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回复: 0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的开端PPT课件2

[复制链接]

58万

主题

58万

帖子

3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12954
发表于 2020-8-28 2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的开端PPT课件2
认真阅读教材第7页~11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并划到书上。
1、古代埃及位于____洲东北部,____河蜿蜒北流。埃及国王的陵墓____是权力的象征。
2、两河流域是指____和____,位于____洲西部。
3、公元前3500年以后,____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4、公元前18世纪,____王国国王____统一了两河流域。
5、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
6、古代印度位于____洲南部,____河由北向南蜿蜒流过。
7、来自中亚自称____的部落侵入古代印度,并逐渐形成____制度。
... ... ...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发源地:非洲东北部尼罗河
建立奴隶制国家: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
初步统一:约公元前3000年
发展: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灭亡:公元前6世纪,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古代埃及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
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
... ... ...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王国
1、两河流域的环境特点:
两河流过,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2、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公元前3500年以后 苏美尔人
3、统一:
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 国王汉谟拉比
... ... ...
1、汉谟拉比制订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2、法典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意义)?
目的: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地位(意义):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说一说: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哪四个等级?
每一等级的社会阶层包括哪些人?其职责和义务是什么?
各个等级之间的关系如何?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何影响?
... ... ...
种姓制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种姓制度的实质:
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巩固练习
1.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中国 D.古代巴比伦
2. 右图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 至今仍屹立于(  )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3.一位游客在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武士、国王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 ...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奴隶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该砍掉。-某古代法典
材料二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世界历史》 
①材料一体现了哪国的法律?这部法典是谁制定的?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②材料二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具体指什么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判断当时的印度商人属于第几等级?有何义务?
关键词:人类文明的开端教学课件,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PPT课件下载,九年级历史幻灯片课件下载,人类文明的开端PPT课件下载,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PPT课件下载,.PPT格式;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的开端PPT课件2 下载地址:
         
      
        
                    
  • 高速下载地址:① 电信下载   ② 移动下载   ③ 网通下载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