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回复: 0

[图文]揭露险象环生的日本政府投降内幕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2154
发表于 2020-7-26 2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2l4nmfwa0i.jpg

n2l4nmfwa0i.jpg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在此前一周内,主战与主和两派各执一词,数次会议争论不休,议而不决。虽经天皇圣裁又圣裁,主战派仍阳奉阴违。其追随者发动“起义”,追杀大臣,包围皇宫,搜查天皇录音,几使《终战诏书》不得广告。
        着手收拾时局,主战主和两派各执己见
        反法西斯抗日战争胜利在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等西方国家纷纷对日宜战,日军从战略优势顶峰滑坡。特别是中国军民拖住了百万日军,使之深陷泥谭而不能自拔,人力物力消耗无穷,随着时间推移,败绩接踵,至1944年夏,日本吹嘘的“绝对国防圈”被摧毁,本土处于盟军飞机轰炸范围之内。挑起太平洋战争的东条英机内阁,眼看日本败局已定,被迫宣布倒台。
        新上台的小矶国昭内阁,接收的是一个内外交困的烂摊子,苦苦支撑了8个多月,终因回天无力而自请辞职。1945年4月5日,铃木贯太郎出任内阁首相,组阁未及一个月,传来噩耗:希特勒战败自杀,德国投降。
        鉴于日本的战争能力丧失殆尽,已如大厦之将倾,铃木经上奏天皇准允,着手制定收拾时局、结束战争的对策,随之向驻苏联大使佐藤发出训令,令其婉请苏联政府出面调停。
        佐藤的复电颇有点不祥之兆,称训令到达莫斯科时,斯大林及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等要人,正准备出发参加国际会议,故而一时无法得到具体的答复。
        7月26日晚上,由美、中、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向世界播出,其旨要是敦促日本投降:盟国将给予日本的最后之打击,不至其停止最后抵抗不止;日本应尽速决定一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否则,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次日早上6点钟,日本海外广播局,监听到了又从旧金山播出的《波茨坦公告》。
        10点钟,日本内阁六巨头举行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日本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内阁六巨头是为首相铃木、陆军大臣阿南大将、海军大臣米内大将、参谋总长梅津大将、军令部长官丰田大将、外务大臣东乡。会上,首相铃木、外相东乡申述理由,认为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是不明智的。而以陆军大臣阿南为首的军方人士,坚决主张无考虑余地。
        屈服于多数的军方的压力,铃木于28。日代表日本政府,向新闻界发表谈话:政府的态度是默杀《波茨坦公告》。日本及世界舆论评论说,所谓“默杀”,亦即不予置理,默然无视,是另一种形式的拒绝。
        以后几天中,日本急切地等待苏联的答复,把希望寄托于苏联的斡旋。
        美国得知日本拒绝《波茨坦公告》后,把对日本“最后之打击”付诸行动,于8月6日向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广岛几成平地,数十万人丧生。以阿南为首的主战派仍不甘示弱,为防动摇军心,以图再战,有意贬低原子弹的威力与破坏作用,由他签发的陆军部的公告中是这样说的:美国的B—29型轰炸机空袭了广岛,使用了一种新型炸弹,造成了重大损失。
        期待既久的苏联的答复终于来了——不仅是断然拒绝调解,更是始料不及的对日宣战!
        那是在8日下午,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应苏联政府通知,前往外交部会见莫洛托夫。佐藤暗暗祈祷是好的消息,为营造友好气氛,一见莫洛托夫的面,就笑容可掬地问好客套,以至显得低声下气地巴结逢迎。殊不料莫洛托夫十分冷淡,神情严肃地打断他的话,念了一篇简短的声明,即对日本宣战。
        日本政府尚未来得及对苏联的声明作出反应,9日凌晨,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分三路越过中苏边境,一举击溃日本关东军。同日,中国军队全线反攻,展开对日军的最后一击。
        外相东乡将苏联对日宣战事奏告天皇,请求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天皇早在美国投下原子弹之时,业已产生了停战的愿望,于是嘱东乡转告铃木首相:“鉴于敌方使用了新型炸弹,日本已没有力量再打下去了,应尽早努力结束战争。”他又通过内务大臣木户指示铃木:“应尽快收拾战局,我个人的安危是次要的,务必不能重演广岛的惨剧。”
        9日上午10点半钟,铃木再次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他在传达了天皇的话后说:“广岛已被摧毁殆尽,苏俄军队又大举入侵满洲。皇军实际上已无法再战,依我个人的看法,除了接受《波茨坦公告》,没有别的出路,诸位的见地如何?请各抒己见。”
        难熬的一阵沉寂后;海军大臣米内先开了口,但也只是问号而非明确的表态:“是把盟国的公告作为通牒接受?还是要求条件?”
        阿南抢在铃木前情绪激动地说:“条件当然要讲,无条件投降是不能接受的。”
        铃木沉吟着道:“如果要讲条件,不妨提出来商讨。”
        “首要的一条,是保留天皇体制。”参谋总长梅津的话一出口,众人均表赞同。
        阿南补充新的条件:“再有,盟军对日本的占领应尽量避免,万不得已时,只能作小规模象征性的占领,东京必须除外;皇军武装的解除,对所谓战犯的处理,由日本负责,盟国不得插手……”
        正在这时,内阁一秘书匆匆而入,向铃木首相耳语了几句。铃木一愣,默默点了点头,随即不无惊恐地宣布:“美国飞机在长崎又投了一颗原子弹。”
         
        四座愕然,东乡更显焦急:“宝贵时机不能再错过,日本已危如累卵,若再拖延,更加不可收拾,故我认为,条件不可多提,提多了盟国完全有可能拒绝而作最后攻击。”
         
        “日本还没有打败。如果敌人进犯本土,必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阿南气势汹汹。丰田、梅津等异口同声附和。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到下午1点,仍是势均力敌三比三,铃木、东乡、米内主张接受无条件投降,阿南、梅津、丰田坚决反对。铃木于是宣布休会,交内阁会议讨论。
        草草午饭毕,内阁成员在首相官邸举行,上午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的与会者都是阁员,内务、农商、军需、运输等大臣也都参加。
        会上,多数人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但是有一个附加条件:保留天皇以维持国体。他们之所以选择投降的理由是:冲绳已成了美军进攻九州的桥头堡,美舰已开始炮轰沿海城市,国民已精疲力竭,日本已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力量和手段了,若不投降,必是玉石俱毁。
        阿南暴躁地嚷道:“够了,够了,这些情况谁都知道。我本人及我的忠勇部下,都有一个信念,就是不管形势如何险恶,非打到底不可,宁可玉碎,决不投降!”
        听了阿南的话,阁员们暗暗吃惊,他们想起了令人心寒的前车之鉴:1936年2月26日,力主对外扩张的少壮派军官,因不满内阁在侵华问题上采取“缓进”方针,发动了兵变,打伤了主张“缓进”的大臣,连首相也差点丢了性命。而今,政府如果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下层官佐必群起反对,又将重演悲剧。
        在阿南、丰田、梅津等主战派恫吓下,相当部分阁员或收回了原先的观点,或沉默不语,内阁会议开到深夜 10点钟,以不了了之宣布散会。
        御前会议“圣裁”,主战派阳奉阴违
        陆军是战时日本的支柱,凡对外重大决策,往往以陆军意见为主导,陆军也因此而目中无人,独断专行,如不能满足其愿望,即采取暗杀手段,甚至发动兵变。铃木首相虑及这一点,与东乡外相私下商量:只有采取一项无先例可循的措施,才能打破僵局,就是奏请天皇召开御前会议裁决。利用天皇至高无上的威望,使陆军的首脑阿南、丰田、梅津等就范,制约住了这几个,他们的部属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两人于是一起入宫求见天皇,道明来意。天皇准奏。
        决定日本是战是和、命运攸关的御前会议,在御文库地下防空室进行。与会者除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的内阁六巨头外,又增加了枢密院议长平沼。
        会议开始,铃木报告了前两次会议情况: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意见分歧,分成三比三两派,内阁会议又无结果,要求与会者表明态度。 众人个个表态,无一遗漏。 外相东乡:如果敌方能保证不触动国体,投降刻不容缓。
        海军大臣米内:同意外务大臣的意见。
        陆军大臣阿南:日本必须打下去,胜负要到保卫本土战打响才能见分晓。即使投降,除保留国体外,另三项条件也须坚持,亦即关于同盟国军队对日本的占领应尽量避免;皇军武装的解除、所谓战犯的处理,由日本负责。
        枢密院议长平诏:除了必须保留国体外,也不妨要求就三项条件进行谈判。
        军令部长官丰田:主张打到底,如果不是由本国军官解散军队,不能保证下属的行为。
        参谋总长梅津:日本仍是敌人的有力对手,现在就五条件投降,有愧于阵亡将士。
        仍是各执一词,难能统一。铃木即宣布由天皇“圣裁”。
        以前的御前会议,都先由内阁或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作出决议,当着天皇的面通过。而这次完全例外,事先没有什么决议,直接由天皇定夺,这在日本现代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故而与会者大都感到突兀与惊愕。
        天皇悲怆地说:“国力疲惫。难能再有力量保卫本土,再打下去,只能使日本生灵涂炭,朕同意按外相提出的条件,接受盟国公告。”并含泪继续说道,“在此忍无可忍之际,解除忠诚军队之武装,使昨日尚效忠于朕者,明日即成为战犯,于情实有不忍,但为国家前途计,亦为不得巳之事。今日应以明诏天皇在遭受三国干涉时之心境为楷模。”
        天皇说完,脚步沉重地离开了地下室,众大臣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无不黯然涕下。
        根据日本宪法,只有内阁有权批准投降。铃木惟恐夜长梦多,连夜把内阁成员召来会议,宣布了天皇“圣裁”,全体阁员一致表示服从,至10日凌晨4点,拟定了求和电文的措词。
        10日上午6时,外务省将求和电文分别发给驻瑞士公使加濑与驻瑞典公使冈本,向他们通告了天皇的态度和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决定。要求两人将求和电文通过瑞士、瑞典这两个中立国家,转达给美、英、苏、中四国,同时附加一项谅解:上项公告并不包含任何要求有损天皇陛下为至高统治者的皇权。
        为使盟国方面尽早知道日本求和的信息,外务省还通过同盟通讯社及广播协会,秘密向国外广播了求和电文。
        对国内,内阁决定暂不公布天皇“圣裁”,也不公开已发出求和电文事,只是含糊其词宣称:不久政府也许会公布与前不同的重大决策,希望全体国民克服有碍于国体完整的任何困难。然而与此同时,陆军大臣阿南又发布公告:苏联终于入寇皇国,不论明天如何粉饰,其侵略与称霸大东亚之野心昭然若揭;事已至此,夫复何官?只有毅然决然将维护神州之圣战进行到底,即使食草、咽土、露宿也在所不惜……
        事实是主战派阳奉阴违。也在10日上午,阿南向陆军省课以上军官传达御前会议作出投降决策时,言词中流露对主和派的愤懑,称自己被逼接受“圣裁”。他一手提拔的一批少壮派官佐立时沸腾起来,大吵大闹,还有哭的,表示反对求和,宁愿战死,又大肆辱骂主和派。其中的代表者为烟中少佐、井田中佐、椎崎中佐,以及阿南的妻弟竹下中佐。
        在阿南的默许下,这伙少壮派军官私下里起草了一份公告,以阿南的名义播出。于是在同一天里,日本国民听到了内容迥然不同的两项文告。
        11日,这个公告竟然在报上登出来了,首相铃木大为震惊,立即奏告天皇。天皇召见阿南责询。阿南并不认错,而是解释说:“对圣命绝对服从,然在投降生效之前,陆军理所当然要继续战斗。”
        天皇对阿南申述的理由难置可否,阿南变更加厉,以参谋总长梅津、军令部长官丰田策划,以日本大本营的名义,向国内外日军,包括中国派遣军下达了继续作战的命令。
        8月12日凌晨,日本从美国的无线电广播中,收听到了同盟国对日本求和文告的立场。两小时后,又收到了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代表四大国请瑞士转交日本的声明:自日本投降之时起,禾皇及政府的统治权限,应置于盟军最高统帅管辖之下,其最后的形式,应遵照《波茨坦公告》,根据日本国民的自由意志决定。
        显然,四大国对日本维护天皇地位的要求未作让步,坚持投降是五条件的。
        时阁举行紧急会议商讨对策,阿南为首的主战派趁机发难,对主和派大加讽刺,并以维护国体遭盟国拒绝为由,坚持拒不投降。外相东乡见势不妙,建议等收到盟国照会原本后,再作认真研讨。铃木心领神会,宣布休会。
        因担心陆军有不测之变,铃木建议天皇亲自颁发诏书,天皇表示:“必要时,朕将义不容辞。”
        铃木的担心并非多余。陆军省里,烟中等少壮派军官围住阿南,七嘴八舌:“不准投降,不然,你这个陆军大臣应该自杀!”阿南声声长叹,一言不发。这一群人去见梅津,也是声势汹汹,并要求梅津与阿南公开声明反对向盟国投降。
        阿南与梅津答应了少壮派的要求,联名向日本大本营的直辖司令官发去电令:陆军认为敌方之回答,违反我国体维护之真意,决定断然拒绝、坚持继续战争,尚盼各军断然向作战任务迈进。
        这两人又拜访各皇族,要他们一起出面,请求天皇改变停战求和的主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