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回复: 0

2012再次出现的宇宙黑洞令科学家甚是兴奋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2154
发表于 2020-7-27 01: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gs0fjzlhj.jpg

tags0fjzlhj.jpg

          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当恒星的半径小到一定程度,小于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由于黑洞中的光无法逃逸,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然而,可以通过测量它对周围天体的作用和影响来间接观测或推测到它的存在。黑洞引申义为无法摆脱的境遇。2011年12月,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黑洞“捕捉”星云的过程。
          黑洞热力学,或称作黑洞力学,是发展于1970年代将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应用到广义相对论领域中黑洞研究而产生的理论。虽然至今人们还不能清晰地理解阐述这一理论,黑洞热力学的存在强烈地暗示了广义相对论、热力学和量子理论彼此之间深刻而基础的联系。尽管它看上去只是从热力学的最基本原理出发,通过经典和半经典理论描述了热力学定律制约下的黑洞的行为,但它的意义远超出了经典热力学与黑洞的类比这一范畴,而将强引力场中量子现象的本性包含其中。
          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恒星的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塌陷,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体,同时也压缩了内部的空间和时间。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由于高质量而产生的力量,使得 黑洞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黑洞开始吞噬恒星的外壳,但黑洞并不能吞噬如此多的物质,黑洞会释放一部分物质,射出两道纯能量——伽马射线
       

qm0kjjj55ji.gif

qm0kjjj55ji.gif

          美国宇航局“雨燕伽马射线探测器”在例行扫描,距离地球约40亿光年的天龙星座时,发现其内部出现一个神秘的能量源,而这股神秘的能量正是来自某个黑洞的中心,经过科学家分析,这个黑洞竟然正在吞噬一颗恒星。整个过程被探测器全部拍摄到,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宇宙事件,概率甚至低到只有每1亿年才有可能被发现一次。
          有趣的是,整个过程还伴随着一些曲折的情节,天文学家最初认为这只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伽马射线暴发,但是经过数月,能量依然在高密度释放,于是科学家意识到原因肯定不是原想的那么简单,必然隐藏着更神秘的力量。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教授Joshua Bloom认为:这是一个极其不寻常的天文事件,这个超级能量束释放大约从3月24日开始,到现在已经超过两个多月了,能量还是源源不断的释放,并且没有衰减迹象
       

ceinpzlm4gf.gif

ceinpzlm4gf.gif

          美国宇航局同时也动用了哈勃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对这个神秘的能量释放源进行探测。并且最终确定了,这是一颗恒星在被超大质量黑洞吞噬的时候释放出来的。黑洞撕裂恒星的过程中,被撕扯下来的大量物质会在黑洞吸积盘上形成质量漩涡,就像水池放水时产生的漩涡一样,将释放大量的能量。
          这个黑洞可能是另一类型的黑洞,它不像普通黑洞那样见到物质就直接吞噬,整个事件更像是随机性的吞噬行为。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星系之中,但其发生的概率非常的低,并且很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发生,所以被观测到是一种概率极低事件
                         推荐你看科学家捕捉到恒星的濒死尖叫 休眠黑洞或已苏醒天文学家观测到恒星终究会被黑洞吞噬黑洞是否存在时空隧道 黑洞出口是什么NASA观测到黑洞极端事件 光线成功逃脱神秘流浪行星不围绕恒星公转 或因黑洞影响引力科学家发现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 相当于太阳的500倍科学家发现数百个黑洞区域在太空中聚集着115亿光年外巨型黑洞爆发 释放超强类星体喷流墨西哥发现的"黑洞"少女证实了美洲人起源假说NASA 发现史上最小的迷你黑洞 质量不足太阳3倍银河系发现千岁黑洞 或形成于超新星爆发遗迹银河系中心有一颗大黑洞,天文学家在其附近发现也有恒星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