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回复: 0

56范文(名师作家写高考作文) |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详解(全国新高考Ⅰ卷、全国新高考Ⅱ卷)...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20 10: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zuruvdnqfs.jpg

1zuruvdnqfs.jpg

gezgzllq1no.jpg

gezgzllq1no.jpg

erfxaikx0jo.jpg

erfxaikx0jo.jpg

xjx3t4ay3q1.jpg

xjx3t4ay3q1.jpg

随着2020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的结束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已经全部出炉
“读者·新语文”将第一时间“跟进”高考语文作文
邀请全国各地语文名师、作家与资深编辑
一同解读2020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并写下水文
敬请关注!

1pjw4s3giwo.jpg

1pjw4s3giwo.jpg

作文题目

1qr2gzdawdg.jpg

1qr2gzdawdg.jpg

ikhkywfxcqi.jpg

ikhkywfxcqi.jpg

NO.1

3afsm0rh0fj.jpg

3afsm0rh0fj.jpg


王玉朋
作文解析2008年的全国I卷考了什么作文?“抗震救灾”。2020年的大事莫过于“新冠疫情”了。高考作文关注热点,也不回避热点,也是语文命题的应有之义,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本题引导当代青年要关心国家大事、社会民生,而不能再充当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让学生们思考在国家有难时,该如何面对?怎样体现当代青年的担当?

difrb5b2l42.jpg

difrb5b2l42.jpg

本题要求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文章的关键词是“距离”和“联系”,但考生还需要注意“距离”和“联系”前面的限定词是“疫情中”,所以在写作时,不能写成其他情境下的“距离”和“联系”。
实事求是地说,这道作文题没有任何审题的难度,考生不用担心会跑题,考生们也都亲历过疫情,肯定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也不用担心无话可说。当然,想要写出一篇精彩绝伦的文章并非易事,要想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在写作时,要注意写出“距离”和“联系”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同时,考生还需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文章的结构。
作文拉开距离,密切联系
青春是一张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都是手握缤纷画笔的画师;青春是一杯香醇的美酒,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出色的品酒师;青春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都是辛勤耕耘的劳动者。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固有的生活习惯和节奏。为防疫,不扎堆,不聚会,网上办公,线上教学,只为拉开距离;为抗疫,勇担当,勇奉献,传递温情,传递力量,自能密切联系。(运用工整句式,简要概括材料,并提出“拉开距离,密切联系”,照应题目)
疫情就是一次大考,我们用“拉开距离”的应考姿态,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积雪融化汇进了江河,枝头摇曳着生命的歌,那碗久违的热干面穿越时光,重新驶进人间烟火。在风雨同舟、守望相助里,我们的心与心贴得更近,联系得更密切。(过渡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式)
距离意识就是一种生命至上的意识,它以生命为圆心,以健康为半径。回顾历史上那些骇人听闻的疫情灾难——鼠疫、天花、白喉、疟疾、霍乱、禽流感等,无一不让人为之战栗,而今的新冠病毒更是来无影,去无踪,狡猾至极,残忍至极,悄无声息地就吞噬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拉开距离就是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就是封杀了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病毒的传染性绝不会顾及一个人的地位和财富。毋庸置疑,拉开距离,就是保护自我、保护他人的明智选择,是呵护生命、尊重彼此的社会责任,是应对疫情的大智慧。(运用类比,把新冠病毒和历史上的疫情进行类比,并论证拉开距离的重要性)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距离的远近,永远不能衡量心灵的亲疏。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可能不是天与地的距离,而是我就在你的面前,人心却隔着肚皮。还可能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抑或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引用诗词,并论证“距离的远近,永远不能衡量心灵的亲疏”这一分论点)
拉开距离和密切联系从来不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而是防疫抗疫的亲兄弟。纵然山河有恙,不敌人间盛情。疫情期间,我们亲眼见证了什么是中国担当: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快递员顶风冒雨,辛苦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运输;教师坚守岗位,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在疫情面前,全国上下一盘棋,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我们意气相投、同仇敌忾,我们仿佛终身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一切让我们深深地感悟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生命可以成为一座孤岛,我们是患难与共的“生命共同体”。(运用比喻论证,论述“拉开距离”和“密切联系”的辩证关系,并论述在疫情面前,我们心与心的密切联系)
不曾忘,天降大难,逆风而行的钟南山;不曾忘,拼命为了使命,熬夜为了黎明的李兰娟;不曾忘,心有烛火,脚步蹒跚的张定宇;不曾忘,至坚至柔,毁家纾难的倪素英……正是这些美好和温暖融化了隔阂的坚冰,吹散了我们心头的雾霾,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成为我们密切联系的纽带。(运用四个概括材料形成排比句式,进一步论述“是美好和温暖成为我们密切联系的纽带”这一分论点)
家国安危事,青年肩上责。吾辈青年经此一“疫”,也成长了许多,我们衷心祝愿我们的国家“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我们也会用我们的肩膀去承担起这个世间的“琴瑟在御,岁月静好”。(结语,引用、化用诗词,指出当代青年的成长和责任担当)

zbwnxs12nvn.jpg

zbwnxs12nvn.jpg


NO.2
李晓琳
作文解析
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展现出高考作文考题越来越关注时事、关切民生、贴近生活的特点。题目考验考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对家国危难的责任感,以及透过社会现象思考问题、把握本质并快速成文的能力。
学会找准“题眼”,切忌偏题、跑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是此题“题眼”。作文要以“疫情中”为背景语境。“距离与联系”是作文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它使本题有了思辨的张力,突破了一般疫情作文题目设计平面化、模式化的局限。结合所给材料发现,疫情让距离拉开了,但联系密切了。严峻的防疫形势为何反而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考生完全可以从生活经验或材料中列举的新闻热点出发选取素材构思成文。
要想写出高分作文,除了符合题目“大框架”不能出格外,还需要在文笔、思想、新意上下功夫。这类题目看似简单,却最容易写得泛泛而谈、空洞无物,考生可以尝试寻找一些“小切口”,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使作文出新出彩。

oll3h2rcgn2.jpg

oll3h2rcgn2.jpg

作文让我隔空拥抱你
——一枚口罩的战“疫”心语
(隔空,体现疫情之下的“距离”;拥抱,反衬危难之中心与心的紧密。以一枚口罩的视角切入,角度新颖,以小见大。)
一阵阵急促的救护车呼叫声划破了夜空。脚步声涌向医院大厅,簇拥着一辆急救推车转往急诊室。随着护士向主任疾声汇报病人病情,急诊室的门被“嘭”地关上了。那一刻我知道,这注定又是一个与病毒鏖战、跟死神赛跑的不眠之夜。(开头营造疫情防控中的紧张形势。)
我,来自山东,是一枚小小的N95医用口罩,此刻正躺在医用储物柜的一格,等待完成我的使命。这是我和兄弟们千里驰援湖北的第十天。其实,自从被打包装进山东援鄂医疗队行李的那天起,我的心情就变得格外豪迈和悲壮了。(以“一枚口罩”的小视角切入。)
在机场的送行队伍里,我看不到那位八岁小男孩眼泪汪汪的脸。我唯一知道的是,为了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他的医生爸爸和护士长妈妈双双报名应战。有人留意到男孩手中拿着的那幅稚嫩水彩画,上面写着“武汉加油,再见妈妈”。我知道,他们看见自己的孩子流泪时心有多痛,但却因为普天下更多的孩子而别无选择。
在急诊室的加护病床旁,我看不到护士长紧急抢救一位危重病号时凝重的脸。我唯一听到的是,家属打来电话执意要见亲人最后一面,护士长反复劝说,对方都不能接受。最后她猛然断喝:“咋?!你和孩子被传染了怎么办?”在电话的两头,两个未曾谋面的女人同哭了20多分钟。我知道,病毒隔得断一条路、一堵墙, 却隔不断两颗惺惺相惜的心。
在轻症患者的病房里,我看不到那位中年阿姨因为担心拖累家人而想要放弃治疗的脸。我唯一听到的是,护士张静静在为她抽血时与她脸贴着脸,阿姨艰难地挤出一句:“姑娘别离我太近,我怕传染你。”阿姨和同批治愈的患者集体出院时,我听到他们手中挥舞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的声音,隔着尽可能远的安全距离,他们一遍又一遍朝着医院的方向鞠躬致谢……(三个例子,重重防护与惺惺相惜,形成对比的张力。)
在疫情之前,如果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在疫情发生之时,我才发现,世界上最近的距离,是你我虽隔着重重防护,却结下了过命的交情。原来,在这个世界上,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岁月静好,真的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开始点明主题。)
我知道,作为一枚口罩,明天就是我即将“上岗服役”的日子了。曾经,我希望自己能做一枚无人问津的口罩,在仓库货架上过一辈子优哉游哉的逍遥日子;后来,我希望自己能做一枚引人注目的口罩,和那些抗疫凯旋的英雄们一起登上奖台,享受来自世界全部的鲜花和掌声。(借由“口罩”在抗“疫”中的心态变化,为升华主题作铺垫)
而今,我改变了自己身为一名口罩的理想,在我见证了那一个个战“疫”英雄的故事之后。我知道,是他们用“心”稳住了我们的“家”,是他们用“命”守护了我们的“国”。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有机会看清那一个个被防护服裹住的身影;我希望轻轻亲吻那一张张被我们勒出了血痕的脸庞;在这场战役胜利的时候,我希望和我的兄弟们被碾成粉末,埋在武汉樱花树下的一小撮泥土里。待到花开时节,我们会化成风,在一树一树的樱花前隔空拥抱你。(借由“口罩”之口,赞美了在抗“疫”过程中为家国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结尾升华主题并点题。)

zgmfbbhhs51.jpg

zgmfbbhhs51.jpg


作文题目

me1sy4lvdte.jpg

me1sy4lvdte.jpg


NO.1


李墨
作文解析今年的海南高考作文命题有两大亮点:一是要求写“主持词”,二是要求介绍一处“地名”。这样的作文命题是比较新颖的,既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读万卷书,又关注到了学生的实践——行万里路,同时还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主持能力。
写主持词要注意三点:一是格式,主持词分开场白、正文、结束语和告别语四部分;二是主持词的讲述方式,要明白自己是以什么身份在讲话,讲话时面对的是哪些人,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观众;三是主持词的语言特征:口语化,富有情感和表现力,能够激发观众的热情赢得观众认可。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许许多多的中小学生都被禁锢在学校的高墙之内,对于外面的世界他们了解得太少。所以这次高考作文命题的两大亮点,可能同时也正是学生行文的两大难点。

5gqqpttr135.jpg

5gqqpttr135.jpg

作文带你走近修武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选名城而选择一个小县城,也算一种出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家好,我是《中华地名》主持人华华。今天,我们节目的主题是“带你走近修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小县城。(开场白,向观众通报栏目名称和主持人姓名,点明本期节目的介绍对象。)
修武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县城,可是这个小县城却有着许多不容小看的地方,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来此一游。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要想解开这个谜底,我们就要从修武的“三美”说起。(概括介绍之后设疑:修武为什么受人喜爱?“三美”又是哪三美?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第一美,美名。
修武在周代以前原名“宁邑”,因为武王伐纣时曾在这里修兵练武改名“修武”,迄今为止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不仅如此,修武还是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问礼地、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的隐居地、唐代药王孙思邈的行医地、百代文宗韩愈的出生地以及宋代名瓷绞胎瓷的发源地……正是因为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06年,修武才能在众多的申报县城中脱颖而出,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评为“千年古县”。据统计,全国有资格获得这个称号的县城不到一百家,河南省仅有九家。
第二美,美景。
在修武县城西北部,有一处风景优美的国家5A级风景区,这就是有世界地质公园之称的云台山。云台山因为山间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面积大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景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温差明显,层林覆盖,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达五百种之多,更有云台天瀑悬挂于山崖之间,壮美绝伦……近几年,修武又将美学经济作为探索发展的新主题,全县上下一盘棋,让你随时随地都会怀疑自己如在画中。
除了云台山之外,修武还有一处较大的景区叫青龙峡,目前两大景区已经联手,合二为一,如果你想来旅游,出行十分方便。
第三美,美食。
在修武所有的美食中,最出名的就是松花蛋,这松花蛋的背后还有一段美妙动人的传说。据说刘海当年访仙求道时路过修武县五里源乡,因为看中这里景色奇异,就在马坊泉边住下静养修炼,后因吃了一只三足金蟾吐出的莲花得道成仙。成仙后的刘海经常在泉边设宴招待仙友,席上所用的珍品之一就是鸭子由泉底衔出的泥蛋,据说这泥蛋就是松花蛋的原型。传说是假的,松花蛋却是真的,据县志记载,五里源的松花蛋在元代时曾作为贡品年年进献给朝廷,由此可见修武松花蛋的味道之美,名气之大,历史之久。(正文通过三个并列的段落,向观众详细介绍了“三美”的具体内容,释疑,让观众有恍然大悟之感。结构简单,思路清晰。)
怎么样,现在明白修武为什么这么受人喜爱了吧?其实无论美名美景还是美食,背后要是没有文化元素做支撑,都不可能长远发展。地方如此,人也如此。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里面既有做学问的重要性,也有做学问的方法和途径:读书是做学问,行路也是做学问。所以说,有空的时候到各地走一走,不光可以旅游散心,还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文化,永远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孜孜以求的远方。(结束语,点明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向观众提出殷切希望。)
好了,节目到了这里又该跟大家说再见了,各位观众朋友,咱们下期再会。(告别语,主持词必备的部分。)

socazhvsigj.jpg

socazhvsigj.jpg


NO.2


方塘
作文解析
作为一道半命题作文来说海南卷的审题和补题都不难,因为要求很明确,首先是填入地名,那我们填入的可以是自己家乡的地名,也可以是去过的或熟知的某个地方的地名,其次给了我们多个角度可选: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自然特征,也可以是跟自己经历相关的故事、情感。
这篇作文要求考生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篇主持词,写应用性的文体,尤其要注意写作格式和文体手法,从中可以看出目前的高考形势是越来越注重考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
写主持词首先要有贴合文意的欢迎词和开场白,其次中间要有过渡词,使上下文自然衔接,结尾要对活动或节目的总结、展望,跟首段遥相呼应。

xhxkunpijme.jpg

xhxkunpijme.jpg

作文带你走近陇上小城临洮
这里有“万斛明珠涌浪头,晶莹争赴水东流”的洮河奇观,这里是高适笔下“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的边塞重镇,这里也曾留下古丝绸之路上悠远的驼铃声。(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引出要走进的地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内容集中、增强语势)
各位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这期的《中华地名》,我是特邀主持人小中,今天我要带你走近我的家乡陇上小城——临洮,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开场白,致欢迎词,做自我介绍,当然名字不能是真实的姓名,点明要走进的地方)
临洮古称狄道,看到这个“狄”您可能会想到,它应该跟古代的少数民族有关,没错,“狄”是先秦时期北方的部族,秦献公时期灭西戎部族设狄道县,这就是临洮县的前身了,又因为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穿越而过故得名临洮,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介绍临洮名字的由来)
生于斯长于斯,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临洮人,我对自己的家乡充满着无限的眷恋与热爱,曾经的临洮作为军事要塞在历史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国时蜀汉后期名将姜维统帅三军,数次踏上洮河岸畔的这片土地,为捍卫后蜀的安宁在此点兵北伐,留下了宏伟壮观的姜维墩遗址。
战争的硝烟离我们越来越远,历史遗迹依然矗立在那里昭示着临洮这座陇上小城的悠久历史,站在姜维墩遗址上,您不仅可以俯瞰临洮的全貌,也会情不自禁的感慨正是因为有这些英雄人物的忠肝义胆,才会有今天的临洮,才会有今日之中国。(介绍临洮的历史文化遗迹)
观众朋友们,通过我刚才的介绍你是不是对这座陇上小城充满了兴趣想更多的了解呢?那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每天早上叫醒你们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闹钟,有人说是梦想,但是在临洮如果你住的地方靠近岳麓山公园,那么叫醒你的也许就是晨练的人“喊山”的嘶吼,这可以说是生活在这座小城的人们独有的体验。(过渡句,跟观众互动,用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兴趣)
听到岳麓山观众朋友们可能会误解,因为人们首先会想到湖南长沙的岳麓山和与岳麓山齐名的岳麓书院,但此岳麓山非彼岳麓山。临洮岳麓山公园位于临洮东,因宋代时在山上建有东岳庙而得名,当地人都叫东山,素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临洮东山不低头”之美誉。东山上杨柳轻拂、松柏滴翠,洮汇渠顺山根流过,山光与水色遥相呼应,亭台与楼阁错落有致;文物古迹引人入胜,古刹名寺隐藏山坳,使人留连忘返,不仅是远道而来的游客必去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本地人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每天天还未亮,你就会听到东山上传来“啊——哦”“啊——哦”喊山声,这是早起锻炼的人们爬到半山腰时,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他们喜欢沿着弯曲陡峭的岳麓山半歇半爬的到达姜维墩,这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在寂静的清晨悠远深长,不仅呼出了积聚在体内的浊气,这座小城似乎就在高一声低一声的嘶吼中被唤醒了。这时山根下打太极的老人,跳广场舞的大妈,沿着洮汇渠跑步的年轻人都开始三三两两的聚集了,城市也焕发出新一天的生机。(介绍临洮的地标性旅游景点,穿插当地人的生活特点,增强主持词的趣味性、可读性)
观众朋友们,临洮因洮河穿城而过而得名,滚滚洮河水不仅滋养了两岸的土地,也滋养着勤劳淳朴的临洮儿女。(互动、过渡)
如果说一提到兰州人们会想到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一提到西安大家都知道驰名中外的羊肉泡馍,但是说到临洮人们恐怕想到的就是洋芋蛋。临洮人见面打招呼问对方:“你吃的啥?” 也许你会听到对方戏谑的回你“土豆烧洋芋”。虽是一句玩笑话,也由此可见,临洮人是多么热爱土豆这种憨厚的食物了。
临洮人的性格就像他们的土地上种出的土豆憨厚、实在,曾经作为陇上小城的临洮偏于一隅,无资源优势,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普遍贫困,所以土豆这种产量高、易储存的蔬菜就成了临洮人餐桌上的主菜,并且土豆可煮、可炒、可下饭,怎么做都很好吃,所以在临洮人的心目中土豆是不可或缺的一样食物。
现在在脱贫致富政策的指导下,勤劳的临洮人竟也凭着土豆产业化种植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餐桌上也有了供应不断的各种时鲜蔬菜,但是土豆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并且聪慧的临洮人还发明了土豆的各种新吃法,土豆饼、土豆搅团,土豆淀粉粉条等等。观众朋友们如果你们谁去了临洮,可别忘了吃上一顿土豆宴。(由物及人,由人们对土豆吃法的变化,升华出人民生活的变化)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临洮很小,小到出了甘肃省,再无几个人能知晓,临洮也很大,他承载着每个临洮儿女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临洮很古老,唐代诗人王宏在《从军行》中就写到“秦王筑城三千里,西自临洮东辽水”;临洮也很现代,在新时代号角的引领下,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一顶顶贫困的帽子正被摘除,今天我带你走近这座陇上小城,你会看到他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大步的走向新的明天。
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我们下期再见!(总结概括,与开头呼应,照应标题)

1o1qxor14mf.jpg

1o1qxor14mf.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