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回复: 0

【原】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五)烽火狼烟 || 作者 安保中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25 10: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年不老之高家岔
——烽火狼烟
作者    ‖    安保中
大唐灭亡后,中国经历了最乱的时代,先有五代、后有十国。
而对于会宁这个位于西北边陲的地方,也许最乱的还算是宋代建立不久后的时期。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崛起,什么辽、夏、金、蒙古等,历朝历代,都在华夏大地北方万里海疆的不同地方,翻越长城,大举南下,跃马驰骋,抢夺人口、财物,至少在此后三百多年间,给这里生活的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经济也随之萧条不振,百姓流离失所。
曾经查过有关会宁的这段历史,很难理出一个头绪,原因是太复杂,“剪不断、理还乱”。于是,我就干脆不多罗列,关键是写高岔这一小小的地方,也没必要把太多繁杂的历史一一搬上来。
现在只想说的是,到了宋初时代,面对早期少数民族的不断骚扰和南犯,北宋政权一方面派军队在边疆阻拦和打击,另一方面在边城大量修建城堡,用于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当时在会宁就曾经建立过两座大的州城,一座是位于现在会宁县城东南部约20公里的翟所乡“张城堡”(名曰“西宁城”),一座是位于会宁县城北部约80公里的“郭城驿镇”(名曰会州城),后人也叫“郭虾蟆”城(现在的郭城驿就是因为纪念郭虾蟆而命名,直到现在),这两座古城现在仍然可以看到遗迹。而现今的“甘沟驿”镇附近在明代时期也建立过一座州城,但现在已没有了遗迹。
据说这三座城都是曾经的州城,下管若干县,行政管辖级别比现在要高,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那时候整个靖远县都归会州管辖。只是到了“会州大地震”后,随着经济的衰败和人口的减少,才降格为县,一直到现在。
在民族矛盾异常激化的历史时期,仅仅凭几座城池是保护不了全州老百姓的。要让全州人免遭涂炭,做到防患于未然,朝廷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在全境内的高山上建立报警系统,即“烽火台”。一有战事,白天放烟,晚上放火。军队看到立即启动战争应急预案,而老百姓们离城池近的纷纷进城,离城池远的则要么迅速转移,要么就地藏匿。
关于“烽火台”的历史,的确很早,春秋时代就有,周朝时那个褒姒“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是拿“烽火台”来说事的:
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烽火戏诸侯。
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
现存高岔“堡子梁”上面的“烽火台”遗迹,无疑是宋代留下的。
这座山顶,村里的老人都叫它“塌营盘”。意思很明了,塌陷了的“营盘”,而“营盘”二字应该是军事术语,意指军队盘踞、驻扎的地方。
现在的状况是,在这个山的山顶,仅仅留下一点四周凸起中间的稍陷的遗迹,全然没有了当初“烽火台”的影子。
造成“烽火台”塌陷和消逝的祸首,一是多起大地震伤了筋骨,二是千年岁月的无情剥饰毁了皮肉。
如果天气晴好,当我们站在这座高高的塌营盘顶上远眺,可以感受到居高临下、豁然开朗之境界,方圆几十里一览无余,东北,韩集后梁上的“天台堡”,西北,云台的“庙湾梁堡”,南边,甚至“寺南岔’后梁上的“堡子”所在的高山,都清晰可见。
作为一个瞭望台,这里着实是一个好地方。
那么,当年“塌营盘”的烽火台是一个什么样的台,有多少人驻守,是怎么运作的呢?
宋代对设置“烽火台”有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制度。据史书记载,大致细分为,烽台的设置、烽火的种类,放烽火的程度,放烽火的方法、烽火报警规律、传警、密号、更番法等几类。
宋代还规定,边城地带,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峰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三烽燧相望。
按这个规定推测,高岔的“塌营盘”梁、韩集后梁上的“天台堡”、云台的“庙湾梁堡”应该是互为犄角、“三峰隧相望”的一组烽火报警系统。
根据以上制度,结合该山山势推断,这座烽火台应该是一座外直径约6米的圆形土夯建筑,高约4—5米左右,在内部有土台阶盘旋到顶,顶部有一个平台,平台的四周有四个烟囱,是用于白天放烟的,每个烟囱旁边还有四个放火台,是用于晚间放火用的。
为什么是四个烟囱和四个放火台规定?那也因为宋代制度所定:
凡寇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
凡寇贼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放两炬。
凡寇贼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放烽三炬。
凡寇贼千人以上和骑兵不知头数,便放烽四炬。
一旦阴雨大雾天气,各个“烽火台”之间放烟、放火均看不见的情况下,遇到紧急军情,则只有派士兵跑步下山,然后在山下驻地换乘快马,扬鞭策马,迅速报告给最近的“驿站”,由“驿站”再向上峰传讯。
“驿站”,最简单的解释,是古代修建的、主要用于军事上传递军情战事的落脚点或马匹换乘点,也有邮政功能。一般为90华里设一个驿站,在会宁有很多个“驿站”,至今连名字都没有改,如自北到南,有郭城驿、甘沟驿、青江驿等。
与高岔距离最近的驿站是“甘沟驿”驿站,位于高岔西北方约40华里位置。在这段历史时期,“甘沟”不叫“甘沟”,而是叫“干沟”,“干沟”驿站在明代正统五年(1440年)才升格为州城,城东西长260米,南北长150米,开有南北两个城门,城墙高4米。显然,这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古城。
不管是高岔的“塌营盘”梁,还是韩集后梁上的“天台堡”,还是云台的“庙湾梁堡”,一旦有重大战情,烽火台便执行迅速放火、放烟的使命,必要时派士兵下山,换乘快马,迅速将紧急军情首先反馈到甘沟驿站。
当时,守卫“烽火台”的士兵一般为10人,其中一名正职、一名副职,守卫期为两年,而且这两年时间任何人都不得回家。
一座座孤峰,一个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士兵,别老离妻,没有家音,年复一年,风霜作伴,日日夜夜守护着枯燥和寂寞,这便是当时戍边兵役们的艰辛写照。
戍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在我看来,它与流放相差无几,有很多人一生再也没有回归故里,永远将青春留在了一个个孤单单、冷清清的山丘之上。死后,依然草葬于荒烟乱草中。
打开书卷,历史上描写戍边的诗词有很多,那些边塞诗人在将美丽的诗句留给后人的同时,也将曾经苦难的岁月镶嵌在文字中,呈现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个个苍凉凄楚的风景: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还如: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
高岔“塌营盘”的历史就如以上所述,我已经勾勒出了它的轮廓。当然,也仅仅是轮廓而已。
几百年的战乱中它放没放过烽火?让那昼间的滚滚狼烟和夜晚的熊熊大火是否升腾翻卷过?或在那沙尘笼罩和阴雨雾天的季节有没有一绝轻骑飞奔向“甘沟驿”?现在只有我们极力去想象的份。
还有,历史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高岔的“烽火台”,并不都是宋兵一直在驻守。
宋朝建立不久后,主动和辽国打过两次大的仗,都输了。再后来,都是被别人追着打,更没怎么赢过。所以这个“烽火台”,一般都是经常性的“城头变换大王旗”。
有点年龄的高岔人都记得,早些年(上世纪80年代)村人最喜欢唱的秦腔戏曲,有一部叫《金沙滩》的,说的就是宋军征辽败北的悲壮历史。戏中老令公杨业连同几个儿子一起命丧疆场,悲壮激昂,情节感人。这是戏曲,也是史实。只不过是写戏的后人死爱面子,把一场朝廷软弱、治国无方所导致的彻彻底底的失败归结成奸人(潘仁美)所陷,并从愚忠的角度让人们对那些失败者产生些许怜悯。
这里我想多插两句:北宋时期,据说养活的军队人数达到150万,其中:骑兵有20万之众,禁军有80万。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那个“豹子头”林冲就曾经做过这80万禁军的教头(历史上有没有林冲这个人还真不好说,但禁军数量真的有80万)。北宋之所以养活这么多的军队,当然是为了作战需要。因为在北方,面临辽、金的威胁,在西北面临西夏的威胁。
与貌似强大的宋朝政权和军队数相比,这些小国,仅能算做是几碟“小菜”。但是,北宋这百万大军对外作战鲜有胜绩,倒是多次被“异域”军队屡屡深入国境,饮马黄河。这也是在今人看来,最为“窝囊”的一段战争历史,也是中国历朝历代最为“寒碜”的朝代之一。
难道不是吗?再回想高岔人上世纪曾经唱过的戏曲《辕门斩子》,堂堂一国大元帅竟然被“穆柯寨”的一个小丫头“擒于马下”。让这样的元帅统领三军去征战,能赢吗?
还有,至今电视上常常播放的《杨门女将》。没有男人,让七八个寡妇统兵挂帅,去征战那些虎狼之师,能赢吗?
打打闹闹、防防守守,谈谈战战、跑跑丢丢。地也割了,钱也出了,都城没有了,皇帝被掳了。最后,北宋被碾压成了南宋。南宋后来又被元人直接“赶入了南海”。当然,这是后话。
也不知从什么时期起,这里突然被强大的金人占领,高岔这一小小的村落,变成了“大金国”之地。
现在的人们,如果说那个人不知道自己的祖国,那便是笑柄。但历史上,尤其是会宁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知道祖国的却是常态,因为它是边陲,因为这块土地上的竞争者太多,因为经常变换主人和旗帜。在这种常态下,黎民百姓无国无家、或不知家国在何处,太正常。
“大金国”政权最终被蒙古人和南宋人合伙“暗算”。导致在动荡中顽强存在了120年后,寿终正寝。
“自从国破家亡后,陇上惟添芳草新”。
关于高岔属于过大金国的历史,可以从“郭虾蟆”的有关史料中了解到。郭虾蟆本是会宁人,在金朝时因破夏有功,被重用为平凉府兼会州刺史,镇守会州,也就是现在的郭城驿新堡子村所在地(如今古城已无踪迹)。在元朝灭金三年后的1236年,他依然尽金国臣民之忠,履地方诸侯之责,死守城池,直到自焚也不愿意投降,算是一代铮铮忠臣和民族英雄。
此人,为会宁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算是会宁的一条汉子,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所追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会州失守,标志着高岔这个地方,从此又进入了蒙古人的统治时期。
元朝一统,疆土广大,民族融合,这里自然不再属于边关,所以从那时候起,西北广大荒塬高山上的“烽火台”便再没有了它的功用价值。
高岔的这座“烽火台”,如同众多遍布在广大荒塬上的“烽火台”一样,渐渐地淡出政治和军事舞台,而后,在千年的风霜雪雨和自然灾害面前,逐渐枯萎成冢,凋零成如今这个光秃秃的模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塌营盘”。
叹这片心绪悠悠的荒丘 ,
一程程山秃秃沟冷冷,
一片片远山重重叠叠 ,
一层层似残红铺满黄昏 ,
依望望凄厉厉颤巍巍 ,
却永远扶不住岁月的叹息 。

0w2efiuk35d.jpg

0w2efiuk35d.jpg

高家岔冬日雪景
前期作者文字链接:

《千年不老之高家岔(四)平川走马》《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三)匆匆过客》《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二)地名由来》《千年不老之高家岔(一)流星划过》《千年不老之高家岔(题记)》《千年不老之高家岔(序)》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