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回复: 0

【原】金家庄沉思录(三)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27 08: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viwl31tzrft.jpg

viwl31tzrft.jpg

vc5bcj1ewum.jpg

vc5bcj1ewum.jpg

我走出村子的时候,他们都还在。他们走出去了,我却每每在这里独步。——题记白也泊池往南一条大路。它不是人们下地的唯一,却是犁耙归来耕牛的必经之路。夏秋时节,犁头遍二遍地时,一日两套,卸套归来,牛乏人困。但一闻到水味,牛便争相狂奔,一头扎进泊池西饮个够。这个时候任你用啥办法,也赶不起它们。那情景倒映在水中,晚霞的红光随涟漪荡漾不已。队里的耕夫常会站在岸上微笑着,一边欣赏一边告诉我们:渴了谁也拦不住,牛不喝水强按头可不行。这时候,东岸浣洗的女人,被牛群渴饮的猛烈酣畅或饮后的满足和悠闲所吸引,手中湿水的衣衫和肥皂常会脱手,滑进深水里。这时候她们便想起了黑娃。黑娃声叫声应,心想必达。白妮也脱手,但她不用开口。好像黑娃总在那儿候着。那一天已近中午,太阳把树的影子就要收到极致了。知了在身后的树上叫个不停,白妮一回头,一大块肥皂便跳进了水中。水花儿凋谢,水圈儿扩散,如她的惶恐和无奈。水花再怒放的时候,一只黝黑的手纂着那块肥帛挺到跟前。她抿嘴一笑,左手接过肥皂,右手在衣服上掠起一把白沫,一划就抹在那黝黑的额头。他接着往上一拥,伸出左手,把一抹黑泥擦上她白白的额头。黑白相间,周围没了聒噪,知了的欢叫也停了。“扑通”一声,石头把水面砸了个大窟窿。知了都飞远了,白妮爹站在岸边,开始插手骂狠:臭小子!看我打不死你。再骚情,腿给你打折……。黑娃早钻入水中,等露出头已在泊池对岸。岸边来了许多被惊到的人。当黑娃在众目睽睽中走上岸,穿上衣服,黑娃娘已闻讯赶来。她一把拉起黑娃向南岸走:走!你驾事,你驾事,我今天看着,你把他打死。黑娃娘今天真有劲,黑娃怎么也挣不脱娘的手。人们有的上前拉挡着,黑娃娘推开众人:来,就今天,你打一下试试。另一些人开始数落白妮爹的不是。白妮爹起初不服,见犯了众怒,看孩子也不向着他。一扭身双手拉着白妮往水里推:你长大了,我引不了你啦。白妮蹲下身,驾着胳膊放声大哭起来。大伙一下子没了闹情,也没了话头。事后,我们都怨恨白妮爹的作派。村中的老人却称道白妮爹:做得好。赶来泊池喝水的耕牛越来越多,它们一群又一群,一拨又一拨,好像比赛着要把水喝完一样。大人孩子都忙,到泊池里戏水的人越来越少了。村里来了砖瓦匠,村东起了砖瓦窑。泊池的水更不经用了。不知谁起的头,一哄而上,家家户户在门外都挖了水窖。源头的水少了,遇到春旱夏旱,泊池里的水就少。那一年麦罢,泊池水只剩几盆了,周边的黑泥裂了口,翘了皮。几户人家和黑娃一样,没钱买足够的化肥。他们把能想到的土肥都拉到了责任田。有人便盯上了那一池黑泥,那黑泥有一锨把深,他们挖出来放在岸上,凉干打碎,拉到地里。黑娃在他娘的催促下加入他们。直到深秋,才下了一场少有的大雨。谁也没料到:满满一泊池水,十多天便不剩了点滴(当时没有人意识到那层黑泥是泊池的命根子)。随后它便成了经常断顿,靠天吃饭的乞讨者。人们趁墒匆匆种上责任田的庄稼,又匆匆到城里打工去了。

twljwmyolx1.jpg

twljwmyolx1.jpg

第二年暮春,家家开始捋洋槐花做菜啦。村子里像烧开了锅的水——白妮爸妈来了。村里的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不能给——白养了这么大,有的说人家的就是人家的——血脉连着呢,有的说他落实政策了有钱,让他出抚养费——容易吗?我们猜测着白妮不会跟着走吧?我们第一次走进了她的家,几间土筒房,地面凹深,墙壁坑凸不平,站在客厅抬头透过瓦缝能看见几块天。西头喂着牛,挂着草帘子,却挡不住外溢的牛粪味。东边显然是一家人的卧室。从她家出来,我们和黑娃一样,一句话也不想说。事后,人们问起来,白妮爹说:啥也不能要。人家的闺女咋不让走。见谁都得养着。有情了她想回来看看都可以。没条件不回来咱也不能计较。村子里常住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多数时间寄居在城市里,或打工或做生意。只是在过年或是家里有事了,才回到村子里。白妮是城里人,这里只是她长大的地方。有人说乡村是城市的爹娘,想一想也是: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周总理组织十万上海孤儿寄居到内蒙古,草原人成了他们的亲阿妈。十七年前非典突现狰狞,村里的人纷纷离开城市,虽然隔离在村外七日,但哪一顿饭不是家里人送的。现在新型冠状病毒乍起,村民尤其是湖北回来的人都蜷居在村子的家中。母亲居住在村里,相距不过十多里地。因村庄附近从南方返家的人多,我却不能回到家中。已是正月十二,每日打电话总也慰藉不了自己的担心和思念。母亲也常打电话来:十多天啦,馍有没了?芫荽没了吧?末了总是说村里喇叭说了,村口有人,不让回来。回不来就算了。真不知道,假若将来有一天村庄真的消失了。村子的人们,再遇到难处可有安渡的港湾。国家启动乡村振兴计划,省里县里乡里也多有举措。但乡村振兴的主力是生兹长兹念兹的农民。群策群力,找到合适的产业,人人尽责,我们的村庄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当然村庄振兴需要科学地规划,再不能凭一阵子的臆想臆断——瞎折腾。就像十几年前村东的泊池。当时在原址扩挖,水泥硬化,做了个大方池子,想当灌溉田地的水源。柳树没了,雨水也没积住,地头的管口自然也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现在有的还成了人们耕种时的羁绊。没了水的泊池,岂不是:白也......未完待续......

ub3xvriw2zp.jpg

ub3xvriw2zp.jpg

金丰先作品集锦红包的冷遇梦回五里坡
起土坑的变迁滨河公园夜游去认养一棵果树吧金家庄沉思录(一)
金家庄沉思录(二)
枯红色的阳光(外一首)

1rdwvzyvzfu.jpg

1rdwvzyvzfu.jpg

作者简介:金丰先,笔名金家,洛宁县金家庄人,教育工作者,中共党员。工作之余喜阅读爱散步,有文字发表多个网络平台,偶有获奖。

eeyphpdjmkd.jpg

eeyphpdjmkd.jpg


洛宁城事媒体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