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回复: 0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PPT(第1课时)

[复制链接]

58万

主题

58万

帖子

3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12652
发表于 2020-8-28 21: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PPT(第1课时)
第一部分内容:课标阐释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的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 ... ...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大气圈的组成
(1)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2)作用
2.大气圈的分层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2)大气分层
A代表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B代表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该层的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C代表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小,有若干电离层。
链接生活对流层的高度在不同纬度地区和不同季节有何差异?
提示:对流层的高度有纬度差异和季节变化。低纬度地区较高,高纬度地区较低;同一地区,夏季高于冬季。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两大热源
(1)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2)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
(1)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
3.两大作用
(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链接生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高处不胜寒”。你能运用所学的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解释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吗?
提示: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高处”离地面较远,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少,气温较低。
自我检测
1.判断题
(1)大气圈中氧气的含量是最多的。(  )
(2)地面辐射是短波辐射。(  )
(3)含量最多的氮气能吸收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4)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
(5)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更强。(  )
答案:(1)× (2)× (3)× (4)√ (5)√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3题。
2.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a       
B.b       
C.c       
D.d
3.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
A.aB.bC.cD.d
解析:第2题,a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是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是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d是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第3题,结合上题的分析,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的长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
答案:2.D 3.C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4题。
4.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解析: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大气吸收太阳紫外线的能力下降(①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下降,吸收的地面辐射(②)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③减少);出现雾霾,会导致大气逆辐射(④)在夜间增加。
答案:B
5.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
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B.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
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D.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
解析: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地面降温快,空气中的水汽迅速降温,发生凝华现象,形成霜冻。
答案:C
... ... ...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探究
探究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
问题探究
2019年4月30日,天绘二号01组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结合材料探究:
(1)卫星发射升空时,依次穿过的大气层是什么?
(2)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层是什么?
提示:(1)卫星依次穿过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2)对流层。
名师精讲
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
典例剖析
例1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平流层的气温和大气运动分别有何特点?
(2)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有何作用?
(3)简述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原因。
(4)为什么平流层有利于飞机飞行?
素养立意:本题结合大气圈层结构和人类生活生产,体现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解析:第(1)题,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第(2)题,电离层在无线电通信中作用重大。第(3)题,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第(4)题,平流层大气稳定,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
答案:(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2)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3)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4)该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
探究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
问题探究
深秋和初冬的傍晚,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往往在田间地头燃烧柴草以避免庄稼遭受霜冻。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能够使低层大气增温的主要热源是什么?
(2)傍晚燃烧柴草使庄稼免遭霜冻危害,为什么?
提示:(1)b(地面)。
(2)增强了c(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
名师精讲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原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大量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将热量保存在大气层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2)过程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绝大部分可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2)反射作用:受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较明显,如下图。
(3)散射作用: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光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周围散射。其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如下图。
... ... ...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PPT,第四部分内容:当堂检测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的是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Ⅰ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B.Ⅱ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C.Ⅲ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Ⅰ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
解析:第1题,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可知,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高层大气的气温随高度增加先是下降,然后上升。第2题,题干表述的是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Ⅰ层是对流层。
答案:1.B 2.A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只出现在晚上
B.①为长波辐射,②为短波辐射
C.地面热量的来源主要是③
D.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②
4.北方农民秋季夜晚用人造烟雾来防止蔬菜受冻,与之关系密切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第3题,图中①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逆辐射白天晚上都存在;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其能量主要被地面吸收,低层大气直接吸收较少;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吸收大部分长波辐射,因此地面的长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第4题,人造烟雾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夜晚的气温不会太低,可以防止秋季蔬菜受冻。
答案:3.D 4.C
5.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解析:大规模的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层,会通过反射、散射和吸收等形式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使地表温度下降。
答案:D
... ... ...
关键词: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PPT课件免费下载,大气圈与大气运动PPT下载,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PPT下载,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PPT下载,.PPT格式;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PPT(第1课时) 下载地址:
         
      
        
                    
  • 高速下载地址:① 电信下载   ② 移动下载   ③ 网通下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