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回复: 0

【原】《道德经》新解:第三章无知无欲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19 12: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天地始于道,然不知道何在;万物因道生,而不知何为道?故,大道之理,无知无欲,顺乎自然!
“道”行游走,意在“首”空;心脑皆空,则近道矣!
道字,“辶”+“首”的组合,“辶”(走之旁)象征游行、走动;“首”代表大脑。
当人大脑里的思想(念头)全部“游走”了(四大皆空),人就接近成道了(道佛仙)。
道,于天地间,恒有恒无。宇宙万物,道中生,依道行。
一切知识(智慧)本就蕴藏在道之中。
人只有顺应道的规律才能成道,获得智慧通晓真理。反之,盲目的追求知识(智慧),则会背离道远离真理。
故而,无知则无欲,无欲而无为;顺应自然,回归大道。

adgc0nazgzt.jpg

adgc0nazgzt.jpg

原文: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新解:
第一句:“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外色外为,应于内心;声色异动,使人心乱。
外界的景色以及人外在的作为,都与人内心相应和。各种声色异动,都会扰乱人心。
使无欲,而不见于色;使无为,而不动于行。
使人没有欲望,看不到外在的诱惑;使人没有作为,不做任何有作为的动机。
第二句:“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欲乃心生,强以志;强志好为,乱以道。
欲望生于人心,促使人树立强大志向;有志向的人喜欢大作为,以至于扰乱了自然之道。
虚其心,弱其志;人无志,则心安;清心寡欲,合乎自然!
使人内心空乏,就能削弱他的志向;人没有志向,内心就会安宁;清心寡欲的生存,合乎自然大道!
第三句:“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大道之治,顺于自然。无可违之,故大治天下。
自然统治万物的方法是,使天下万物顺应自然。没有什么能够违反自然规律而存在,一切事物都顺应自然规律发展,故而天下大治。
因此,若使人无欲无求且不敢违背,则无不治矣。
百姓没有欲望和追求,按照社会制度生产生活且不敢违反社会规定,如此以来社会就安定了。
人生真谛:
1、无欲无求,可近道矣!当人没有了欲望和追求,他就快成道了。
2、圣人之为,空其心,虚其志,顺乎道。圣人的做为是排空心念,磨灭志向,顺乎自然。
3、大治之术,使人无欲且不敢违。统治天下的最佳方式是,使百姓没有知识欲望听从安排且不敢违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