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回复: 0

【原】利用反向形成心理防御机制,变人际关系从消极关注为积极关注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22 10: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反向形成”作为精神分析防御机制术语,是指“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
通俗地说,就是用相反的言行压抑真实情感需求,比如明明恼怒一个人,却会表现出热情;心里喜欢一个人,却看起来异常冷淡。
好——坏,喜欢——厌恶,自卑——自信,等等,这些看起来是对立关系,实际上又是统一在个体内心世界的。
也可以理解为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看似对立,其实统一,好比手心手背,开关,出入口。
对立来自价值判断,统一依赖于人性整体,或者说由于我们原本是一体的整体,为了认识世界与自己、他人,不得不区分、对立、比较、差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是始终牢记我们的对立观,都是基于人性统一基础的再认识。
也可以通俗的理解,对立就是统一,统一就是对立,反向就是正向,正向就是反向。
由此,推理出来,人性的消极关注背后,也有积极关注的因素。
消极也是积极,积极也是消极,不过人为的主观的思维对立统一罢了。
这些理论探究,看似玩文字游戏,但目的是为了有益生活,就像《津巴多心理学》(第七版)所说:“选择积极的生活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压力,并且还有其他益处:它们像压力调解器,可以降低我们的压力感。也就是说,选择积极的生活方式能够增加我们对疾病的抵抗力。”
这样看来,那些生活中的反义词,其实就是同义词的另一种“另类表达”,这既是哲学对立统一律的例证,也是心理学反向形成的例证。
至于如何选择,运用之妙,全在乎我们主观能动性。
恰似村上春树说过的,“选择没有对错,重要的是把选择变得正确”。
既然消极关注别人无益我们生活,让我们心生困惑,就要尝试变成积极关注。
比如常见人际关系中,有这三类:
1、脾气差,说话冲,不讨人喜,简称为“急脾气”;
2、反应慢,心思少,不想担责,简称为“慢性子”;
3、心机多,说话绕,小家子气,简称为“心机多”。
对照家人,亲人,熟人,一定不乏其人,比如谁谁家里的老爹、兄长、长兄等等。
原因很简单,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人有4种基本气质类型,对应上述的是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对应巴甫洛夫神经类型是:强、不平衡,强、平衡、不灵活,强、平衡、灵活。
通俗理解为:1、所谓直脾气,脾气火爆,急躁,就是接受刺激强,兴奋与抑制不均衡,神经过程偏向兴奋型,典型病态者就是躁狂抑郁型病人。
2、对立的慢性子,则是接受刺激强,但是兴奋与抑制均衡,二者转换不灵活,表现为不急不躁,反应慢,属于安静型。
3、第三种心机多,是接受刺激强,兴奋与抑制均衡,二者转换灵活,表现为思维灵活,反应敏捷,换个说法就是点子多,心机多。
上述按照神经活动学说命名为:兴奋型、安静型、活泼型,对应为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
还有一种是抑郁质,即抑郁型,较为特殊,比较好辨识。
这里要注意,心理学特别注明,“真正属于这四种气质类型的人并不太多,大多数人是介于两种气质类型之间的中间型或混合型。”
这样,把常见的三类人,也就是上面的急脾气、慢性子、心机多,都是贬义的价值判断,变化为积极关注:
1、“脾气差,说话冲,不讨人喜”=直率、无心计,“急脾气”=兴奋型;
2、“反应慢,心思少,不想担责”=冷静、无害化,“慢性子”=安静型;
3、“心机多,说话绕,小家子气”=敏捷、善交际,“心机多”=活泼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