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回复: 0

【原】朱弁的一首不朽之作,构思精妙,调侃之中却蕴含深情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19 12: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如白驹过隙,生命又如此脆弱,没有理由不奋发进取。李白18岁出川壮游,李贺27岁却已撒手人寰;霍去病17岁就功冠全军,李广却一辈子无缘封侯。可是青春无法永驻,机会也是千载难逢,有人高歌猛进,有人却节节败退,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ebxl1apuvno.jpg

ebxl1apuvno.jpg

都说青春无悔,生命无价,可是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还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甘愿奉献自己的宝贵青春。下面介绍朱弁的一首不朽之作,构思精妙,调侃之中却蕴含深情。

ngzuz44a0co.jpg

ngzuz44a0co.jpg

送春宋代:朱弁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m2vbknh4prw.jpg

m2vbknh4prw.jpg

朱弁是南宋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叔祖。有一次宋高宗计议遣使金国,问候被羁金国的徽、钦二帝。
朱弁当时是太学生,便奋勇自荐,前往金国,却不期被金国扣押了十六载,却坚贞不屈。诗人被羁押于在北方期间,境遇凄凉,也倍感孤独,于是写下了这首传世之作。

011vzz0dsmv.jpg

011vzz0dsmv.jpg

开篇就描绘了当地的季节特点,北方的春天姗姗来迟,却又很快就消失殆尽。春天的自然景物稀稀落落,三月份时,南方有些地方已经万紫千红,这里的人们却还依恋着过冬的棉衣。
“眼中稀”与“恋褚衣”,表达出南北气候的鲜明对比。诗人在北方时间太久,几乎快要忘记了家乡的春景,甚至都已记不起亲朋的面容。

ajrysgpoqta.jpg

ajrysgpoqta.jpg

诗人年纪轻轻就出使金国,一转眼就过去了十几个春秋。可是他的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也就这样荒废了。诗人感到非常孤寂,颔联就抒写了自己的乡愁,片片浮云,仿佛是被拘者的愁绪凝结而成;蒙蒙细雨,也唤醒了诗人还乡的好梦。
作者用“云片段、雨霏微”,描绘客愁和乡梦,不仅紧承首联非常稀罕的风烟节物,而且令人感到非常具体,似乎就是现实中的事物。

w3g3dy5krcv.jpg

w3g3dy5krcv.jpg

诗人依稀记得,三月的南方应该早已桃花盛开、杨柳多情。而此时此地,桃花才刚刚开放,柳絮尚未飘飞。不过也总算有点春意,但令人遗憾的是,春天刚到却又很快结束。
尾联既阐述惜春之情,也表达出诗人思乡心切。眼看着这一年的春天又要归去,自己却依然被拘金邦。诗人十几年都没有见到亲人,于是便把春天当作家乡使者。
他端起酒杯送春,又用“羡君”二字,传达了对塞外春天刚到即归的羡慕,也委婉地流露出长期被拘的悲苦和无奈,以及对故国的忠贞与眷恋之情。

gjmpmneogpo.jpg

gjmpmneogpo.jpg

纵览朱弁的这首七律,构思精妙,感情真挚。虽然只有短短八句话,却表达了作者被羁金国多年、依然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诗人一方面感叹北国之春的姗姗来迟,另一方面又怀念故乡与亲人,笔端却调侃地说,“羡君才到便成归”。
如此深情的描写,似乎一点都没有悲痛的感觉,其实诗人在他人背后,也不知暗暗流过多少眼泪。如今时隔将近千年,读者轻声吟诵,依然为之动容,原来朴素的情感,也能如此打动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