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回复: 0

【原】千年不老之高家岔(四)平川走马 || 作者 安保中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25 10: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年不老之高家岔
——平川走马
作者    ‖    安保中
    现今,高岔人们居住的中心区位,其实是多年来逐渐上迁而形成的。这个有自然的原因,主要是地震毁坏导致河进人退。也有政治的原因,如上世纪70年代,全国兴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居住分散的人家集中并修建了居所,这种格局到现在基本没有大的改变,如现今高岔“阳山”一带居住的人们都是那个年代修建的家(如前面卫星截图所示)。但从历史自然演变的角度来看,高岔在宋、元时期,其中心生活区域并不在现在的这个区域,而是在“走马坪”一带。
这个“走马坪一带”,包括现在的走马坪、枝家岔的下岔、上阳屲、崔家大湾、张家跌咀、姚家老庄和杏树坪等一大片土地范围。
那个时期,高岔与走马坪可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岔仅仅是一个岔,不一定有人居住,或少有人居住,而走马坪所在位置则是当年人口集中的区域。
“走马坪”这三个字,是高岔所有地理坐标中最让人难以捉摸和充满想象的地名。从名字上看,它不同于别的静态的地理坐标,它是动态的,它的名字折射出的是历史、是故事、是悬疑,也许,透过它,呈献给我们的是,那曾近有过的一段辉煌岁月,或者一段难忘的历史片段。
“走马”在古代也叫“跑马”,是骑着马跑的意思。“坪”是指黄土高原上、或山区的平地。连起来解释,“走马坪”寓意就是骑着马在平地上奔跑。
关于“走马”二字,在古代的边塞诗词中“出镜率”颇高,唐代王维有“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岑参有“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宋代柴元彪也有“去年走马章台路。送酒无人,寂寞黄花雨”佳句。至于“走马”的成语则更多,如:走马观花、走马上任、飞鹰走马等。
地名,多数都是有所指。如果曾经有那么一次、或有一个人骑着马在这片土地上飞奔过,而便将这个地方起名“走马坪”,这在常识上不多见,除非是皇帝(中国历史上有过皇帝走马后将地名改为“走马什么什么”的先例)。
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在历史长河的某段岁月中,有很多的骑马人或马群在此奔跑。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应该只有军队的骑兵。于是,结合前文,我得出“第一个推猜”:高岔在宋代的时候也许就驻扎过军队,他们在“堡子梁顶”筑起烽火台的同时,在山下驻扎少量骑兵部队,且在无战事的情况下,日日扬鞭策马与此坪,目的就是锻炼马力和提高战士的骑射之术。
久而久之,“走马坪”这个名字便从无到有,一直被人们叫到今天。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高岔还有很多平地都适合于跑马,如现在的“杏树坪”,怎么单单来到“走马坪”的这个“坪”来跑马?
这有三个基本前提,一个是“坪”要大,一个是附近必须有足够量水源,三是要有宽而长的道路。
现在的村人都知道,目前的“走马坪”这三个条件都没有了。
但当时间向后回退1000年时,我们会看到另外一番景致:
这里,没有现在的河湾(连“枝岔”当时也没有河),“走马坪”向西与“阳屲”连成一体,中间只有一条小沟,就像现在村里阴山到阳山的那条平沟一样,一跨就过。向南不仅与“枝岔”连成一体,而且还与“唐家河”山咀也连在一起。大片平整的土地一直往前延伸直到快到“瓦家岔”的岔口,才被从东向西而来的“仓哇河”斩断。
还有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那就是现在“张家跌咀”所在的山,当时也没有现在这样凸前,至少在那时这座山应该在“姚家老庄”附近,现在比过去起码前移了50—100米(原因下文再论)。
没有了河,也没有了山的前移,这个地方便成为大而平的“坪”地,就有可以策马扬鞭的基本条件。
回答完了第一个前提,也就是有一个大的“坪”后,再看第二个前提,这就是水和水源。
高岔其实不缺水,高岔的水在地表之下,那里有看不见的千年涌动着的甘泉,高岔的地下水质应该很好,其品质不亚于会宁名山“铁木山”所蕴藏的矿泉。过去,村里的人们常常喝井里打上来的生水,但从不会闹肚子,可以说,像我年龄一样差不多甚至比我大的人,都是靠它的喂养长大的。
这在这方土地上算是一个奇迹。
高岔之所以成为高岔,蕴藏了那么多的历史沉淀,多数都与其水有关联。
扫描方圆几十里,看看那个村子有这个福分(枝岔除外,它实际和高岔连成为一体,同一水系)。甚至于走遍全会宁县的各个角落,钻地几十米,要么无水,要么苦水,苦的连牲畜都不喝。而上天唯独青睐这块弹丸之地,将一汪汪清泉分羹给高岔,难道说不是上苍的特殊恩惠吗?
高岔,在任何地势稍微低洼的地方挖下去,十几米就有可能挖出一口甘甜的井水来。
“水层浅、品质好、渗水量大”,是高岔村“水”的显著特质。一口井,如果维护保养好的话,往往可以养活几十号人。
如今在高岔浅浅的河湾里,依然可以看到有很多的“犯眼”,实际上那是地下水向上涌动而形成的一个个“泉眼”。这些涌出的涓涓泉水,流过之处,滋养了一种特殊的绿色天然食品,当地人叫“咸菠”(土语:寒菠),用它可以入菜,做成咸菜、凉菜、酸菜等都是上佳的营养美食。如今在会宁县城的各家餐馆里都有这道菜,据说因资源稀缺而价格不菲。

uz3mfchfi4i.jpg

uz3mfchfi4i.jpg

lmofvg4obtn.jpg

lmofvg4obtn.jpg

(高岔河湾及绿色食物寒菠——李宗义拍摄于2016年5月)
水从山势。高岔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而“走马坪”正好位于西南角的低洼地带,在当年,应该是水资源异常丰富之地。
这也为当时军队走马后,人马用水提供了方便。
最后一个“前提”,再不多言。如前所讲过的,这里既然是当时人们的主要居住区,交通应该四通八达,当然跑马的道路自然就不成了问题。
在中国的古代,维系一个村政治、经济、人口的链条永远都是有那么一户大户人家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户越大,影响力也就越大。就算是当时的高岔人口再多,也是由大户人家所主宰。所以说,那时的走马坪,一定有大户人家在主宰这片土地,他们雇佣长工佃户,养殖骡马牛羊,享用这片风水宝地赏赐于他们丰富而甘甜的水源,年复一年,开垦、种植、生活、繁衍,形成了农耕时代典型的、非常封闭的一个社会小单元。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繁盛,人们安居乐业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早些年,我曾工作过的黄冈市蕲春县,有一座位于长江边的蕲州古城,哪里葬着一位北宋初期叫王禹偁的诗人(生于山东、卒于蕲州),他在流放“商州”期间,写过这样一首诗: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第一次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我突然就有几分感动,此情此景不由人一下子就“对号入座”于千里之外的老家——
初秋季节,夕阳如画。山径上开满了无数的野菊花(这种野菊花其实在高岔的山坡上到处可以找寻,秋后雨水广的季节里,满山遍野,黄白皆有。当地人叫屲沟毫),我骑着马信步由缰,穿过一座座小山,听到无数沟壑中晚风吹过的声响,看见的是一座座山峰静静的矗立在斜阳中。海棠、梨树的叶子都开始凋零,剩下胭脂般的颜色,田地里一片片茂盛的荞麦正在绽放美丽如雪般的白花,散发着醉人的香气——
“村桥原树似吾乡”。难道,我梦中忽隐忽现的故乡千年前的景致,竟然是这样的!
难道,我苦苦找寻很久的故乡千年前的景致,竟然有如此温馨、从容、惬意和充满诗情画意!
虽然,诗人写的是商州,但所描述,正如当时广大北方所有农村,包括象高岔这样一个个小小村落被时间瞬间定格的美妙画面。
后来,我查阅过相关资料,果不其然。这块土地上,宋代至元代的政治生态环境对于当地来百姓来讲,虽然很不尽人如意。但这段历史上,自然生态环境的确很不错,可以用“水草丰美”、“物华天泽”、“风调雨顺”、“沃野千里”来形容。难怪宋代司马光老先生在《资治通鉴》中描述到:“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司马先生句中的“陇右”一词,其实指陇山(六盘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当然,也就包括了会宁广大地区。用“富庶”二字来形容这块土地,现在听起来让人着实很惊讶。
一千年,对于人的生命自然太长,但对于日月星辰、千山万壑来讲,仅仅是一瞬间。那么,是什么将这里极其富有在仅仅千年的时间里蹂躏成极其贫困?根源呢?
还有一点无从考证的推测,也就是对应前面的“第二个推猜”:那就是,在北宋建立后,在西北与少数民族交界的地方,推行军垦制度,即,军队一遍戍边,一遍种田,高岔这个地方既然建立了“烽火台”,又有平坦广阔的田地和水源,那么驻扎军队的可能性是有的。有了军队,开垦种植土地、自给自足也不排除可能。这也正好印证了古诗人所言的“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所以,这里在当时,可能同时出现过两个不同的社会单元,一个就是一大户人家为主导的地方经济单元,一个便是以军队戍边为主导的军事单元,两者和平相处,各司其职,互依互存。
前面我已经说过,宋、元时期可能是高岔历史上较为繁盛的一个特殊时期,刚才我就宋代时期做了一个简单的“推演”,那么元代又是怎样的一番情形?
从统治时间上来看,与宋代319年的历史相比,元代162年的“阳寿”只能算是“英年早逝”。
但这段历史,从种种迹象显示,统治期内人口增加、经济繁荣至少在甘肃包括会宁地域要强于宋代,起码战乱不多,当然晚期除外。
要想“管窥”元代高岔历史现状之“一斑”,这里,还得“请”来一个人,一个元代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人。
读过元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蒙古人的名字最为奇特,很难读,也很难记住,如成吉思汗、窝阔台、忽必烈等等,还有什么叫花不帖木儿之类的,有时候感觉很难记,读起来更拗口。
但这里我想说的这个人,名字虽然奇特,不过很好记。他就是元代著名宰相——脱脱,他被后人称作大元的“政治家”和“救命稻草”。
史上传说,脱脱曾因宫廷政治角斗,而被赦免流放到甘肃“西宁”城,“西宁”城就是现在会宁县城东20公里的“张城堡”古城(目前仍有遗迹)。
至于他此时的官职,少有记载。有文字表明,脱脱曾“放马于沙石塬”。有的学者认为,沙石塬“位于如今的会宁县城北20公里处,沙石塬也叫放马塬”。
“会宁县城北20公里处”,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其实不用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知道这句话表述的意思,因为从四十铺“岳家大山”上山,经过“斜梁”、一直沿山到“东岔山梁”,再到“高岔”、到“大山梁”,这一段弧形路线就是“会宁县城北”20公里的大致方位。而高岔的“高高山墩”位于这个弧线中断,正好位于正北方。
为了更能准确找到这个地方,我在地图上还做了距侧,把起点设定在会宁县城中央的“会师塔”,把终点设在高岔的“高高山墩”,直线距离16.2公里。根据这段路的地形特征,如果按通行道路距离算的话,正好20公里。
也就是说,传说中的“放马塬”或“沙石塬’就是以高岔“高高山墩”为中心的一带区域,恰好是当年脱脱放马的地方。
这是真的吗?
要证明它是真的,现在的确很难,如果脱脱确信被谪贬在此,并在“会宁县城北20公里处”放过马,那么高岔“走马坪”名称也有了另一种解释的理由。
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排除法来论证它的可信性:
一、会宁县人们的习惯,将位于会宁县城往北而去的“祖历河”直到入靖远县黄河口的方向,称之为“北方”。“祖厉河”流经20公里的一个地方叫“四十铺”村。真正按方位看,它不是正北方,而是略偏西。
二、就算“四十铺”村属于“北方”这个范畴,但它只是一个谷底,那里应该是农耕之地,不具备放牧条件,而真正的“塬”必须是向东方向上山(为什么不是向西上山呢?因为那更偏西了)。
三、脱脱当年所放的马匹应该有很多,所以必须能在附近找到有水源的地方。
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清楚,能提供很多马匹饮用人员的地方在该地区别无它二,只有高家岔和枝家岔交汇的“走马坪”一带。
线条已经很清晰了。当年脱脱就是先策马扬鞭从“西宁 ”古城出发,一路飞奔,然后在“柴家门”乡也就是顺着“仓哇河”北边(之所以是北边,因为南边上去没有饮用水)路线一直放牧向东,经过“下阳屲”、“上阳屲”,最后在“走马坪”集中饮水。
当一路吃草、悠然前行、成群结队的马匹来到“上阳屲”附近的时候,已经饱草但急需喝水的马匹,便依照它的灵性,习惯地开始飞奔至“走马坪”水源位置,霎时间,尘土飞扬,啸声嘶鸣,喧嚣无比。
以上就是“走马坪”地理位置的另一种诠释,也是我本人对此的“第三种推猜”。“走马坪”一词它产生于元代,“制造者”便是那个著名的元代宰相——脱脱。
反过来,也可以证明,脱脱来之前,以“高高山墩”为中心的阳屲、高岔、东岔、狼儿岔、枝岔、走马坪这一带位置就被叫做“沙石塬”,脱脱来了,这里就叫“放马塬”,而饮马之地就叫“走马坪”。
不过如今,“会宁县城北20公里处”已经没有叫做“沙石塬”和“放马塬”的地方了。更多的还是留给那些研究历史的学者去探究吧!
总之,在宋代早期,或元代时期,高岔的历史曾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有过其辉煌灿烂的醒目标记。可惜的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短暂的岁月如流星般一闪而过,仅留下了“走马坪”这三个字,让后人浮想联翩,而其余的所有印记,都湮没在历的史滚滚红尘之中……

14cbdura4cp.jpg

14cbdura4cp.jpg

(走马坪及张家跌咀——景1,作者拍摄于2011年夏天)

kkzqjktxckz.jpg

kkzqjktxckz.jpg

(走马坪及张家跌咀——景2,高平拍摄于2016年初夏)

gcamsdzcrcx.jpg

gcamsdzcrcx.jpg

高家岔冬日雪景
前期作者文字链接:

《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三)匆匆过客》《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二)地名由来》《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一)流星划过》《千年不老之高家岔(题记)》《千年不老之高家岔(序)》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