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回复: 0

【原】大楹联贴红寺底村————全国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培训班在闻喜寺底村举行现场观摩活动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8-10 14: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3mgjqtodtm.jpg

q3mgjqtodtm.jpg

大楹联贴红了寺底村

——全国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培训班在闻喜寺底村举行现场观摩活动
党晓明  何沁学

c0e2g1jjy2v.jpg

c0e2g1jjy2v.jpg


pzascdhnxno.jpg

pzascdhnxno.jpg

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25日,国家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巡视员戴军带领全国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培训班学员在闻喜县寺底村开展现场观摩活动。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志峰,闻喜县委书记段慧刚,县委副书记、县长黄亚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引群,副县长李红民陪同观摩。

vymuuiyaduq.jpg

vymuuiyaduq.jpg

这天,天气清朗,气侯宜人,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200多名代表,在寺底村口下车时,当即被矗立在路旁的“寺底村——中国楹联文化村”高大醒目标志牌所吸引,纷纷用手机拍下这个在全国少见的农村标志牌。再步入宽敞洁净的村道,一股浓浓的楹联文化气氛扑面而来。大道两旁的电杆上和户户大门口都悬挂了醒目的楹联。观摩团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吉俊龙引领下走进村委大院,更是进入了“楹联的海洋”。闻喜县诗联学会文振西会长向观摩团详细介绍了寺底村楹联开路,文化兴村的情况——


寺底村于2000年由温顺等一批挚爰传统文化的骨干分子成立了诗联学会,提出“楹联开路,文化兴村”,立志要把当时村里无端告状、闹事的歪风扭过来。经过近20年努力,发展了100多名会员,把全村403户,1780名村民过红白喜事、孩子满月、老人祝寿、年轻人升学、参军,加上写春联、给文明户送中堂等联事活动全部包了下来,写了至少10000多副对联。他们充分发挥楹联的社会功能和时代价值,月月到县、乡学会参加“对联赶集”,天天在水泥地板上“对联打擂”,坚持学对联,赛对联,写对联,挂对联,送对联,用对联,把对联从网上、纸上、地上,写到了墙上、门上、街上、电线杆上、长廊上,写到老百姓的心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他们把楹联融入乡村振兴的五大战略核心,用楹联赞美新乡贤,倡导新规矩,呼唤新业态,美化新环境,引领新风尚,探索出一条以楹联为抓手,以新乡贤为骨干,铸民魂,正村风,以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的寺底模式,使这个古称“下了西柳坡,秀才比驴多”的文化村,实现了三大变:一是文化人由过去写状子变成了写对子;二是干群间由“内斗”变成了“内助”;三是由远近闻名的“烂杆村”变成了誉播全国的“标杆村”。村民们说了三个“对”:县委政府领对了,相关部门、市县学会和乡镇干对了,寺底村把楹联用对了。
观摩团接下来参观了四个考察点——
一、楹联壁  

cnc4eit05gl.jpg

cnc4eit05gl.jpg

村委大院的楹联壁两侧写着这样一副醒目的对联:“新时代让心儿美透;大楹联把日子贴红。” 上联写出了寺底人走进新时代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表达了广大农民对新中国、新时代无限感激的心声和感情;下联写出了楹联在寺底人心目中的位置之大,表达了他们用对联润心,把日子过红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整联既有强烈的时代感,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优美的文学性。楹联壁中间是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副主任,著名诗人、影视剧作家黄亚洲参观寺底后的题词:“中国楹联看寺底,寺底楹联最中国”,把寺底楹联提到了中国楹联标志的高度。
二、楹联墙、家风走廊  

kxxrudlbeu5.jpg

kxxrudlbeu5.jpg

楹联墙,包括党建引领篇、时代放歌篇、乡村振兴篇、国粹兴村篇、家风立德篇、廉风醒世篇、脱贫攻坚篇;新婚联、生育联、乔迁联、贺寿联、哀挽联。共7篇5类138副。家风长廊分两类:30副姓氏联,14副家风联。如党支部书记行引贵撰联“民心向党小康乐;国策惠农好梦圆”。会员潘开基撰联“应亲公婆为父母;好传道德给儿孙”。村民冯振庆撰联:“诚为一盏暖心酒;信是千秋立世根”。从党支书、村长到会员、村民,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家训家风编成对联,书之于壁,内化于心,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n5vvxqkogoy.jpg

n5vvxqkogoy.jpg

三、给文明户送中堂

f0qsxrk51jp.jpg

f0qsxrk51jp.jpg

闻喜诗联学会多年来坚持开展给文明户送中堂活动,并以此为原型拍摄了我国首部以楹联文化为题材的农村电影故事片《喜满堂》,开创了把当代楹联搬上银幕的先河。寺底村就是闻喜楹联的缩影。他们给文明户送中堂100多次,并首创“众星捧月”新式中堂。大家称赞送中堂活动褒扬了一个人、感动了一家人、教育了一村人、激励了一代人,为教化村民,匡正村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推进农村文明建设的一种好载体好形式,很受群众赞美和支持。冯天顺老人,1937年参加革命,曾任驻英大使馆参赞,离休后定居京。村里建学校时,他慷慨解囊,热心捐款,村民发自内心地写了许多对联以示感激。但如果把这些全寄给老人,显然无法悬挂。在村楹联学会潘笃学会长提议下,他们将“乡情无价”四个大字写在中间,再用小字把大家的诗联写在空白处,浓缩为一件精品。别具一格的“众星捧月”新式中堂就这样产生了。老党员武玉梅百岁寿庆时,他们搞了一次送中堂活动,老人非常高兴。2011年,102岁高龄的武玉梅老人去世了,村里又为她举办了隆重的“楹联葬礼”。家人在整理老人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发黄的纸包,里面有一沓人民币和一张纸条,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这些钱的用场:党费1000元、村委会500元、老年协会500元、村小学校500元、诗联学会500元。老人的儿子念完后,在场的人无不感动落泪。新乡贤吉平娟金凤还巢,自担任村长后,情系村民,兴企扶贫,出钱出力出智慧,为村风村貌的改变作出了很大贡献,村楹联学会和村民们给这位肯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女村长赠送了“众星捧月”中堂,表达广大村民对好干部的信任和乡村振兴的渴望……如今在寺底村争当文明户、争做文明人成了新风尚,能争得一次送中堂,成了村民的渴求。

sbsfm1nml32.jpg

sbsfm1nml32.jpg

四、楹联擂台赛

vk4f4zywwsp.jpg

vk4f4zywwsp.jpg

观摩团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会员们的楹联擂台活动。十几年来楹联打擂台已经融入寺底楹联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村委大院那块几十米见方的水泥地板便是最好的见证。每天清晨,会员们都会汇聚在这里,用粉笔在地板上交流对联,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今天结合欢迎观摩团文振西会长出句“喜从天外降”,会员们纷纷以“朋自远方来”“情自笔端流”“联自陌头红”对之,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戴军副巡视员深受感染,即兴出句:“寺底乡风美”,会员们当即对出了“中华德政新”“善田时雨浓”“联园硕果盈”等切时、切事的对句,引来在场人员的阵阵喝彩……
寺底村是这次全国农村培训班在运城观摩的三个点之一,是首个以“楹联兴村”面貌出现的。

eyxlyc21ql0.jpg

eyxlyc21ql0.jpg

戴军对闻喜县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闻喜乡村文化底蕴深、制度新、成效显,称赞寺底村的“楹联兴村”经验很有借鉴意义。他要求参加观摩学习的学员要认真把观摩中学到的有借鉴价值、可操作性强的经验做法应用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责任感、紧迫感,扎实做好乡村文化发展的各项工作。
寺底村的示范意义远不止这次全国观摩活动。先是运城市委书记刘志宏年前到此视察,在社会引发关注,平陆、稷山县等不断派人来参观学习。春节前后,寺底楹联村更是一路飚红,中央各大新闻媒体《人民日报》、央视七套、《光明日报》、《农民日报》、《半月谈》等都派出大批记者,在运城采写的乡村文化和文明建设大篇幅报道中,寺底都相当突出。“寺底村楹联文化现象”在闻喜桐乡大地、在运城“古中国”这片沃土中崛起,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沐浴下,闻喜县委县政府长期坚持“文化兴县,楹联先行”的结晶,是运城楹联文化走进国家层面,走向全国的突破口和标志,它将激励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楹联传承发展,更给各级楹联组织和广大楹联人为矢志不渝地弘扬国粹增添无穷动力。
第十七届中国楹联论坛 论文 回顾
联·论文‖杨振生:河东流派的文化自觉与时代使命——从“初现端倪”到发展壮大
联·论文‖王庆新:刍议河东流派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向
联·论文‖ 汪星群:新艺术流派  大文化担当--从河东流派看楹联文化发展
联·论文‖欧阳飞跃:清襟凝远 妙笔纵横——“湖湘楹联七子”流派浅析
联·论文‖王家安:由岳民立先生新型楹联理论兼谈楹联学科体系建设
联·论文‖文振西:发展大楹联 功夫在联外——兼论河东流派的创作风格及发展路径
联·论文‖吕可夫:左撇右捺撑起上仄下平——“河东联派”产生的重要启示
联·论文‖ 曾小云:传承清联写作技艺 攀登楹联艺术高峰
联·论文‖ 周永红:试论对联流派之构成要素以及当今准“流派”现象之实质与意义
联·论文‖巩行远:运作楹联能做大——— 山西运城市楹联文化及其“河东流派”现象的文化感悟
联·论文‖王永江:对以“中楹流派”为代表的网络对联风格变迁的探析
联·论文|严海燕:王天性、徐熙彦对联创作合说
联·论文|朱天运:河东联派的语言特色
第十七届中国(运城)楹联论坛暨楹联流派与楹联文化传承发展——兼论河东流派研讨会纪要
第十七届中国楹联论坛论文集前言

4ldfaka4oti.jpg

4ldfaka4oti.jpg

乔应甲楹联艺术全国论坛  论文选
联·艺‖叶子彤——乔应甲对联作品之艺术技巧
联·艺‖王庆新——直面社会人生的谠论诤言——乔应甲联语内涵理义特征浅识
联·艺‖马长泰——乔应甲楹联的文学价值初探
联·艺‖龚联寿——乔应甲《半九亭集》初探
联·艺‖杨振生——《半九亭集》的联史地位及联语风格
联·艺‖余德泉——一部具有历史和学术双重价值的楹联典籍——《半九亭集》楹联初步探讨
联·艺‖陈树德——《半九亭集》的重大意义
联·艺‖明乔应甲《半九亭集》中所反映的民本思想
联·艺‖曹克定——读乔阁老“偶感”联
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作品展播
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及金奖获得者作品
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提名者作品展播(上)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提名者作品展播(下)河东楹联网视频 精 选
【视频】配乐诗朗诵——如果,他仍健在  作者:杨振生  朗诵者:安育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