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6|回复: 0

老祖宗:吃饭有这三种表现,多为平庸之辈,不宜深交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22 18: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11:15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在社会上都有一定的伪装性,他们会在外表以及言论上对自己做一种特定的包装,不会让外人很容易能够窥见到自身的品质。正是这样的伪装性,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很是模糊,所以为了能够清晰的看出一个人的优劣,中国的老祖宗们发现了一个人容易暴露本性的场合,那就是饭桌上。
生存是人性的基础,而想要生存就必须要吃东西,因此一个人在吃东西时,便很容易暴露出自身的素养和品行,所以只要我们能够从一个人的吃饭行为上稍加留意,那么就一定能够发现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老祖宗告诉我们,一个人吃饭时如果有了这样的三种表现,那么这个人大概率就会是平庸之辈,我们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疏远。

ebln4qnm4ik.jpg

ebln4qnm4ik.jpg

一、目中无人
往往在饭局之中,每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小的部落社会,在这种狭窄的空间中,再加上精神注意力很容易被食物所消耗,因此就会让一些表面上还算懂礼的人暴露出“目中无人”的毛病。
每个人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替周围人稍作打算,一昧的只有自己的中心世界,那么就会忽略掉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往往在内心深处也是自私自利的,因此如果我们发现了这种人的存在,就不能够过多和他进行深交。

uahjrui21z2.jpg

uahjrui21z2.jpg

刘邦在做了皇帝之后,最先做的时候就是大摆仪仗,然后回到自己的沛县老家。项羽曾经说“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虽然作为死对头,可是刘邦却对项羽的这一观点深以为然。当刘邦以皇帝的身份回到生养自己的故土时,可想而知在当地引起了多么轰动的影响,十里八乡的人络绎不绝的都赶来想要一睹刘邦的“龙颜”。
为了真正能够与民同乐,刘邦在沛县举办了盛大的宴席,让那些布衣发小或者耆老乡都能够和他同出一席。在这场宴席上,刘邦做了一件很特殊的事情,那就是脱去龙袍,穿上粗布麻衣,并且还亲自离座给一些年长的老者敬酒祝乐。
皇帝如此放下架子,这让当时参加宴席的老百姓都真情流露的哭了出来。从刘邦的这一小小的举动中,我们便能够看出来,为何他能够建立下丰功伟业,正是不论在任何场合,都能够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真诚,这样的人,焉能不成功。

umejty0ioyw.jpg

umejty0ioyw.jpg

二、无事生非
老百姓常说“三两酒下肚,不知道自己姓啥了”,这是揶揄一些在饭桌上无事生非的人。这样的人也是最为别人所讨厌的。无事生非的人,是一种幼稚的表现,他们只是希图通过一些引人注目的举动来让别人对他自己有所关注,就好像是婴儿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不停的哭闹一样。
在社会上,这种人是很愚蠢和危险的,他们的幼稚行为往往会让自己显得没有价值感,因此在生活中要和这样的人保持距离,以免被其他人将自己和这样的人归为同类。张廷玉是清朝雍正时期的“第一文臣”,他的父亲是为官数十年的张英。
在张廷玉初登官场的时候,张英给张廷玉传授的第一条官场戒律就是:“好事者必远”,意思就是在官场上要跟好事者保持距离,自己必须做到独善其身。张廷玉正是靠着对这条戒律的遵守,让他躲过了所有的党争事件,以至于后来乾隆皇帝想要铲除张廷玉时,费劲心力也找不到张廷玉在政治上的过错,不得不感慨张廷玉的谨慎。

okvdfz0pv0g.jpg

okvdfz0pv0g.jpg

三、口不择言
饭局上的嘴,除了吃饭之外,最重要的功能还是要言谈交流。因此一个人在饭局上的言谈表现,就很能够体现他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蠢。在和陌生人的交流中,最聪明的说话方式就是有来有往,滴水不漏,而最愚蠢的做法则是肆无忌惮,口不择言。
只有五岁的小孩子,才会心里有什么,嘴上说什么,对于成年人来说,倘若在社会中靠着一张口不择言的说话方式,不但不可能成就什么大的事业,反而会弄得自己的人际关系极为不堪。因此一定要离这种愚蠢的人尽可能的远,不然的话就会被惹上一身麻烦。
知道了吃饭时这三种愚蠢的表现,我们就能够很快从饭局上看出谁是平庸之辈,那么以他们为镜子来审视自己,或者不要让他们进入到我们的人际圈子中,对我们都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