔、层层铺垫的作用。
3.有人说文章第二部分是多余的,与回忆性文章的写法不合,可以去掉,你认为呢?
答:课文第二部分写出来“一面”对作者的深远影响个鼓舞,他既是沉痛的悼念,又是冷静的思索。这些情真意切的抒情议论,对深化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不能去掉。
... ... ...
一面PPT,第三部分内容:写作方法
1.文章描写鲁迅先生主要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
答:外貌描写:外貌描写的基本知识,前人给我们总结了很好的经验。就本文有关的情况来看,有这样三点值得重视:
(1)抓特征。人的外貌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如果只是一般化的描写,那就会是“千人一面”,写了等于没写。因此,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的最大的不同点。
(2)有视角。即要选择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去描写。这就是说,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这样,人物就活了,描写就有角度了,外貌的表现层次也就丰富多样了。
(3)表现性格。如果只是为了人物外貌而写人物外貌,就会失去外貌描写的目的和意义。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
... ... ...
一面PPT,第四部分内容: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人物描写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而要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人物的性格在作者的笔下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是需要作者精心刻画加以渲染的,并力求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跃然纸上。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五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外貌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能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3.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4.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5.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 ... ...
一面PPT,第五部分内容:中考在线
考点:人物描写
【例】(中考题·浙江省台州市《钓虾》)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这时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我也开始忙碌了。从柴堆里选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灯上把弯曲的竹节炙直了,拴上一截线。从屋角里找出鸡毛来,扯去了管旁的细毛,把鸡毛管剪成几分长的五截,穿在线上,加上小小的锡块,用铜丝捻成小钩,钓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
文章第二段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请你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讲评】首先要从文段中找出动词,“选、砍、炙、拴、找、扯、剪、穿、加、捻、掘、装、拿、去”,然后再概括这些动词是制作钓竿的系列;再从人物形象方面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①写出“我”做钓竿动作的娴熟;②写出“我”想出去钓虾的迫切心情;③写出“我”对自己动手做钓竿的喜爱和自豪;④写出农村孩子的能干。
... ... ...
一面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后习题
课内阅读。
(一)
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1.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讲评】外貌描写一般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处境、生活态度等,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这里“瘦”是鲁迅先生外貌中最突出的特点,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 ... ...
关键词: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免费下载,一面PPT下载,.PPT格式;
                  
        
        《一面》PPT 下载地址:
         
      
        
                    
  • 高速下载地址:① 电信下载   ② 移动下载   ③ 网通下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