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回复: 0

【原】道德经意解19——21章(治民之道)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3 12: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oj4qupry3no.jpg

oj4qupry3no.jpg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人人都明白做事情的道理,就不会互相算计,人民得到的好处会增加百倍。人人都懂得关爱他人,义的行为就不存在。人民自然而然就会做到尊老爱幼。人人都掌握做事技能,就不会互相争夺利益,偷盗行为就会避免。以上三种方式还不够全面,所以还要做到以下几点:要保持平淡和朴实的社会环境,使人们没有那么多非分想法和欲望。当人人都做到了以后,就不会出现社会忧患。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指责和赞扬能相差有多远?尊敬和歧视又能有多大区别?人之所以害怕,是因为做了产生害怕的坏事。没做坏事就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大家都爱去玩乐,如享受美味,如春季游山玩水。唯独我不要有这些想法,就像还没有出生的婴儿一样,那都不能去啊!出去以后就回不来了。大家都过上了富裕生活,我还是保持像从前一样。我这种看似愚蠢的行为也感觉过得很不错啊!不能想着自己的享乐啊!有些人总爱炫耀自己,而我要不言不语。有些人总是议论别人的问题,我独自反省自己哪里有问题。要像大海的波浪一样,一层一层去治理,还要保持的像流水一样不能停止。大家都比较满足现状了,而我必须要看的长远。我要和别的人不一样,要像母亲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始终如一。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辨别有德之人的表现,只有从道中去认识。道产生于自然环境,时有时现。虽说时有时现!还确实能看见。时现时有吧!还确实有这个东西。经常寻找,不断思考,就可以找到其中的真相,而且特别真实,绝对可靠。从古到今,有德行的人大家都不会忘记他们,所以看看大家对他们的评价就知道了。我如果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就依据大家的评价。
点悟:
       以上三章讲的是治民之道。第十九章讲的是:民众治理到什么程度,才真正符合社会安定的局面。而且,同时还要打造健康的社会环境。只有一面提高民众素质,一面同时治理社会文化环境,二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应。第二十章说的是:治理人怎么做的问题。在治理过程中,肯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闲言碎语,造谣中伤的人大有人在。只要自己有一身正气,一心为国为民的思想,就不用理会这些,就不会阻碍前进的步伐。别人都去享乐,作为治理者就不能这样去做,如果经常去享乐,心就收不回来了,民众对他的意见就大了,就不能服众了,不能服众,就无法治理民众了。在治理民众的方法上,要运用层层递进的治理方法,而且不间断的进行下去。只要信念不变,像母亲关爱孩子那样去做事,就没有干不好的事。第二十一章说的是:什么德行的人,才是一个好的治理者,这就要认真的去参评老百姓的意见,老百姓对于好的、品行端正的人,总是给与很高的评价。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的。根据这些评价就可以认定谁有这样的大德,来治理社会和民众。
[tr]
[t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