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回复: 0

专家蒙诗《乌衣巷》

[复制链接]

19

主题

27

帖子

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3
发表于 2020-7-1 10: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家蒙诗《乌衣巷》
  电视节目《诗词大会》我很少看,总觉得少有新意,还像是一档倾向于收视率的节目。有网友戏称:《背诗大会》;似乎不无道理。只是后来有件事,却让我刮目相看!
  那时,《中华诗词论坛》还在,我也就中假充一个版主。有一天,某网友提出对《乌衣巷》的质疑,认为这首诗有错,错在哪里呢?他说:晋代的燕子飞进了唐代的百姓家!
  于是我就说:你能确定,这首诗你真的看懂了吗?
  也许是被这一问吓着了吧,他没有及时回应。却另有网友提起:不久前,《诗词大会》,也刚好说到这首诗。
  既然如此,我也就上网查一查,看看专家究竟是怎么说的了。
  这一看,真是不得了,震惊得我不要不要的。
  我看了N遍的视频,专家蒙曼教授是这样说的:
  “(这类诗——注:括号里的话是我加的,下同)其实就是盛衰之感怎么寄托,你(指刘禹锡)这个(在这里)是用一只燕子来寄托…”
  蒙曼教授真是很特别:一般人讲解唐诗,都用“他”,或者是作者的名子、诗称之类来指代诗作者。而蒙曼教授却偏用“你”来指代诗作者。我不禁就想请教一下蒙曼老师了:您老人家有没有先把说话的对象搞清楚呀?您是不是一不小心就魂归了唐朝,与刘禹锡对话了呢?或者,想这样就把受众也带回唐朝吗?  
  闲话少说,请读者再往下看:
  “…燕子归来寻旧垒,燕子有年复一年,到同一个地方筑窝的习惯,但是,再老的燕子也不可能老到好几百岁嘛…”
  很显然,这几句话,又不太像是对刘禹锡说的了,而更像是对电视内外的受众说的了。不过呢,也还像是那么一回事。且不说观点对不对,语言总还算是通顺的。
  再接下来,就越来越出乎我的意外了:
  “可是(我们的蒙曼教授又接着说),就是年年燕去燕来,就让人感觉这个地方,还是这个地方。可是真的还是这个地方吗?从燕子的角度(来看),还是这个地方,但是人早就换了一茬又一茬,从玄衣的士兵(不是在解说“乌衣巷”吗?直接说“乌衣”是不是就不显水平了呢?)到王谢的子弟,再到唐朝的平民百姓,这个盛衰之感就带出来了。”
  这段话说的很费劲,很赘。一会是“让人感觉”,一会又是“从燕子的角度”,乍看,也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请试想:这个“年年燕去燕来”,与“让人感觉这个地方”,还是不是“这个地方”有因果关系吗?
  现如今,没有燕子的人家多了去了,又有谁家因为家里没燕子,从而就“让人感觉这个地方”,不是“这个地方”了呢?有没有?
  我看了N遍的视频,总觉得,应该是我们这位蒙曼老师一时紧张了,乱了台词,这才词不达意的。她原来的台词,应该大致是这样的:
  燕子年年都飞来飞去的,因为我们人类往往分不清,它或早就是其子代或孙代了,所以总觉得,燕子还是原来的那个燕子(蒙曼老师一紧张,说成了“让人感觉这个地方,还是这个地方”了)。而燕子呢,它们也只认那个房屋,那道屋梁。所以,对燕子来说,只要这两项没变,就一切都没变(人类的变化不在燕子的认知的范围)(这里才是:“这个地方,还是这个地方”)。
  这几句说得也还行,虽然很赘,我们费点劲总还能弄的懂。重点是下面几句。
  请试想:“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这与燕子又有什么因果关系呢?能看到“从玄衣士兵到王谢子弟,再到唐代百姓”的,这燕子不还是成了精吗?若说只是它的祖先看到晋代人,而后代看到唐代人。那么请问:燕子也会关心这些吗?而且,还得要有这个记忆,还要把这个记忆,一代又一代的一直遗传到几百年后的,它们的后代。有这样的可能性吗?蒙曼教授:您真的没蒙我们吧?
  “其实就是盛衰之感怎么寄托,而这首诗是通过燕子来寄托”的,这个观点倒是不错的。不过,它不是蒙曼教授的新发现。只不过是蒙曼教授用她自己的语言,再重复了一遍而已。
  而对于专家蒙曼教授来说,她的任务应该只是要向广大受众说明:  
  该诗的作者刘禹锡又为什么要用燕子来寄托?他又是怎样用燕子来寄托的?
  可惜,作为专家的蒙曼教授,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她只不过是生生的把两者硬拉强扯到一起罢了。
  这里,我们且不讨论,蒙曼教授的那只燕子,是否也关心我们人类。有一点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蒙曼教授也认为:
  这首《乌衣巷》说的是“旧时燕”!
  现在,我们就先来看看,《乌衣巷》说的究竟是不是“旧时燕”!
  这首诗朗朗上口,人们一个不小心读快了,就有意无意地把“旧时”这个定语后移了。
  原诗“旧时王谢堂前燕”,一读快了,进入我们大脑里的,却变成了“王谢堂前旧时燕”。
  换句话说,这个“旧时”本是“王谢堂”的定语,而这个“王谢堂前”才是这个“燕”的定语。也就是说,作者从没说什么“旧时燕”,人家只说的是“旧时堂”!
  或曰:“王谢堂”在“燕”的前面,“旧时”也同样在“燕”的前面,那么,一个名词前面又凭什么不能同时有两个定语呢?
  不用说,在我们汉语的语法里,用多个定语来限定一名词不仅是可以的,也是常见的。但是,我们汉语的语法也是最讲究语言环境的。不论是一个语词还是一个语句,都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而且,特别是诗词,因为它们是更是语言的精华,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歧义太多,几乎怎么说都可以。只有把它们放在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才会有相对确定的含义。
  我们为什么说,“旧时”只能是“王谢堂”的定语呢?
  就因为这句诗,是相对于下面的那句诗来说的。正因为现在的(诗人的现在,也就是唐代),这里的“寻常百姓家”,在“旧时”(指晋代)曾是鼎鼎大名的王家与谢家。所以,诗人才说那是“旧时王谢堂”。
  而更重要的是:刘禹锡是唐代人,他没有到过,也到不了几百年前的晋代去,他又凭什么说,这个王、谢堂前燕子就一定晋代的燕子呢?
  其实,不论是刘禹锡还是一般唐代的当地人,他们都知道,晋代的王谢堂基本是没有燕子的。那时,这也不过是一般的常识。这又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暂时还说不到,后面再说。
  专家蒙曼教授把“旧时堂”理解成了“旧时燕”,这还不太出乎我的意料。因为网友说的时候,我就有这个预感了。而她老人家另有一个观点,才真正是跌碎了我的眼镜,还差点掉了下巴。
  什么观点呢?她说,诗人刘禹锡用来寄托历史盛衰之感的只是“一只燕子”!
  蒙曼教授又究竟是怎么从诗里看出来,只是“一只”燕子的呢?或者:这个观点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任凭我怎么琢磨、揣测、推敲,总也看不出来;我是来查去也查不到。
  但是,不用说,蒙曼教授至少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问题是,这只神奇的燕子,又是怎么飞才进那个“旧时王谢堂”的“百姓家”的呢?
  或曰:也不用什么神奇的燕子,只要有这么一个“旧时王谢堂”的“百姓家”,什么样燕子不能飞进去呢?
  但是,前提是:当地总要先有那么一幢“旧时”的“王谢堂”,燕子才可能飞得进去呀?有吗?
  假如,晋代的王家和谢家还比较穷,只凭一家之力还造不起一座高堂大屋来。于是乎,两家合力建造起了一座“堂”,两家合用。又因为是二家共造合用,所以就称之为“王谢堂”。
  假如真有这么一座“王谢堂”的话,那么 ,的确不需要什么“神奇”燕了,任何一只燕子都能飞得进去。可是这么一来,就又有问题了:那“乌衣巷”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仅仅一座高堂大屋,哪怕高上天去,也不能形成一个“巷”啊。
  事实是:晋代的王、谢两家都是豪门大户,那高堂大屋一造就是一大片,各自形成一个大家院。而“乌衣巷”就是在这两家大院中自然形成的。
  也就说,就个“王谢堂”并不是专指某一间高房大屋,而是泛指王、谢两家所有的房屋。而且,也正因为王、谢两家都很有钱,大多是些高房大屋,所以统称之为“堂”。
  试想,王家和谢家那么多高房大屋,一只燕子如果每一间,能都飞进去绕上一圈,这能不神奇吗?
  关键是:这只神奇的燕子,它又为什么要从王家堂到谢家堂,飞来飞去的窜门呢?
  它究竟是访贫问苦呢?还是串联谋反呀?
  或曰:一只燕子飞进了一户百姓家,作者只知道这座房屋,它或许曾是王家的,也或许曾是谢家的。只是不知道,它究竟是王家的还是谢家的,所以就笼而统之的说成“王谢堂”。会不会是这样的呢?
  这种情况是不会存在的。一条乌衣巷分开了王、谢两家,各有院墙,并没混在一起。既然是去游览的,致多请教一下当地人,自然就知道哪边是王家,哪边是谢家了。
  再说,我们还知道,燕子也一种是候鸟。与所有的候鸟一样,一般都是群体迁徙的。我们所见到的所谓孤雁,大多都是有原因而落单的。因此,天南海北无论哪个村庄,只要有燕子就必然是成群的,而不可能某个村庄就只有一二只燕子。
  还有,如果我们站在乌衣巷外,或者朱雀桥上远看,因为无论王家堂还是谢家堂都在各自的大院内,我们至多能看到有燕子在乌衣巷的上空飞,是看不到王家或谢家堂前燕子的。如果我们走进了乌衣巷,那么,王家堂或谢家堂就分别在巷子的两边,那么,请问蒙曼老师:
  您老人家是又是如何发现,一只燕子同时既出现在王家堂前,又出现在谢家堂前的?
  其实,在“旧时王谢堂前燕”这句诗里,“王谢堂”并不是一个词,而是一句短语。在“王”与“谢”之间,本应该还有个顿号,只因为诗的字限才被省略掉的。人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往往读快了,就把这个顿号读漏了,自然在理解上也就容易出错了。
  总之,仅仅是这一句诗,我们的蒙曼教授就出了两处错.那么,她在其实方面还会不会出错呢?读者诸君,请接着往下看。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