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回复: 0

美军上尉参加中国地道战秘闻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2154
发表于 2020-7-26 21: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4年7月,美军观察组从重庆到延安,受到边区军民热烈欢迎。年底,观察组负责人包瑞德向中共提出,可否派上尉杜伦赴冀中地区考察八路军平原游击战特别是地道战的情况,毛泽东爽快地同意了。
         
        在晋绥、晋察冀等根据地八路军的掩护下,1945年初杜伦上尉进入冀中地区。1月21日,冀中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高存信和冀中军区政治部《晋察冀画报社》石少华一行八九人要从安国赴九分区考察,杜伦获准与他们一同前往。
         
        大家都身着便衣,杜伦个子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身特大号的蓝棉衣给他换上了。为了保密和安全起见,大家找了一辆花轱辘篷车,让他坐在里面。傍晚时分,一行到达九分区机关所在地任丘边关村,高存信等人引导杜伦参观了地道,便休息了。睡至半夜,忽闻枪声,原来是河间一带的日军向边关村袭来,分区遂决定向河间、任丘交界的皮里村转移。皮里村距边关村仅10余里,也有地道。到达皮里村时,已是凌晨两点,一行人住进了一户姓娄的“堡垒户”家中。娄家在村子的北头,是一个四合院,房东让他们住北房,自己住东房。
         
        黎明前,突然响起了枪声,大家翻身而起,准备行动。高存信先到院内听听动静,知道鬼子已经进村了,便回到屋里,让杜伦和马翻译立刻到东屋钻地道。杜伦由吴英民、马翻译带领,迅速钻入地道。杜伦个头大,下洞时费了点劲儿。就在他们钻地道的时候,院内南平房上已经爬上来几个鬼子,朝着东屋、北屋打枪。高存信手持双枪,掩护大家钻入地道,向鬼子连开几枪,然后也跃身钻入地道。日军进入东屋,发现了地道口,便向里面开枪。高存信进洞后,遇到了自己的警卫员和石少华,才发现自己这个方向是个死洞。幸好吴英民、杜伦他们钻对了方向,进入了左面安全地段。高存信3人只好回到地道入口的拐弯处,伺机转移到左面去。上面的鬼子大喊大叫:“你们已经被发现了,快出来吧!”见许久没有动静,鬼子朝洞里扔了颗手榴弹,然后逼着一个伪军下洞。伪军不敢抗命,战战兢兢下了洞,当即被高存信击中腿部。受了伤的伪军大叫:“不好啦,打中我了!”上面的伪军急忙把他拉了出去。高存信3人利用这个机会,迅速跃过洞口转到了左面地道里,与杜伦、吴英民会合。
         
        日军发现了杜伦未来得及带走的照相机、日记本和地图,断定洞内有外国人,决心俘虏这个外国人。但日军在地道口已吃了亏,不敢轻易下洞,于是向洞内灌水,但地道里挖有很深的储水池,日伪军累得气喘吁吁,也不见效果,又用烟熏。高存信指挥大家用棉袄堵塞主洞,使烟经支洞,从通气孔、?望孔排了出去。为防止鬼子施放毒气,洞里每个人都把包头巾用自己的尿浸湿,准备一旦鬼子放毒时捂在嘴上。鬼子们折腾半天,一直未能得逞。杜伦从未经历过如此奇妙的战斗,又好奇,又害怕,看到高存信他们不慌不忙,也逐渐镇静下来,站在八路军战士身后观察事态的发展。
         
        黄昏时分,从地道里听不到地面上日军的动静了。这时,地道中传来分区的通知:“敌人已经撤走,可以出地道了。”钻出地道时,天已黑了下来,大家在地道中一共呆了十二三个小时。
         
        进了屋子,看到房东娄大娘包着手躺在炕上,一问才知因她未来得及钻地道,被鬼子抓住,硬逼她交待北屋外国人藏在哪里、地道干线经过哪里。娄大娘一口咬定:“不知道!”鬼子挥刀向她砍去,娄大娘伸手遮挡,手指被砍掉,当即昏倒在血泊中。当她清醒过来,鬼子又逼问她,娄大娘还是那句话:“不知道!”杜伦听了这个情况,连忙竖起大拇指:“伟大!伟大!”
         
        分区司令员魏洪亮的爱人萧哲,抱着小孩进了地道。由于孩子不习惯地道的黑暗,哇哇大哭。萧哲担心孩子的哭声暴露地道的位置,影响大家尤其是外国友人的安全,硬是死死堵住孩子的嘴,以致孩子因窒息而死。杜伦听马翻译说了这件事,感动得又竖起拇指,连声对悲痛的魏洪亮夫妇说:“太伟大了!你们为我、为大家的安全付出了牺牲!”
         
         
        不久,杜伦又亲身参加了一次地道战,他深有感触地说:“能以如此巧妙的方法坚韧地同日本人作战的军民,必将取得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